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
安定区位于甘肃中部,北靠工业重镇兰州,南临古都西安,既是中原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定西市委、市*所在地,是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陇中苦甲天下”之说。2001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组织宣传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中文名称:安定区
外文名称:Anding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定西市辖区
行政代码:621102
*驻地:公园路西段
所属地区:中国甘肃省定西市
地理位置:甘肃省中部
电话区号:0932
邮政编码:743000
辖区面积:3638km2
辖区人口:约46万人
人口密度:126人/km2
车牌代码:甘J
1、区域概况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定西市委、市*所在地,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凤翔、巉口、内官、李家堡、西巩驿、宁远、鲁家沟、称钩、团结、香泉、符川、葛家岔、石峡湾、新集、青岚、石泉、杏园、高峰、白碌19个乡镇和永定路、中华路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02万,其中农业人口37.1万。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万亩。海拔在1700—2580米之间,年降雨量38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无霜期141天,年平均气温6.3℃,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陇海铁路、兰定、平定、天定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安定区历史悠久,建置较早。北宋绍圣二年(1096年)始筑定西城,与此前已筑成的安西城(今巉口镇东川村、平西城今鲁家沟镇南川村)共同组成北宋王朝在这一区域的军事防御体系,随着军事战略位置的上升,北宋王朝将今安定区域定名为“定西寨”,成为正式军事建制,隶属巩州管辖。定西寨成为金人统治区域后,金皇统二年(1142年)始建定西县,仍属巩州管辖,金贞祜四年六月(1216年)升为州,辖定西、安西、通西等县。元朝建立后,继续沿用金制,定西州建制保留,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陇中地震,元王朝将定西州改为安定州,取“安宁稳定”之意。随着明王朝政权的日趋巩固,定西区域军事战略地位下降,明洪武十年(1377年)明王朝将定西州降为安定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清又隶属甘肃省巩昌府。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又将安定县改为定西县。1949年8月14日定西解放,16日成立了定西县人民*。2003年9月24日,撤销定西县,设立安定区。
安定区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有红沟儿旧石器时代遗迹,有15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和40余处夏代聚落遗址。地质时代的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构成了陇中灿烂的远古文明;唐代、西夏的经卷,宋金元时期的砖雕彩绘和古城遗迹,明代的彩绘画册、清代的佛像书画藏珍,陇中小曲等民俗民风,构成了安定独特的历史文明和地域文化特色。1925年出土于巉口镇的*文物“新莽权衡”向世人明示,这是一块创造人类文明的繁庶之地。
符家川石门水库
安定区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代表,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变化的缩影。长期以来,安定区的发展倍受党*、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胡*、*、*、贾庆林、*、乔石、*、曾庆红、吴官正等历届**先后来安定区视察工作,并寄予了深切期望。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给安定区*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近年来,在*、省、市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加快转型跨越、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部署,着力提升马铃薯、畜草、劳务、蔬菜四大产业,全力突破项目建设、工业建设、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四个重点,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四大工程,努力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重点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区、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6.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2︰28.3︰5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7亿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1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86.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2元。
2、行政区划
安定区辖2个街道、12个镇、7个乡:中华路街道、永定路街道、凤翔镇、内官镇、馋口镇、称钩驿镇、鲁家沟镇、西巩驿镇、宁远镇、李家堡镇、团结镇、香泉回族镇、符家川镇、葛家岔镇、白碌乡、石峡湾乡、新集乡、青岚山乡、高峰乡、石泉乡、杏园乡。
3、历史沿革
安定区在4000年前,即有人类繁衍生息。至宋代,先后有戎、吐蕃、羌等民族居住。公元1081年(宋元丰四年),筑通西寨(今属陇西县)。1096年(宋哲宗绍圣三年),筑安西(今巉口镇三十里铺古城)及定西(今县治所在地)二城。次年筑平西城(在今鲁家沟以东)。金于1130年(太宗天会八年)取定西,至1142年(熙宗皇统二年)建县。1216年(金宣宗贞祐四年),定西县升为州,辖定西、安西、通西三县。1227年(金哀宗正大四年),元取代金而辖定西,至1266年(世祖至元三年),撤并定西、安西、通西三县直属于定西州。1352年(惠宗至正十二年),改定西州为安定州。1377年降州为县,经历明清两代。1914年定西县归属甘肃省兰山道。1928年废道设行政区,定西县归属兰州行政区。1944年成立甘肃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治临洮县,辖定西。1949年8月14日,定西解放。16日成立定西县人民*,隶属会宁专员公署。9月改会宁专员公署为定西专员公署,定西县一直为定西市所在地。2003年9月撤县设区,改称为定西市安定区。
4、科教文卫
“十一五”以来,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6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4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1项;申请各类专利118件,授权58件。依托旱农中心建立了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圣大方舟建立了甘肃省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研究中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2009—201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县(区)”考核验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称号。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和省*教育督导评估。安排教育资金10.99亿元,积极争取校舍安全工程等各类教育项目,改扩建校舍107所18.2万平方米。在城区新建、迁建、扩建中小学校8所,改造农村学校49所,建成寄宿制学校40所,学校布局逐步合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465人,上线人数继续稳居全市第一。文化事业较快发展,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农家书屋292个,《安定文化》出版发行。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8.2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建成“农家乐”105户。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三项医保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新农合“一卡通”以乡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门诊统筹全面推行,中医药治疗费用100%全额补偿。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区直医院对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乡村两级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5、经济建设
近年来,全区上下在*和省、市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充分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全区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6.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2︰28.3︰5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7亿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1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86.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2元。
——马铃薯产业全面提升。由救命薯、温饱薯到致富薯,安定区马铃薯经历了重大演变。1995年以前,马铃薯主要以农民自发种植为主,自给自足,解决温饱,种植面积一直在15万亩左右徘徊,占当时粮食播种面积的10%左右,总产量在6万吨左右,规模小、无外销、加工也仅限于家庭小作坊的粗淀粉、粉丝、粉条等。
安定区
1996年,区上将“洋芋工程”纳入扶贫攻坚和“压夏扩秋”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产业化要求,提出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指导方针,加强对马铃薯产业的服务和引导,开始实现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的转变。2001年安定区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进入新世纪,安定区围绕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的目标定位,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全面提升品牌,拓展市场,促进产业上等升级。马铃薯产业在种植规模、良种扩繁、品牌营销、贮藏保鲜、加工转化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体系趋于完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安定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县(区)级商品薯标准化种植基地。坚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全面推广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和综合抗旱技术,形成了“北部鲜销薯、南部高淀粉薯、水川区加工专用薯”的区域化种植布局。201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3.8万亩,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总产量达150万吨。
安定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县(区)级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坚持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推进淀粉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联合重组,努力推动马铃薯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共建成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休闲食品等各类薯制品加工生产线22条,年加工能力达到27.5万吨。
安定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销售基地。从2001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马铃薯经贸洽谈会,初步形成了以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为龙头的一级市场,以集中产区大乡镇马铃薯市场为二级市场,以74个定点收购网点为三级市场的购销网络体系,马铃薯价格进入农业部全国农产品价格行情采集系统。2012年“定西马铃薯”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郑州商品交易所已通过答辩评审,将安定区确定为马铃薯基准交割地,这标志着安定区马铃薯将实现由传统市场交易向电子和现代期货交易的转变。有力地提升了定西作为全国马铃薯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物流配载中心三大功能。
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品牌优势,相继注册了“新大坪”、“陇中大坪”、“鲁家沟”、“金定”、“环宇”、“超兴”、“金大地”等10多个商标,获得了脱毒种薯原产地、绿色A级食品、有机食品、定西马铃薯原产地商标等*认证,“定西马铃薯”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不断完善路地联运、银地联贷模式,品牌营销能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稳步扩大。马铃薯经销协会已有会员216名,遍及全区19个乡镇,造就了一批活跃在产地与终端、实力不断增强、充满竞争活力和团队精神的本地营销家队伍。“协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营销家队伍”的运作模式显示了强大的活力。先后在广东、上海、成都等省市建立直销窗口52个,向广东、上海、四川、天津等地发送了38列马铃薯专列。年外销马铃薯总量达到50万吨。
玉湖公园
安定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仓储基地。按照“多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思路,实施马铃薯贮藏体系建设工程,形成了恒温贮藏库-自然通风式贮藏库-窑窖群-小窑窖-企业鲜薯贮藏五个层次的贮藏规模,年贮藏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2012年,抢抓全省加大马铃薯种薯贮藏体系建设投资的良好机遇,积极抓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按照“改建与新建相结合、千家万户小窑窖与协会大型贮藏库并举”的思路,新建贮藏能力10吨的马铃薯贮藏窖670座,贮藏能力20吨的马铃薯贮藏窖399座,贮藏能力60吨的马铃薯贮藏窖190座,补贴资金1200万元。
安定区已经成为全国马铃薯产业收入最多的县(区)之一。安定区作为“中国薯都”核心区,马铃薯产业已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区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益1600元以上。安定区已成为全国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占比最高的县(区)之一。
“定西马铃薯”成为安定享誉全国的一张重要名片。农业部首次以正式文件肯定了“中国薯都”概念;*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列入农业部和省*共建重点项目;“定西马铃薯”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
——畜草产业、劳务产业和现代旱作农业深入推进。畜草产业抢抓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全省“养羊大县(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依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沼气国债等项目,加大“一池三改”技术推广力度,狠抓规模养殖,走出了一条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良性发展路子。建成大型养殖企业21个,养殖场(小区)13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5200户。全区畜禽饲养量达到312.49万头(只)。被省*评为“全省牛羊大县建设先进县(区)”。
劳务产业,以打造“安定技工”劳务品牌为切入点,坚持*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狠抓技能培训、组织输转和基地建设,申报注册了“薯都保安”和“薯乡牛肉拉面师”等劳务品牌,劳务输转实现了由苦力型向技能型、分散型向组织型输出的转变。“十一五”以来,全区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78.34万人,培训城乡劳动力23.58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58.62亿元。蔬菜产业,抢抓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的有利机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编制完成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步伐,种植面积达到8.3万亩,较“十一五”末增加了35%;累计建成日光温室3120座1925亩,塑料大棚9675座3870万亩。总产量达53.6万吨,实现总产值7.28亿元,全面巩固和提升了“蔬菜大县”建设水平。
旱作农业,抢抓被农业部列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着力推广应用旱作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完成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12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累计达到30多万吨。在马铃薯产业及旱作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下,2010以来,安定区连续三年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并被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
——地方工业稳步发展。“十一五”以来,安定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按照依托农业办工业、立足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的思路,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加快骨干企业培育,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全区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全区共启动实施工业项目69项,总投资38亿元,完成投资20.5亿元。培育壮大了圣大方舟变性淀粉公司、众康药业公司、祁连山商砼公司、高强度镙钉公司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冶金机电、化工建材四大工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经济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12年底,全区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8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8.6亿元(规上企业完成总产值23.49亿元),增加值8.4亿元,上缴税金6153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20:29:51,工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九华沟流域
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的主要突破口,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形成了“一区四园”的总体布局和产业定位。
甘肃定西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三部委核准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32.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业以及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包装印刷等配套产业,力争将开发区建设成特色优势产业聚集的洼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循环经济发展的支点、加快经济转型的平台。
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面积11.86平方公里,分3个工业集聚区、1个核心功能区和1个配套商住商服区,是以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循环经济示范园。2010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引进入驻企业23户,总投资36亿元。建成达产达标后,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利税21亿元,可解决就业8000多人。
马铃薯产业园规划面积9.58平方公里,分巉口精深加工片、西川种薯繁育片、南川物流片三个片区,是建设“中国薯都”的发展核心及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其中巉口精深加工区规划面积4.71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和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科研力量,重点研发马铃薯加工业下游产品。区内现有企业16户,建成投产9户,开工建设5户,即将开工建设2户;南川物流区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建设内容为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的改扩建工程、农资配送中心建设、物流服务运作体系及物流服务环境建设等。目前,已入住企业9家,投入运营企业2家,开工建设企业7家,已完成投资2.3亿元。
安定工业园规划面积5.9平方公里,分南川片、巉北两个片区,以建筑建材、机电产业为主导,与开发区其它产业园空间邻接、产业互补,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及基础产业的支撑园。区内现有企业72户。其中巉北片区详规已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编制完成,建设以有色金属加工和化工产业为主、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的生态型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重点承接中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引导冶金、化工等工业企业聚集。目前入驻企业7家,总投资近5亿元。
现代物流园规划面积5.26平方公里,以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及全国重要的物流组织中心为发展目标,构建立足当地,面向全省,辐射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高效物流中心、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重要通道、亚太经济圈与*经济圈的结合区。具体发展“一轴、两环、三心、多组团”的版块式空间模式。(“一轴”:以东河沿线的景观绿化和两岸的商贸服务功能为依托的商贸景观轴;“两环”即分布在天定高速公路两侧的两个物流交通疏解环;“三心”即结合河道与高速公路自然景观形成的三个休闲、娱乐核心;“多组团”即根据地形自然划分的若干功能组团,包括集装箱堆场、散货堆场、普通仓库、特色加工区、高端物流区、综合商贸区、城市配送区、综合管理区、生活服务区)。
成立于2007年11月的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已成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企业先后组建了“生物质基材综合发展研发平台”、“甘肃省马铃薯变性淀粉技术工程研发中心”、“甘肃省生物质基材工程实验室”、“甘肃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甘肃省生物质基材产业联盟”。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形成了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系统自主知识产权,包括3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公开发明专利,10项科技成果,8项省、市科技进步、发明奖,41项企业标准,形成了47项原淀粉、38项变性淀粉共性和特性指标的标准化操作规程。研发产品有印花糊料、缓释保水材料、石油钻井助剂生产线、纤维素配制剂、生物肥料、淀粉基环保内墙涂料、生物质环保胶、生物基保鲜材料、可降解工程塑料母料以及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等单一变性及复合变性淀粉产品,产品多达50余种上百个规格。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起源地和主战场,安定区扶贫开发经历了从1973年到1982年的救济式扶贫、1983年至1998年的攻坚式扶贫、1999年至今的产业式扶贫等三个阶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定区抢抓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的机遇,围绕打造“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大力弘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致力于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基础条件、开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走出了五条成功的扶贫开发路子: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子;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路子;以马铃薯、畜草、劳务和蔬菜产业开发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支撑的路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路子。据统计,自1982年国家启动实施“三西”扶贫开发建设以来,全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6亿元,其中国家扶贫专项资金3.1亿元、省财政专项资金921万元,有效改善了全区贫困群众生存、生产和生活基本条件。全区于1998年基本解决温饱。
6、区域荣誉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并被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区)”、“黄土高原地区梯田化县(区)”、“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省级优秀县”等荣誉称号。
7、民俗文化
皮影戏:又称“牛皮灯影子”,是陇中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艺术,流行于定西市境内各地。多用牛皮制作,雕镂精细,施以彩饰的影人(俗称线子),用灯光(以前用油灯、后用电灯)照映在白纸或白布制作的“亮子”(映幕)上,让他们在外观看,其动作是经过艺人用小竹秆操纵,影人依剧情的需要,随着唱腔、道白、动作配以乐器的伴奏,表演出有声有色的故事情节,配以龙、虎、牛、马、车等动物影像及轿、桌、椅等道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皮影戏历史悠久,相传在汉文帝时,宫女曾巧剪桐叶作人形,用灯光照在窗纱上引逗太子玩耍。汉武帝常思念已故的李夫人,让方士齐人少翁遂置李夫人神貌“影在花屏”,便为皮影戏的前身。定西市境内的皮影戏大概成熟于明代,发展于清代。高潮于民国。陇中皮影戏的演出特点是一台戏的前半本用秦腔演唱,后半本用陇中“影子腔”演唱,俗称“倒影子”。影子腔有“流水”、“散板”、“道情”、“飞板”、“送板”等五大类,十三个板式,其特点为一腔之尾的拖腔用合声帮腔,类似陇剧的“嘛簧”;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鼓板、锣钹、牙子、唢呐、碰铃、渔鼓、简板等。
皮影戏
皮影戏演出方便,用人较少,所需戏台亦小。一人集生、丑、净、旦于一身,提“线子”操纵,可演唱一出首尾完整的本戏,乐队人员兼“龙套”与“配角”的道白及帮腔,所以人们对皮影戏有“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赞誉。
社火:每到春节期间,安定各地都耍社火庆新春。“社火”,各地亦称“秧歌”。进入腊月便开始组织起来,购买道具服装,排练剧目,练秧歌,扛纸火等。形式主要有铁芯子(高台)、平台、高跷、花船、推车、跑纸马、跑黑驴、跑旱船、太平鼓、腰鼓、秧歌队、腊花舞、武术、狮舞、舞龙等。舞狮、耍龙在社火中不可缺,一般先舞狮,后耍龙。而社火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老妖婆”,也称“腊花子”,和秧歌队的出现。社火演出时间各地不尽相同,大致正月初九日或稍前“出马”,正月十八日“歇灯”。旧俗各地社火“出马”(或叫“出窝”)后,到附近的神庙中烧香礼拜以求吉利,敬神以毕,由头人“下帖”到庄社、村镇、县城演出,有的地方还要到本庄各家各户演出。迎接社火演出,叫做“接社火”,在村镇人口集中的地方接的叫“官摊子”。社火来到时首先鸣炮欢迎,社火头与接社火的头人作揖互致问候和祝愿,然后开演。演毕接待方以糖果、烟酒、点心、红绸、被面、现金酬劳演出队表示谢意,在乡下还要用酒饭招待。社火“卸箱”后,还要扮上“王灵官”和“赵公明”进行“撵瘟神”活动。社火这一传统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陇中群众的文化生活。
社火
西巩驿镇社火队由彩旗、唢呐、灯火、台鼓、毛驴、舞狮、舞龙、太平鼓、踩高跷、跑旱船、扇子舞等11个队350人组成,多次参加市、区的社火汇演,尤其是舞狮队的表演,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该舞狮队由两头雄狮表演发展成四头雄狮、八头小狮子同台表演,表演方式也有文狮表演逐渐向武狮表演,尤其是武狮表演方式中的“雄狮上高台”,由引灯人挥舞彩灯逗引雄狮逐层登上近3.2米的高台,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引灯人有正上、倒上、翻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冲天而起,起来时整个高度达到6米左右,整个表演过程惊险刺激,险象环生,展现出百兽之王的威仪。
2013年春节期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举办的“西凤杯”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在陕西省陇县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12支社火代表队参加了演出,安定区西巩驿镇舞狮队荣获金奖。
秦腔: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
在陇中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戏台,逢年过节,村民们便甩掉锄头,放下犁杠,草帽换上了纱帽,粗罗换上了锦衣,百姓变成了卿相,吼一声秦腔,以解心中之块垒,演一台大戏,以庆五谷之丰登。
庙会:是我区富有特色的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在每年的四月八、五月十八、六月十八、七月十二等固定的日子在庙宇所在地举行庙会,一般时间为三天左右,人们除进行礼佛烧香等活动外,还有看大戏、购物、休闲等活动。1、隍爷圣诞。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隍爷圣诞日,为纪念南宋抗金民族英雄文天祥诞辰而举行的庙会。2008年玉湖公园免费开放以来,每年游客增至20多万人次。文天祥与安定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安定人民尊崇他为“城隍”?民间有这样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文天祥的军队帮助明军在定西境内获胜,这支军队被誉为“神军”,文天祥因此被供奉为“城隍”。第二种说法是清朝康熙时期定西知县梦见与文天祥相邀前去安定县,文天祥告诉他,自己已被录为安定县城隍。该知县特为此梦筹建城隍庙,并将文天祥定为定西城隍庙的化身,受万民朝拜。2、内官锦鸡塬庙会。内官营镇锦鸡塬山,寺庙成群,山色苍翠,风景优雅。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是这里的庙会。这一天毗邻渭源、临洮、榆中、陇西各县的群众,都到锦鸡塬山赶庙会,约有四、五万人。锦鸡塬山庙会除了礼佛烧香等宗教活动外,还有唱戏、碰鸡蛋等民俗文化活动。“碰鸡蛋”是我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全国各地的庙会没有这一习俗。相传有两个文士在庙会上饮酒、野餐,限于当时的条件,下酒菜只带着煮熟了的鸡蛋。二人相互谦让,一不小心把鸡蛋碰破了。但另一个的鸡蛋却没有破。他二人灵机一动,想不到碰鸡蛋也可以作比赛输、赢的办法。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赶庙会的人都拿着鸡蛋碰着玩。从此,碰鸡蛋就成了锦鸡塬山庙会不可缺少的一项民俗活动。
庙会
我区大的庙会还有新集的丰旺山庙会、巉口的青烟寺庙会、西巩驿的文昌宫庙会等。
净街:是内官营镇沿袭至今的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三日,由当地荐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装扮成施公(俗称“老爷”)坐轿,轿前一人摇举华盖(俗称“万民伞”),几人举“肃静”、“回避”告牌,由三班衙役簇护“老爷”,鸣锣开道,后随卒勇摇旗呐喊,各佩弓箭、兵器、公文、印信等物,沿四关六街巡视,所到之处,商号,店铺鸣鞭炮欢迎。最后在十字路口驻轿,由“老爷”简短训话,内容为春节伊始,打扫街道,注意火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祝福话语,然后“净街”活动结束。
8、民间艺术
陇中小曲:陇中小曲作为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它从小调小曲演唱开始,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和无数陇曲艺人不懈的努力和提升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其中既折射处藏羌游牧民族的生活特性(比如《牧牛》等),又有不少中原文化的痕迹(比如《合凤裙》等),还有大量反映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剧目(比如《张连卖布》等),由此不难找到土著民族的痕迹,还有民族大融合的影响,更有近代民众的生活反映,这一切对于研究陇中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都有重要的价值。
陇中小曲在定西源远流长,兴盛于清代,由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久唱不衰,家喻户晓,唱“把式”辈出。其中传承人刘福倾注半生心血编著出版了《陇中小曲》一书,该书搜集整理了50多个陇中曲调和30多个剧目,从剧情、音乐等方面进行了改编和规范。同时还改编了陇曲传统剧《合凤裙》、《兰桥担水》、《牧牛》、《下四川》等。为挖掘和保护陇中小曲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古老的剧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11年3月,《陇中小曲》被省*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福为传承人。
陇中小曲
剪纸:剪纸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除窗花外,农家还要在厨房的灶板上贴上“板帘子”。剪纸也是安定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其发展已形成规模,全区现有付忠民陇中剪纸等剪纸业实体5家,年收入达50多万元。成立剪纸协会3个,会员达50多人。2007年2月17日,胡*总书记在青岚山乡大坪村李彩家剪了窗花《回娘家》后,安定剪纸更是名扬四海。大坪村也因势利导,培养了一批技艺娴熟的剪纸妇女能手,成立了剪纸艺术协会,由传承了三代、近百年剪纸文化遗产的78岁老人杨梅芳担任协会会长。2007年9月,村民冉菊英的剪纸作品《和谐人家》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博览会”艺术大赛中获得“特别贡献奖”。2008年王智等10人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评为“陇中剪纸十大传承人”,《剪纸》被省*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付忠民为传承人,设有传承基地一处,形成了一定产业,每年创经济效益在10万元以上。
9、特产美食
马铃薯
马铃薯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特产。安定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
定西市安定区是全国最适宜于马铃薯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区内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雨热相对充足期正好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所产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
2008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103万亩,平均亩产1250公斤,总产130万吨。2009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4万亩,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8。各乡镇都建立了50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其中凤翔、李家堡、宁远、内官、香泉等乡镇还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建立了万亩以上示范基地,基地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定区已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最大的县(区)。2001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组织宣传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这一品牌,相继申请注册了“新大坪”、“陇中大坪”、“鲁家沟”、“金定”、“环宇”、“超兴”、“金大地”等10多个商标,获得了脱毒种薯原产地、绿色A级食品、有机食品、定西马铃薯原产地商标等国家认证。
浆水面
定西特产浆水面是以浆水做汤汁的一种面条。广泛流行于兰州、天水、定西、临夏等地。浆水面先要制作浆水。把芹菜、箭杆白菜、莲花菜煮熟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浆水。它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先将手工擀制的长面煮熟,凉开水浸过,盛入碗内,浇上炝过油葱花、花椒水、调入辣椒油、撒上芫荽末,即成浆水面。再以油炸"虎皮辣椒"、凉拌龙豆、黄瓜佐餐,清爽滑溜,炎暑顿消。三伏盛暑,食之,不仅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而且对高血压、肠味病和泌尿病有一定的疗效。清末兰州进士王煊所写(浆水面戏咏),颇能道出浆水面的绝妙之处:“消暑凭浆水,炎消胃自和。面长咀嚼耐,芹美品评多。溅赤酸含透,沁心冻不呵。加餐终日饱,味比秀才何?”
酿皮子
定西特产酿皮子是一种用面粉做的凉食佳品,流行于甘肃各地。在定西以安家酿皮最为著名。先把优质面粉加少许食碱调水和成面团,在清水中揉搓,分离出蛋白质和淀粉。在淀粉中倒入清水,放一点食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镔铁盘中蒸熟。晾凉后,切成细条,即成酿皮。蛋白质蒸熟后,成为柔韧多孔的面筋,切片待食。把酿皮子放在盘子中,配上凉粉丝、面筋、晶莹黄亮、雪白如玉,调上辣椒油、浸过草果的香醋、蒜汁、芥末、麻酱汁、酱油、精盐,则其味酸辣清凉,软韧筋柔,成为夏季解热清暑的美味佳肴。清末自陕西传到甘肃的"高担酿皮"别具风味。直接把面粉调成浆,不用分离面筋、蒸制成酿皮,调料多用麻酱,并配以沸水炝熟的绿豆芽,则清爽可口,营养丰富,风味殊佳。
10、旅游景点
玉湖公园:位于安定城区西南部,北临永定路,南临镇龙路,西接定临路,交通便利。公园规划占地面积8.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2万平方米。1998年8月开工施建,1999年8月全面竣工。园内有希望碑、玉湖楼、凤城龙门、湖心岛、秋花仙子、城隍棋台、儿童游乐城、愚公移山、文天祥纪念馆等20多个景点,总投资4000多万元,1999年9月28日正式开园运营。2003年10月被评为AA级公园,2007年7月1日免费开放。
玉湖公园
西岩山公园:建于1983年,位于安定城区西郊,距城1.5公里,占地2371.7亩,海拔1900-2050米。园内沟壑纵横,地势陡峭险峻,森林葱郁,风景如画。主要建筑景点有喷泉假山、八仙过海壁画、牡丹仙子雕像、山门、石踏台长梯、六角亭、四角亭、华严寺、关帝圣君庙、古典牌坊门等。1998年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9年月被评为AA级公园。
南山公园:位于安定城区东南郊3.5公里处,占地710亩,海拔1900—1950米。2000年9月18日,原定西县园林局投资30万元在园内修建了魁星阁。2009年4月,区上投资100余万元硬化了景区主干道3公里,小道10公里。2010年9月,定西市建委投资50余万元对魁星阁进行了亮化。
符家川石门水库:位于安定区西南符家川镇长丰村境内,距市区38公里,省城80公里,总库容量80万立方米,可保灌8000多亩农田,满足库区周围8000多户的牲畜饮水。先后投资480多万元,修成通往库区的高标准农二级道路,绿化库区周围荒山4000亩,建成蒙古包、凉亭12个,投放鱼苗170万尾。库区绿树环绕,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生态良好,集垂钓、观光、食宿为一体。年接待游客3000人,直接经济收入80余万元。
内官烈士陵园:位于内官营镇区,练马滩边,建于1951年10月。园内建有一座五角碑亭,小巧玲珑,简朴庄重。碑的正面刻“为人民而死”五个大字;背面刻陈超群、程振纲、杨积玺、王英才、陈清俊五烈士事略。1995年9月,被定西市命名为安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扫墓的人络绎不绝,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8月,该园整体搬迁于锦鸡塬公园内。
内官烈士陵园
九华沟流域:位于安定区西北部,巉柳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面积83平方公里,辖巉口镇、称钩镇的5个村35个社1476户6899人。海拔1990—2271m。1997年九华沟流域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治理项目,全流域实现了梯田化,面积4.6万亩,人均6.5亩,造林保存4,5万亩,种草留床4.8万亩,建成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36座,水窖2466眼,治沟骨干坝7座,新修主干道路149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86.3%。以九华沟流域为研究内容的“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开发性扶贫高效途径研究”课题,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1、历史名人
著名书画家康锡晋
康锡晋(1880—1965)字平侯,号平不居土,平不老人。甘肃定西县城关镇人。陇上著名书画家。1910年甘肃文高等学堂本科毕业,供职于金城回民小学、兰州女子师范学校,1929年后任宁夏省教育厅督学、第一科科长兼省立女子师范校长。1935年出任定西县大城小学教师,后与邑人王墨林等创办定西县第一所初级中学,并任国文、历史、地理、美术等课程教师。此间,曾任定西县教育会理事长,定西县临时参议会及第二届参议会副会长。1947年以佛教会名义创办私立育英学校,并亲任校长。先生一生笃志好学,博览经史典籍,善诗词,长篆刻,专攻山水、兰竹,其诗画相配,言志抒情,深为人们称赞。刘尔炘重修兰州五泉山,曾邀他作墨竹壁画。三十年代后期,在定西创办了“九老消寒会”诗社,定期邀集地方文人和诗酬唱,研究诗文,促进了地方文化。诗社曾油印《九老消寒诗集》一册,收诗90余首。他和郭杰三、心印和尚等倡修西岩寺,写有《重修西岩寺记》约万余字。1946年,被聘为定西县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编纂组组长,协同郭杰三编写《重修定西县志》16册。对中医亦有研究,解放后任甘肃省文史馆馆员。五十年代末期错划右派,搁笔多年,所遗留书画作品甚少。1965年冬病逝,享年86岁。他逝世后,其孙康立权遵照生前遗嘱,将生前收藏书籍、字画及文物2000余册(件)全部捐献邑文化馆。现安定区博物馆所藏《西夏经文》、《安定州印》(已失),明清书画均为康公所捐。今存《康平侯题画诗词》(手稿)和《康平侯诊治笔记》各一册。
清官许铁堂
许铁堂简介
许珌,字天玉,号铁堂。福建侯官举人,居官清慎,爱士重学,而尤倜傥乐施,虽妇孺亦能道其廉明,善诗,生平知名海内,王渔洋甚器重之。著有《铁堂诗草》行世,时称闽海诗人。后以无嗣流落莫归,客死定西。士民伤之,葬于东山之麓,一时负土成丘,立碑志焉,置祭田岁祀于清明之日,至今罔替。陕西张中承祥河捐赀建祠,书联有“老铁官声高陇阪,双松诗格并渔洋”之句。士人称其贤。至今弗衰。—摘自《民国三十八年重修定西县志》
康熙四年(1665年)授巩昌府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知县。为官三年,清廉自持,公俸所得,多以助学济贫。康熙六年(1667年)定西大旱,民不聊生,许爷为民请命而遭革职罢官,后一度流寓临洮,贫病交加,客死陇上,葬安定东门外。今迁骨于此,选许爷的部分诗篇请全国知名书法家书写,立碑并修建两排碑廊,暂为六十块碑,以之为祀。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摘自《闽侯县志》卷七十二文苑下
许铁堂先生墓志
先生姓许,讳珌,字天玉,号铁堂,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癸丑岁十一月十七日戊时。中崇祯十二年已卯科乡试。春秋经元,于康熙四午乙巳二月选授安定县知县,六年丁未十二月解组。康熙十年卒,时贪不能归榇,葬于东山之麓。
摘自《民国三十八年重修定西县志》第三十三卷。(乾隆元年安定县知县许宗崃撰文,乾隆六年进士孙昭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