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
千里京沪线上,古老的汴水之滨,镶嵌着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全国最大的县级区,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全区土地面积2868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其中,市区及规划区内的人口60万,流动人口20万,下辖26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县区之首。埇桥城区是宿州市*所在地,是宿州市政治文化金融,经济贸易中心。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盎然生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街道宽敞整洁,处处绿树成荫,环境清新优美。
中文名称:埇桥区
外文名称:Yongqiao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著名景区:垓下之战遗址、五柳龙泉风景名胜区、闵子祠涉故台等
方言:中原官话洛徐片徐州小片
电话区号:0557
车牌代码:皖L
面积:2868平方公里
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
*驻地:胜利东路636号
人口:170万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辖12个街道、15个镇
火车站:宿州站、宿州东站
邮政区码:234000
所属地区:宿州市
1、历史沿革
唐元和四年(809)以符离、蕲县及虹县置宿州,治埇桥,即今宿州市区。1912年废州为宿县。1979年宿县析城关镇及近郊置宿州市,1992年市县合并为宿州市。
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市人民*驻新设立的埇桥区。宿州市设立埇桥区,以原宿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埇桥区的行政区域。
1997年,宿州市(县级)面积2865平方千米,人口154.2万,辖8个街道16镇13乡:西关街道、南关街道、东关街道、道东街道、沱河街道、埇桥街道、北关街道、三里湾街道、芦岭镇、符离集镇、褚兰镇、曹村镇、栏杆镇、夹沟镇、时村镇、永宁镇、汴河镇、灰古镇、大店镇、桃园镇、蕲县镇、大营镇、朱仙庄镇、西寺坡镇、杨庄乡、解集乡、支河乡、桃沟乡、蒿沟乡、顺河乡、苗庵乡、永镇乡、三八乡、城东乡、龙王庙乡、西二铺乡、北杨寨乡。
2000年,埇桥区辖8个街道、16个镇、13个乡。
2004年,埇桥区乡镇由29个调整为24个,将龙王庙乡整建制并入西寺坡镇;将桃园镇、北杨寨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桃园镇,镇*迁往北杨寨集;撤销城东乡、三八乡、汴河镇,分别设立城东街道办事处、三八街道办事处、汴河街道办事处,为埇桥区*的派出机构;其余乡镇保留不变。2004年底,埇桥区辖11个街道、15个镇、9个乡。
2009年,经省*同意,省民政厅批复,将埇桥区桃园镇的河拐、后付2个居委会,王桥、闫店、李桥、刘合、邵王5个村委会和三里湾街道的王徐居委会、陈营居委会以及城东街道的七里村委会划出,设立金海街道办事处。新设立的金海街道办事处于4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辖4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面积18.17平方公里,人口31751人,办事处驻宿州经济开发区。
2、地区简介
邮编:234000代码:341302区号:0557
拼音:YǒngQiáoQū英译:YongqiaoDistrict
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北邻江苏铜山县,东界灵璧县,南与固镇县、怀远县毗邻,西与萧县、淮北市、濉溪县接壤。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总人口178万人(2007年末)。
地处淮北平原东部。地势平坦,仅西北部与淮北市、萧县交界处有丘陵逶迤,亦有少数残丘。濉河、澥河、浍河、沱河、新汴河流经县境。年降水量857毫米,年均气温14.4℃。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褚兰乐石砚和符离集烧鸡为传统名产。矿藏有煤、铁、粘土、白云石、大理石、花岗岩等。省属皖北矿务局设此,下辖百善、前岭、刘桥、孟庄、毛郢孜等矿。
京沪铁路、京沪高铁,符(离集)夹(河寨)铁路,合徐高速,泗许高速,206国道,101、302、303、305省道穿境而过。新汴河、濉河、沱河、浍河均可通航。名胜古迹有大泽乡涉故台、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遗址、蕲县古城遗址、闵子骞墓、白居易故居、隋堤、九女坟画像石刻等。
3、行政区划
埇桥区辖12个街道、15个镇、10个乡:埇桥街道、沱河街道、道东街道、东关街道、三里湾街道、南关街道、西关街道、北关街道、汴河街道、三八街道、城东街道、金海街道、符离集镇、芦岭镇、朱仙庄镇、褚兰镇、曹村镇、夹沟镇、栏杆镇、时村镇、永安镇、灰古镇、大店镇、西寺坡镇、桃园镇(2004年,桃园镇、北杨寨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桃园镇,镇*迁往北杨寨集)、蕲县镇、大营镇、杨庄乡、支河乡、解集乡、桃沟乡、顺河乡、蒿沟乡、苗庵乡、永镇乡、西二铺乡。
4、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除西北(曹村,夹沟,符离)和东北部(褚兰,栏杆)五个区为低山陵外,其余是平原。平原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23-26米之间,低山残丘地区一般标高150-300米。主要河流有奎河、濉河、沱河、浍河等,水系支流繁多,自西北流向东南内入淮河或直入洪泽湖。
5、交通运输
埇桥区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京沪铁路纵穿南北,新汴河横贯东西,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讯迅猛发展,现代化的通讯设施使埇桥区与全国及世界各地的联系极为便捷。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便捷的交通运输,为埇桥区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另外,闻名中外的京沪高铁经过并设站于篙沟乡两半昌村,宿州东站已建成并运营,配套建设,国家一级汽车站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马鞍山宿州经济开发区也坐落于此,将拉动宿州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气候物侯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分,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光、热、水、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冬转夏的过渡季节,北方冷高*衰退,副热带高逐渐加强,气温回升快,雨水增多。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有时连阴对春种不利。夏季太平洋偏高,为一年中最强盛的阶段,盛行偏南风,天气炎热多雨。雨季一般从6月下旬结束,雨量集中,暴雨日数不多,但强度大,常易造成洪涝灾害。秋季为夏转冬的过度季节,太平洋付高南撤东退,北方冷高压加强,气温降低,雨水减少,经常出现秋旱,但也有一些年秋绵绵,影响秋收。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豆,红芋,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等。栽培制度以两年三年熟,三年熟为主,也有一部分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
7、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中有十大矿产极具工业开采价值:优质石灰岩。本区制碱、电石、氢钙、高标号水泥用石灰岩,不仅品位高,且为埇桥区单个矿种储量之最,总储量约为9.35亿吨。分布北部10个乡镇,极具工业开采价值。
白云岩
白云岩总储量约为5.602亿吨,已查明的有3处,其品位多为Ⅰ、Ⅱ级品,主要集中分布在京沪铁路沿线。适用于冶金工业溶剂,耐火材料,玻璃行业、冶金金属镁及生产硅酸盐、硫酸镁,钾镁肥等。八、九十年代曾作为免检产品供应马钢、芜钢、济钢等大型钢铁企业。
页岩
页岩(包括煤矸石、粉煤灰)是埇桥区量大质优、且为独有的新型墙材原料。页岩全区约为2亿吨以上。煤矸石现存2500万吨,每年仍以100万吨产量增长;粉煤灰每年以100万方递增。页岩制砖具有质高、美观、保温等特点,是高档建筑的必备墙材,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页岩、煤矸石、粉煤灰合成制砖,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实现了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属最佳配方。
乐石
乐石为埇桥区之独秀,其特点:颜色鲜艳,呈五彩,敲击有声,如乐器;石质软硬适中。用乐石制成的砚台为名家收用,同“四大名砚”齐名,是工艺美术雕刻“六具”的绝好原料,其储量足以兴办有相当规模的大型工艺美术企业。
大理石
大理石总储量2.4019亿立方米,主要品种有墨、灰云、彩云(豹皮)“玉品种,另有小雪花等四个品种的花岗岩,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开采。
瓷石
瓷石储量约212.3万吨以上,是陶瓷工业的主要原料。
药石
药石(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矿物保健药石,含有人体多种需要元素。
矿泉水
埇桥区北、中部地区,不仅储有地下热水,还有优质矿泉水及特大型水源地。具有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温室大棚,矿泉水等广泛的工、农业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
煤矸石、高岭土
煤矸石除具有制砖用途外,还可以用于发电等。埇桥区煤多,已查明约为18.64亿吨,煤矸石为煤的主要附产品存量很大。高岭土,为煤的伴生矿种,储量仍十分可观,且品位较高。具有多种工业价值,但五大煤矿的高岭土没有开发利用。
煤炭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煤炭也是埇桥区最大的优势矿产。全区储煤总量约为1100平方公里,分布埇桥大部分乡镇,已查明的储量为18.64亿吨,主要为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煤质优良,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现已有五大煤矿正在开采,年产原煤900万吨以上。出口的优质煤占一定的比重。坑口发电是火力发电的最经济的形式。埇桥区现已有坑口火力发电厂5个,年发电量40万千瓦。国家华能电力集团投资140亿元在埇桥区兴建年发电量在32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已经动工兴建。
8、历史文化
唐宋以后,埇桥区域之内文风大振,名人辈出。王绩、李白、韩愈、白居易、皮日休、苏轼、范成大、侯方域、曹寅、袁枚等饱学之士都曾为官、游历或寓居于此,为悠久的历史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白居易寓居符离“东林草堂”时写下的妇孺皆知的著名诗句。
墉桥区书法文化渊源久远,宋朝“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之一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在扶疏亭留下墨宝,明末清初“埇上四子”(周廷栋、贾善价任柔节、任柔节、牛北瞻)的书法名扬大江南北。晚清民初以后,李心锐、杨梦九、哈维元、倪宗鲁、余松岭、李照临、陈亨祺是当时的书法代表人物,民国以后的梅雪峰是中国著名的书画大师。因此,埇桥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墉桥杂技源远流长。且以精湛的驯兽技艺而著称。早在明末清初就有民间杂技表演,到清朝末年已具有相当规模。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埇桥区的篙沟、桃沟、柳沟一带,杂技名人们率先开始尝试用杂技表演的形式来驯化动物,并很快收到成效。至30年代末,诸如狗熊站立行走、羊蹬花瓶、猴子拉车、老虎钻圈、小狗识数等演出节目已经成熟,埇桥区真正意义上的马戏艺术由此逐步形成。到21世纪初,墉桥已有近三百个马戏团,从业人员一万多人,年收入两亿多元。还举办有“中国马戏艺术节”。墉桥马戏形成了产业,占据着中国马戏市场的半壁*。2007年9月,中国杂技家协会授予墉桥区“中国马戏之乡”称号,成为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县区。2008年,埇桥马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旅游攻略
名胜古迹
埇桥历史悠久,为古黄河流域的文化古址,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区内分布着众多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到2009年底,共有七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十余处县级文保单位,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其中,五柳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埇桥区旅游龙头产品,以“山清、水秀、洞奇、泉灵、稻香而闻名,形成了皖北二湖(龙泉湖、黄垫湖)一海(大方寺万亩林海)的著名游览区。
区境是马皇后故里、赵孝故里,有朱棣屯兵壮马处、闵子骞祠墓、林方标的探花府、白居易的东林草堂、刘伶醉酒处、赛珍珠故居、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的涉故台遗址、刘邦教驽台、九女坟石刻等文化遗址。
区内古寺众多。有流沟寺(大龙寺)、大方寺、老海寺、秦山寺等人文景观。
“红色旅游”资源有雪峰烈士陵园、支河烈士陵园、丁盛烈士陵园、褚庄烈士陵园等。
地方特产
因产自宿州东北郊的埇桥区蒿沟乡高滩而得名,萝卜在这里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品尝过高滩萝卜后,大为赞赏,并定为朝中贡品,高滩萝卜呈圆柱形,根据肉色分为红、青两种,皮薄质脆、甘甜多汁,被誉为“水果萝卜”。高滩萝卜不仅味美,而且还是冬季滋补的佳品,它富含钙、锰、锌、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生吃可止咳润肺,清心解毒,常吃还可以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增强体质。这也是高滩萝卜能从我国2000来种萝卜品种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夹沟香稻米
产于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风景区镇头寺呵泉灌区。泉水为深层地质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含有钙、锶、锌等17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稻种珍异,依水而生。清代嘉庆年间被列为宫廷御用贡米,对人体有滋补养颜、温胃补肾、明目醒肝、抗衰老等功能。建国后被省*列为“安徽名特产”。
淮北麻鸡(符离鸡)
是皖北地区北部低山丘陵地区的本地鸡,蛋肉兼用型。是宿州著名特产符离集烧鸡的原料。2000年淮北麻鸡被列入国家畜禽资源保护名录,2002年,国家家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确定为优良地方品种。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淮南鸡与本地麻鸡混养杂交,使麻鸡数量急减少,品质迅速退化,麻鸡种群收到严重威胁,造成淮北麻鸡的平原型已基本灭绝;山地型麻鸡,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四里中大蒜
产于四里中及周边村庄,所产的大蒜不仅个大、色白,而且匀整度均好于其它地区的大蒜,直径在5cm以上占90%左右,最大的直径达9cm,有皖北第一蒜之美誉。不仅在国内市场成为抢手货,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的青睐。1999年,荷兰客商杰伯特先生就亲临该村收购大蒜,并对该村大蒜赞不绝口。
因原产于符离镇而得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华历史名肴,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香气扑鼻,肉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脱骨,嚼骨而有余香。符离集烧鸡形成形成于20世纪初,创始人被认为是韩景玉。原名韩家扒鸡,1951年,*正式命名为符离集烧鸡,并逐步形成了当地最大的产业。1956年,在全国食品工业会议上被评为中国名菜,列入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2005年7月18日申报了符离集烧鸡原产地域保护并取得成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符离集烧鸡成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柳蘑菇鸡
此菜出自埇桥区夹沟镇五柳风景区,利用山上产的野蘑菇和本地产的农家土鸡和山泉水烧制而成,很受来此地旅游者欢迎。它具有鸡肉入味而不柴,肉质酥嫩,香辣俱全等特点。
米粉蒸肉
是传统风味名吃,据说1958年,国家主席*,来宿州视察工作,纪录片“三八河畔”就是讲刘主席来宿城三八公社。当时负责接待任务的县*招待所制作了“烧鸡、米粉蒸肉、羊肉汤、马蹄烧饼、贡米圆子”得到了国家*的好评,此菜至今非常受欢迎。它具有肥而不腻、软糯鲜香、回味无穷等特点。
蒸野菜
是该区的传统美食,咸鲜味美,用葛花、槐花、苦菜、薄荷叶、榆钱、茼蒿构成。
大店五香兔肉
是区内传统美食,具有质地酥烂,味鲜醇越嚼越香,筋少,易消化等特点。
栏杆牛肉
相传是从由唐朝皇帝赏赐大将郭子仪的陈姓宫廷御厨创制,后由陈姓御厨师的后人随郭子仪的后人迁移到栏杆。后由20世纪初陈鼎金推广开来。栏杆牛肉选用一至三岁的黄淮平原上的黄牛为原料,经过宰、泡、搓、洗、漂、卤、晾等工序,配以三十六味佐料和名贵中药,最后通过一道特殊工序使每一味都能渗透肉中。其科学的配方、精细的制作,使产品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面筋汤
是该区特有的民间饮食,口味纯正,风味独特,由面粉、花生、鳝鱼丝、海带丝、豆皮、鳝鱼汤、西红柿、野苋菜、鸡蛋构成。
10、经济发展
全区工业门类齐全,优质产品不胜枚举,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乐石砚等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246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14亿元,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780元,增长14%。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投资拉动成效显著。泗许高速、蕲县船闸、钱营孜煤矿、汉泰化工、新园机电等18个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京沪高铁二期拆迁、宿淮铁路、皖神面制品、华洋啤酒、皇冠家居城等60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宿州海螺、泉州服装工业园、光伏发电等10亿元以上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6%,94个3000万元以上重点调度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12个批次获得省*批准,项目用地制约有效缓解。
产业承接势头良好。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成功举办宁波、泉州等招商推介活动,组团参加徽商大会、厦洽会、灵璧石文化节,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金鼎商贸城、鼎盛钢材大市场、神宇重工、中部矿机等18个累计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成功签约。全年引进项目138个,到位资金56.9亿元,同比增长32%。
着力产业培育,工业经济增长迅猛。林产品、食品、轻工服装、机械制造、建材5大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241家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7.2亿元,工业增加值47.6亿元,分别增长65%、39%,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59家,3亿元以上企业5家。全年金融机构对埇桥区投放贷款73.1亿元,同比增长34.3%;其中企业贷款20.6亿元,同比增长28%。
加快园区建设,承载能力逐步增强。投资4000万元实施埇桥经济开发区道路工程,园区路网总长12公里,规模企业总数9家,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工业总产值5.8亿元;投资2亿多元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道路近30公里,“三纵四横”骨干路网基本形成,规模企业1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符离等8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855万元,入驻企业70家,已投产31家。
发挥示范效应,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120万亩,建成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投入1900多万元修建农村公路98.6公里,投入4800万元改造通乡公路90公里,投入1.3亿元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000万元在符离等7个乡镇实施首批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启动道东、沱东片区旧城改造,投资近5亿元实施“四路两园一厦”项目;投资1400万元实施城区29条街巷改造、45条街巷设施配套项目。积极开展6项工程和20个专项活动,对22条文明示范路、22个文明示范小区等进行集中整治,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基本完成18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蕲北新城、夏刘寨村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投入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