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书名:国语
又名:《春秋外传》
类别:先秦史书
成书时间:西汉刘向考校定型
体例:国别体
作者:相传为左丘明
1、简介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卷,大致成书于战国初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春秋左氏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
《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分别记载了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约五百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历史。各国史事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应属历史文献汇编,至西汉刘向考校始定型。
《国语》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刘熙《释名•释典艺》曰:“《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通过人物的言论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其结构基本上是一事一议和夹叙夹议的形式,多由短小的故事构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有些描写开始向细微化方向发展,同《尚书》相比,叙述更加周密,也更贴近生活,更富有趣味性、戏剧性和幽默感。
2、作者
书影
司马迁第一次提出《国语》的书名和作者。其《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分别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稍后,刘歆曾引《国语》的话,而称之为《春秋外传》(见《汉书•韦玄成传》)。东汉班彪进而指出:“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一篇”(见《后汉书•班彪传》)。而后,其子班固《汉书•艺文志》正式将《国语》著录为“左丘明撰”。班固又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如傅玄、刘炫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唐朝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一般认为是集体创作,“定非一人所为”,清朝赵翼提出《国语》为“左氏持简料而存之,非手撰也”。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左丘明可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
3、内容
《国语》由《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八个部分组成。《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证记言。《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记录重大历史时间,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齐桓公的论证之语。《晋语》篇幅最长,共有九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实际。《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少记重要历史时间。《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吴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4、文学成就
记言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当然,由于《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比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暢整饰,颇有气势。《国语》中的应对辞令,有的与《左传》相同,但文字不如《左传》精彩,有的则难分高下。有的为《左传》所不载的辞令也颇有特色。如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遂,辞婉义严(《周语中》),越王勾践求成于吴,辞卑气低等(《吴语》),都是很有特色的辞令。而《国语》中一些议论说理文字,往往也精辟严密,层次井然。如《周语上》邵公谏厉王弭谤,《鲁语下》敬姜论劳逸,《晋语八》叔向贺贫,《楚语下》王孙圉论宝,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叙事
《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但《国语》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
书影
写人
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的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如《晋语三》写惠公、《晋语四》专写晋文公、《晋语七》专记悼公事,《吴语》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勾践等等。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而仅仅是材料的汇集,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总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然叙事和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学成就比《左传》还是稍逊一筹。
5、史学价值
《国语》在史学价值和文学成就上虽不及《左传》,但仍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它开创了国别史的体例。这种分地域(国)记事的体例,在记同一时代的某国历史时,便以某国的事件和人物为
书影
其次,由于《国语》的作者是以变革发展的史学观念来看待历史,尽管大部分旧史是从维护正统、甚至保守的立场记录的史事,但通过作者采撷的篇章、事件、言论,除客观地保存了大量史料外,也反映出当时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一些进步的观点,交待了历史的演进。《周语上•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篇,写宣王不遵循古制,不举行亲耕千亩籍田的典礼,这实则是当时农业经济*改革的一项进步措施。柳宗元说:“古之必籍千亩者,礼之饰也。”(《非国语》)西周共和后,公田制已经难于维持,周宣王废弃名义上亲耕实*力助耕千亩籍田的制度,不要这个“礼制”的装饰品,是废弃助法(西周税法的一种)改行彻法、改力役地租为物品地租的一项改革措施,它和“料民”(普查人口)一样,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国语》还通过言论的记述,揭露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实,反映出当代重要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比如《周语上》记厉王弭谤*人民、纵容荣夷公搞专利;《晋语》记献公杀子、骊姬进谗、惠公争夺君权出卖国家利益;《楚语》记灵王建章华台、令尹子常蓄货聚马;《吴语》记吴王夫差好大喜功对外进行武力扩张、杀伍子胥等等,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残暴、贪婪奢侈有一定的揭露和批判。而对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具有爱国精神、美德美行的人物,则给予褒扬赞美,比如《齐语》中的管仲、齐桓公;《鲁语》中的展禽、里革、臧文仲、公父文伯之母;《晋语》中的晋文公、赵衰、赵盾、晋悼公、叔向;《吴语》、《越语》中的伍子胥、范蠡、文种、勾践等等,表现了作者的是非观念和爱憎分明的态度。
6、编纂特点
《国语》在编纂上的特点:《国语》这部书,自唐以来,很少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左传》的“残剩”,乃刘歆“掇拾杂书,加以附益”而成。但如就《国语》本书认真考察,它却是一部可以卓然自立的书。只从编纂方面说,它就有不少的特点。
打破国别限制《国语》是打破春秋时期各国国史的限制,而把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历史汇合在一起的。这跟《左传》的编写有共同之处。但《左传》是不分国别,只按年代来编次;《国语》是分别按着不同的国家,于每一个国家之内再按年代来编次。
《国语》之按国别汇编,有类于十五国风之汇集于一部《诗经》之中。但它是反映具体历史的记录,而跟《国风》主要是反映某方面的一般情况者不同。它和《诗经》编集的年代都不可确知。但《论语》记孔子的话,一再说“诗三百”,似三百篇已成日常讽诵的作品。而《国语》的汇集,不能早于战国初年。它在汇合各国资料成为一书的这一点上,或受有《诗经》的影响。但即使如此,《国语》还有别的特点,它跟《诗经》之仅为歌谣的汇集又有很大的不同。
全面安排的企图
尽管《国语》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部有完整形式的史书,但在全书的编次上也反映出一种全面安排的企图。全书二十一卷,首列周语三卷,这还是从宗周时期沿袭下来的尊周的传统。这个传统在春秋时期虽已经是大大地动摇了,但周旧日的威望仍有一定程度上的保留而为名义上的“共主”。次鲁语二卷,齐语一卷。这由于齐鲁是宗周建立的股肱之国,在春秋时期也还是东方大国。《国语》对于这两个股肱之国,先鲁后齐,是安排了一定次序的。次晋语九卷,郑语一卷。这是在宗周末年以后,逐渐兴起的国,是对周平王东迁尽了力量的。《国语》把夹辅平王东迁的这两个股肱之国位于宗周建立时的两个股肱之国的后边,而对于这两个后起的股肱之国,先晋后郑,也是有个一定的次序的。再次,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这是所谓荆蛮之国,自当排在中原各国之后,而在三国之间也是有个兴起先后的顺序的。
突出重要历史事件
《国语》的取材,或有不免失于琐碎的地方,但与重要历史事件有联系的记载是占了最多篇幅的。《周语》记穆王征犬戎,记厉王之止谤、专利以至终于流亡,记宣王不籍千亩,因伐鲁、料民而失人心,记幽王的灭亡,这是在反映宗周逐步走向衰亡的现象。此后又记惠王襄王时王朝的内乱,襄王时畿内土地的减促及对霸主的依恃,灵王景王时的失政,这是在反映东周王朝逐步没落的现象。《齐语》一卷,专记齐桓公的霸业,要比《左传》详细。《郑语》一卷,实际上只是郑桓公跟史伯的一篇对话,但却反映了宗周末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的许多情况,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记载。《晋语》在《国语》二十一卷中,占了九卷,篇幅最多。其前四卷所记,基本上跟曲沃代晋以至文公称霸这一时期的大事有联系。《晋语七》以全卷的篇幅记悼公的复霸。其它四卷,主要是跟世卿的活动及世卿间的消长有关的记载,同时也反映了灵公的失败、晋齐靡笄之役、厉公时晋楚之争霸,以至晋在国外的地位和公室在国内的地位之逐渐削弱。《吴语》专记夫差伐越以至吴的灭亡,《越语》专记勾践灭吴,这都是春秋晚期的大事。《鲁语》和《楚语》在全书中是联系历史大事比较少的两个部分,但如《鲁语》之偏重于言礼,《楚语》的一些长篇论议,也还是反映了这两国的一定的历史特点。
指出事件发展的结果或趋势
《国语》在一条记载之后,往往指出这一事件发展的结果或历史发展的趋势来。如《周语》在记穆王征犬戎后,指出“自是荒服者不至”;记厉王止谤后,指出“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记宣王不得人心的结果,是“及幽王,乃废灭。”《国语》记文公的霸政,指出“于是乎遂霸”;记悼公的霸政,指出“于是乎始复霸”;记平公的“惑以丧志”,指出“诸侯叛晋”。《楚语》记灵王拒谏的结果是乾谿之乱,令尹子常聚货的结果是柏举之败。像这样的指点,在《国语》中随时可见,说话不多,却指出了某些事情的历史影响。另外也有用字较多的地方,如《郑语》的结尾用了六十九字,《齐语》的卷末用了三百六十几字。
7、名言摘录
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
《国语•楚语下》。悛(quān):悔改。这两句大意是:有了过错一定痛改前非,干了坏事一定觉得害怕。干了坏事而能够惧
书影
华而不实,耻也。
《国语•晋语四》。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只有好看的外表,而无实在的内容。华,即花;实,即果实。这两句大意是:做事虚夸而不实在,是可耻的。做人办事应该表里一致,实实在在。一切虚飘浮夸、弄虚作假都是可耻的,不足取的。这两句可用于批评华而不实的人和事,也可从反面劝告人要实实在在。
兄弟谗阋,侮人百里。
《国语•周语中》。谗:谗言。阋(xì隙):争吵。这两句太意是:兄弟之间因误听谗葺而争吵,但仍一致抵御欺侮自己的人于百里之外。可借以说明:内部尽管会有误会,矛盾、争吵甚至仇隙,但在面临外侮、大敌当前时,则应捐弃前嫌.一致对外;切不可不顾太局,搞“窝里斗”,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一》。基:基础,根本。这两句大意是:消灭祸乱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铲除,必然再次产生祸乱。砍伐树木不从根本上砍,日后必然复生;堵塞水流不从源头上堵,日后必然重新泛滥;消灭祸乱也是这样,不铲除祸根,日后必然再生祸患。这两句多用来告诫人们消灭祸乱必须从铲除祸根着手。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国语•越语》。怠:疏忽懈怠。这两句大意是:得逢时机不可疏忽懈怠,因为时机失掉后就永不再来。这本是范蠡劝谏越王勾践的话,后来用作劝戒人们珍惜光明,抓紧造就的名句。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国语•越语上》所引古语。贾(gu古)人:商人。资:积蓄,置办絺(chT痴):细葛布。这几句大意是:商人夏天就收集、积蓄皮贷,冬天就采办、置备细葛布;旱时就准备舟船,涝时就准备车辆,用来等待一旦这些东西缺乏时出售。这几句可用于表现商品经营者应该有远大的目光,根据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在淡季时就着手组织货源,等待旺季时销售。也可仅仅用来比喻说明有备无患的道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防:阻碍,堵塞。这两句大意是:堵塞民众的言论,比堵截河流还要危险。《国语•周语上》:“……川塞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河流被雍塞,最后导致决口,淹死人必定很多。所以治水者不能一味堵水,而应进行疏导泄流。对于民众,一味实行高压政策,不让人民说话,民怨民怒积累起来,最终会引起民众的反抗,造成社会危机。这种重视民众舆论,反对高压手段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开明帝王都是有所启迪的。~已成为流传百代的警句箴言。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国人:指国都中的人。道路以目:指人们相遇于道路,不敢说话交谈,只是用眼睛相看以示意,意即敢怒而不敢言。这两句大意是:国都中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相遇时不敢交谈,只用眼睛互相示意。周厉王暴虐无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受不了厉王的虐政,纷纷指责他的过失。厉王大怒,就召来卫国的巫者监督人民的言论。只要卫巫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周都中一片恐怖气氛,以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道路以目”几个字把反动统治者暴虐无遭,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的情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现已成了成语。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国语•周语下》。铄(shuò硕):熔化金属。这两句大意是:万众一心,可以成为坚固的城堡;众口所毁,可以把金子熔化。前一句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后一句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说,明众人毁谤的可怕。后“众心成城”多引作“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