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黄石市下陆区

科普小知识2022-05-21 15:34:23
...

下陆区是湖北省黄石市下辖的一个区,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14万。下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黄石市中心腹地,东接黄石港区、西塞山区,西连铁山区,南邻大冶市,北毗鄂州市汀祖镇。全区东西长约13.5公里,南北宽约5.09公里。辖区内下陆大道、快速路、冶建路、铜花路、大泉路、杭州西路等街道纵横交错,黄新、浠大省道、106国道、规划中的阿深高速纵横通过城区,铁路西经武大线与京广线相接,南经武九线与华东路网联通,素有“黄金走廊”之美誉。

中文名:黄石市下陆区

外文名:Xialu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

*驻地:下陆大道

地理位置:黄石市北部

面积:75平方公里

人口:110925人(2010年)

电话区号:0714

邮政区码:435005

行政代码:420204

1、行政区划


东方山

下陆区辖3个街道:新下陆街道、老下陆街道、东方山街道

东方山街道办事处是下陆区三个街办之一,位于下陆西北部,总面积18平方公里,距武汉70公里,辖五村一景区,总人口6000余人,经济以旅游业为主,辖区内东方山是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旅游圣地之一。

2、历史沿革

秦、汉属南郡,北魏乃西陵县郊,唐属鄂州武昌,宋、元、明、清代为大冶县之东乡、北乡,后称永丰乡、四会乡。民国时期为大冶县的申五乡、长乐乡。1949年设大冶工矿特区,1950年改设黄石市郊区,1979年更名下陆区。

下陆之名,始于唐建中元年(780),“唐相陆贽之弟陆迥宗伯高,任磁州刺吏,七十致仕,逐置业于兴国路,定居于大冶。”其子孙繁衍,遍居东方山西南麓,故俗有“东方山下一片绿(陆)”之称。下陆之名由此而产生。

1997年,下陆区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2个街道、3个乡:老下陆街道、新下陆街道、肖家铺乡、东方山乡、南湖乡。区*驻下陆大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146649人,其中(3个街道、2个乡):新下陆街道40946人,老下陆街道36867人,团城山街道39066人,东方山乡22921人,肖家铺乡6849人。

2005年底,下陆区辖4个街道:新下陆街道、老下陆街道、东方山街道、团城山街道(属开发区)。共有32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

3、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下陆区地处湖北省黄石市中心腹地,东接黄石港区、西塞山,西连铁山区,南邻大冶市,北靠鄂州市,区位优势明显,跨北纬30°09′-30°13′,东经114°56′-115°03′。作为黄石市的交通枢纽,下陆区素有黄石“黄金走廊”之美誉。辖区内,下陆大道、发展大道、杭州路、大泉路等街道纵横交错;106国道、黄新和浠大省道等公路贯穿其间;铁路西经武大线与京广线相接,南经武九线与华东路网联通,交通极为便利。

地形地貌

下陆区地处幕阜山北侧,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辖地内多低山。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长乐山等。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拔18-50米之间。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较高,多在15-20t/㎡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气候条件

下陆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

水文水系

下陆地区水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辖区内包含约三分之一的磁湖水域,大冶湖水系与鄂州花湖水系两条自然冲沟。西部地表水及地源水排入大冶湖,东部大部分地表水排入磁湖,少部分汇入鄂州花湖。有小型水库3座:江洋水库、园门水库及风雷水库,总库容量为157.68万立方米;山塘135口,总库容量62.4万立方米。

土壤

下陆区主要成土母岩有石灰岩、石英闪长斑岩、黄砂页岩、紫色砂页岩及第四系红色粘土母质岩等。

4、自然资源

下陆区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矿、铁矿、煤矿、铅锌矿、硫铁矿、白云石矿、花岗石矿、石膏矿、粘土矿、天青石矿等11种。其中,天青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极具开发价值;石灰石矿储量亦丰,目前尚在开采之中。

土地资源

下陆区内土地总面积68平方公里,占黄石市土地总面积的1.49%,人均土地面积0.026公顷(合0.39亩)。全区林地面积2153.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67%。

植物资源

下陆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乔木有杉树、马尾松、栎树、枫树、黄檀、白檀、柳树、黄荆、雪松、棕榈、水竹、楠竹、墨竹、桂竹、紫竹等;灌木有红花继木、锦熟黄杨、金叶女贞、法国冬青等;草类有茅草、蔓草、牵藤草、马蓼、艾蒿、野菊蒿、苞茅、狗尾草、猫八茅等;水生植物有莲藕、菱角、浮萍、菖蒲、水藻(黑藻)、水浮莲等。

动物资源

下陆地区动物资源丰富。飞禽有喜鹊、乌鸦、燕、雁、鹰、野鸡、野鸭、麻雀、八哥、鹌鹑、鹭鸶、白鹤、黄鹤、白鹭、黄鹂、黄雀、风雀、斑鸠、铜嘴、水鸥、绿翠等;走兽有鹿、獐、野猪、豪猪、狐狸、野兔、松鼠等;爬行动物有风沙蛇、五步蛇、蒲扇蛇、穿山甲、壁虎等;昆虫有蜜蜂、蚯蚓、蜻蜓、蜈蚣、臭蝎、蟋蟀、螟虫、蚜虫、螳螂、蚱蜢、蚊子、跳蚤、蝉等。

湿地资源

黄石市下陆区现有湿地面积3.5平方公里,有湿地植物15种以上。境内有磁湖水系、自然冲沟2条(大冶湖与鄂州花湖水系),小型水库3座(江洋水库、园门水库、风雷水库)等湿地资源。磁湖水域面积8.4平方公里,约有三分之一在下陆区境内,湖水与长江贯通。

5、经济建设


黄石市下陆区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78.55亿元,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4亿元,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6亿元,增长41.5%;全口径财政收入5.35亿元,增长9.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9亿元,增长26.4%。团城山经济开发区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

抢抓全市“双迎”机遇,投入18余亿元,实施了28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形象显著提升。经济开发区黄金山工业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并初具规模。“两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外贸出口4003万美元,增长52.32%,新增自营出口企业2家。团城山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5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覆盖城区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3元,增长11.1%;“村改居”居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增长15%。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1家,净增9家,总产值达63.66亿元,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增长18.96%;限上企业达到35家。大型购物广场、休闲中心等商贸业蓬勃发展,以餐饮、休闲为特色的铜花路创业示范街入驻个体工商户224家,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的金港量贩店建成开业,铜都文化中心、金世纪大酒店等项目顺利实施。大力支持东方山风景区发展,完成东方大道一期工程建设,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

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11%,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8.32%。总投资16亿元的大冶有色铜冶炼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大江集团、鑫宁优钢、恒鑫电镀、裕兴冷拔等一批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圆满完成,辖区内“五小”企业得到有效整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8.89亿元,增长33.2%。区循环经济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6次,新建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2家。新兴管业高档喷涂球墨铸管、恒鑫无氰镀铜等10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资金支持。实施企业专利成长工程,辖区企业申报专利大幅增长。

6、产业发展

下陆区工业基础良好,辖区内大中型企业林立,仅*、省、市属企业就有20余家。其中,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是全国主要的产铜基地之一,东钢公司是全国十大扭亏典型之一,黄石纺织机械厂是中国纺织机械集团公司重要的印染机械出口企业,青啤黄石集团是全国首届饮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的生产企业。区属企业虽然起步稍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近几年,下陆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依托资源抓开发,依托区位优势抓引进,依托地区大中型企业抓嫁接,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关停了一批“五小”企业的同时,引进了哈特贝尔、汇波防腐、天思科技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创建了黄荆山、老鹳庙、长乐等三个民营科技工业园,使精密轴承、精细化工、磁性材料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砖瓦灰沙石产业,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下陆区是黄石重要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基地之一。近几年,通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示范农业,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下陆区生态高效农业得到发展迅速。全区现已建成1000亩高效农业基地,2000亩雪梨、板栗、草莓等林果基地,1000亩特色养殖水面,全区优质菜种植面积保持在2000亩以上,优质精养水面达到300亩。近年来,还引进建设了峰烈山野猪养殖基地,填补了省内特种野猪养殖的空白;引进建设了省级苗圃基地,形成了年培育苗木90万株的规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江洋水库、园门水库整险及黄板桥泵站改造、细沟儿山塘扩建等一批重点水利建设工程,实施东方山梨花峪绿化工程,完成东方山植树造林和荒山绿化面积1200余亩,全区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100余亩。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全面完成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7个,推广种养新品种20个、新技术6项,培育了千亩地膜土豆种植、万只土鸡山场放养等特色种养大户。

东方山是下陆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几年来,下陆区委、区*将发展东方山旅游经济作为三大工作重点之一,着力做好规划、建设、宣传、管理“四篇文章”,使东方山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调整乡街区划*,进一步理顺了东方山风景区的管理*;组织修编了东方山风景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划,使东方山的开发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先后完成了东方山自来水上山、有线电视上山、盘山公路改造、梨花峪景区绿化、揽胜宾馆建设、试剑石景点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启动了罗汉堂、栗山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先后举办了两届东方山庙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7、社会事业


黄石市下陆区

义务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企业学校剥离工作全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下陆三中新教学楼投入使用,教育“名师”工程稳步实施,新、老下陆片城区学校布局调整顺利完成。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开展城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区农村人口参合率达91%;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登记人员参保率达100%,参保人数达12125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684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7人,为第三批灵活就业援助对象发放社保补贴资金100万元。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发放雪灾救灾资金85万元,救助灾民达1.5万人,恢复重建房屋1356间,为汶川大地震捐款210.6万元、赶制救灾帐蓬500顶;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255.6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5.8万元、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89万元,分配廉租住房51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41户28万元,投资23万元完成了下陆福利院改造。改制收尾工作顺利推进,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妥善解决改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遗留问题。

计划生育“两治三创”取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9.3%,出生人口性别比105:10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文化市场管理得到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东方山陆氏宗祠被公布为全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残疾人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区被评为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下陆区积极推进“科教兴区”战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幼儿园14所,中小学26所,电大、中专、技校等其它各类学校16所,形成了健全的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区内医疗体系完善,拥有配套设施齐全的黄石市第五医院、中医院团城山分院、有色医院和黄石市妇幼保健院。

8、名胜古迹

下陆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坐落在城区西北角,因西汉大学士东方朔曾寓居于此而得名,以佛事盛而闻名。山中古木参天,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东方揽胜”、“灵泉卓锡”、“铁牛懒卧”等“古八景”风韵依旧,更有古刹弘化禅寺香火绵延千年,薪传不息。东方山脉已登记注册大小寺庙22座,是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旅游圣地之一。东方山风景区现为国家“AAA”等级旅游区,景区内盘山公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完善,宾馆、医疗、游乐等配套设施齐全,是游人避暑、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上一篇:黄石市西塞山区

下一篇:睢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