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资深教授汤一介病逝 享年87岁
(记者董欣)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高级教授唐先生于昨晚8时56分逝世,享年87岁。昨晚一大早,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发布了这条消息。网民@s-double-bin留言说:“这位老人没有等到教师节。学生们再也不能当面说:“老师,节日快乐。”
“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他不在乎他的余生,也不喜欢和他的孙子们玩耍,也不在乎金钱、名誉或地位。相反,他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文明的世世代代传承。他致力于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他的雄心是永恒的,他的感觉是显而易见的。他愿意撼动天空!”
2007年,深圳大学哲学教授景海峰在他的导师80岁时写下了这篇文章。他的导师是唐·,而“钱球大冶”指的是“儒藏”的编纂工程。唐先生是该国家重点项目的创始人。
唐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祖籍湖北黄梅县。唐·易捷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唐林是清代进士,父亲唐永通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文化热”的推广,到最早的“中国研究”的推广,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总文化顾问到“儒藏”工程的创始人。我祖父唐林留下的两句话,“不避难,不推卸责任”成了唐先生的人生座右铭。
2003年,唐·先生提出了编撰《儒林外史》的建议。根据计划,中国最大的儒家古籍整理项目将需要7年时间来完成2亿多字的整理工作。然而,第一份50万字的样本手稿花了两年时间才交上来。北京大学儒家文献汇编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顾建在接受采访时说,推迟的原因是唐易捷对编辑校对质量的要求几乎很严格,校对甚至在样稿出版前就达到了十几次。
今年5月4日,*主席在北京大学人文学院看望了87岁的唐·易捷,了解了儒学与藏学的编纂情况。6月底,《儒教与*精粹》第一百卷在北京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唐·易捷先生病重,仍坐在轮椅上,由家人赡养。“我想只要我活着,我就愿意为这个(编纂儒家思想和*)项目尽我的一份力量...我必须继续努力完成整本书。”唐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但是现在,这部巨著还没有完成,王先生已经走了。
记忆
"我只是一个中国哲学的思想家."
昨晚,无名湖畔充满了悲伤,鲍亚塔充满了同情。一代大哲学家唐·易捷飞赴西方。就在一个月前,新华社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专栏标题,刚刚发表了一篇题为“儒藏工程首席专家唐·”的长篇文章。
"如果你不寻求庇护,你就不会逃避责任."
唐·易捷1927年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唐永通神父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的言行对他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他父亲命令他说的两句话,“如果你不寻求庇护,你就不承担责任”是家庭传统。它意味着有勇气去承担困难的事情,并对道德的事情负责。他曾回忆道:“我16、17岁时,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写了一篇文章《一滴汽油和一滴鲜血》,批评高官浪费汽油。”
1946年,唐考入北京大学。从那以后,他一生都在阅读、教学、写作和编辑书籍。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他遇到了他的妻子乐,她后来成为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一位重要学者。20世纪80年代,在“了解命运”的一年里,他恢复了学术研究的活力。从那时起,他就以“争分夺秒”的精神,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中西文化“和而不同”与国学大师头衔相对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学术思潮汹涌澎湃,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针对当时兴起的“汉学热”和“东方中心论”,唐·最早发表了一篇批评“文明冲突论”的文章。他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
如何实现文化共存?唐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对话。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尊重,我们才能达成共识。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核心,以唐为院长的中国文化研究院成立。该学院举办了一系列“文化讲习班”和一个有数万名学生参加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函授课程,推动了当时的文化启蒙运动。先后出版了《国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无与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等一系列著作,编辑了《中国文化研究院图书馆》、《20世纪西方哲学史》、《中国研究要义》等一大批丛书,创办了中国文化研究院等学术机构。
唐·反对人们称他为“国学大师”。他认为“大师”应该有一个思想理论体系,而他自己只是一个中国哲学的思想家。
《儒林外史》主编汲取历史力量
在唐的书架上,有100卷《儒林外史》,排得整整齐齐,蓝色封面,镀金字,格外赏心悦目。作为这一聚焦中国儒家文化精髓的庞大工程的主编和首席专家,唐有着重大的责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一直希望编纂儒家和藏文古籍。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了由北京大学主办、唐为首席专家的“儒藏编译研究”项目,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在唐看来,这个项目是责无旁贷的。十年来,《孔子文集》系列共出版了100卷《精英汇编》。根据计划,《孔子文集》的完整版本将于2025年完成。整个项目将涵盖历史上主要的儒家文献,包括历代学者的研究著作等。,以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朝鲜、日本和越南的主要中文著作,现已吸收了来自四个国家的约500名学者。温/新华社记者赵
声音
郭延平(鸿福品牌传播代理首席执行官):悲伤!刚刚得到噩耗,中国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国学国宝级教授唐先生去世了!甘年先生是唐先生的千门弟子之一,德高望重,功勋卓著。请为唐先生祈祷!
千里送好书(北京右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你还没看完唐先生的《儒林外史》?
张_阳(北京大学儒学研究所博士生):著名哲学史家、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教授唐·先生今晚逝世,沉痛哀悼!!
张伯驹(自然之友总干事):今晚9点,唐·易捷先生将飞往河西。愿他旅途愉快……1988年,冯友兰、季羡林、梁从杰、唐、等学者创办了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唐担任校长,梁先生为副校长之一。后来,“自然之友”在1994年的注册身份是“中国文化学院绿色文化分院”,使用了15年。我发现了一张唐先生和梁先生多年前的合影以纪念他们。
紫月诗云室主人(中国校园文学杂志记者):今年上半年,唐老等“国内外100位教师和学者联名上书,要求全国人大尽快启动《教师法》修订进程,将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日”,并附上自己的姓名,但他还没来得及购买唐老主编的《中国儒学史》。
校勘/本刊记者董鑫(原题:“一介书生的故国情怀将永存”。北京大学高级教授唐于昨晚逝世,享年87岁。他生前曾领导“儒家藏书”项目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