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土壤液化

科普小知识2022-01-25 15:16:30
...

土壤液化是地震工程的一个术语,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原本是固态的土壤变成液态,或变成粘稠的流质。土壤液化主要出现在分布深度较浅,饱和的疏松细砂、粉土质砂或粘土,且其底部排水较差。通常在外力反覆震荡下(如地震),松散的土壤因受到压缩,内部空隙减小,导致空隙内水压升高,当水压升高至超过土壤内承受的外部压力时,加上水分不能从地底排出,就会产生土壤液化。

1、介绍


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为一类地盘破坏的方式。土壤液化主要发生在砂质土壤为主并且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例如海岸地区、河水行经的冲积平原区或旧河道分布区等。这些区域常分布一些充满地下水而饱和的疏松砂土,由于它们本身的结构较弱,很容易因为外力而发生土壤结构的改变。

在平时,地下水的压力与土壤层间的压力维持一个平衡状态,地下水与土壤层之间保持接口上的稳定,并不会侵入上面的土层。但是当地震发生受到应力的影响时,地下水的移动情形将大过砂土能将多余水分排出的速率。这时土体孔隙中的水压力,由于来不及消散而累积上升,并导致土壤剪力强度降低。当此情形继续演变,孔隙水压会增大到足以使土粒在孔隙水中悬浮,这时土层颗粒的承载力顿时会被水给取代,土壤结构内部会变成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的情形,最终导致整个地盘失去承载力并且大量变形。此时若砂土层液化的位置较浅,或者地表分布疏松的孔隙,泥水还可借着压力沿着裂隙喷发到地表,形成喷砂的现象。这是地面上判别土壤液化十分重要的指标。土壤液化发生的区域容易造成地上建筑物的倾斜、下陷、结构性损坏、甚至倒塌的情形。因此经过地质调查容易发生土壤液化的区域是不宜进行建筑开发的。

最容易发生的液化的土壤是年代比较轻(冰河时期,近一万年)的细沙,或颗粒相当且排列整齐的泥土中,地层只有数尺厚,富含水分。这样的地形通常可以在河岸、海岸或因风力而堆积而成的沙丘中找到。土壤液化的例子包括流沙、流粘土、浊流和地震液化。

2、类型介绍

地震液化

地震液化是城市地震危害的主要来源。震荡致使孔隙水的压力增加,土壤的剪力强度降低,从而使沙粒的表面张力减小。如果地表刚好有一层干薄的地面,水压会有可能带着沙土喷出地面,这就是所谓的「喷沙」。

流沙

流沙的成因是充满水分的松软泥沙,并受到外力的刺激。当水分被沙堆包围不能泄去时,水和沙就形成了不能承受重量的液态土质。流沙可因静态水、上涌水(如地下水)或地震等因素形成。在有上涌水的情况下,水的冲力抵消了重力,致使泥沙颗粒悬浮。在发生地震的情况下,震动会加大地表水的水压,导致了砂石的液化及泥沙的堆积。这两种情况,液化的地表失去了承重能力,导致地表坍塌或者地面建筑物倾斜。

包含水分的沙土外表看去有可能是干爽结实的,但是如果压力改变或是受到突然的震荡,泥沙颗粒之间的水向沙层上方渗透,逼迫沙粒分开,沙堆扩大。这时沙粒之间会形成一层水垫,形成流沙。陷入流沙的物体会下沉,直至於与流沙比重相当的深度,并因浮力悬浮于该深度。

3、相关报道

2008年11月15日下午,浙江杭州风情大道地铁一号线工地发生塌方事故,4人遇难17失踪。杭州地铁塌方的悲剧令人震惊,根据媒体所公布的材料,分析其原因是“土壤液化”。

据*《中国时报》2016年3月15日报道,土壤液化潜势查询系统14日开放查询,公布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市、宜兰县、新竹县、新竹市、屏东县的土壤液化地质资料。网站分为民众版、专业版。至14日20时30分,专业版浏览人次突破70万,民众版有近90万人次上网查询,两种版本都曾因访问量过大而系统崩溃。

上一篇:地震次生灾害

下一篇:非天然地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