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运城盆地北部,面积1164平方公里,人口38万(2003年),地理坐标东经110°59′33〞-111°37′29〞、北纬35°9′38〞-35°34′11〞。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同候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运城接壤;南与夏县为毗邻。县*驻桐城镇。闻喜县辖7个镇、6个乡:桐城镇、郭家庄镇、凹底镇、薛店镇、东镇镇、礼元镇、河底镇、神柏乡、阳隅乡、侯村乡、裴社乡、后宫乡、石门乡。原名左邑县,因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经此地时,听到官军破南越(今广东)的喜讯,遂改县名为闻喜。
中文名称:闻喜县(wénxǐxiàn)
外文名称:WenxiCounty
别名:桐乡、左邑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山西省,晋南地区
下辖地区:7个镇、6个乡
*驻地:桐城镇
电话区号:0359
邮政区码:043800
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交界
面积:1164平方公里
人口:40.9万人(2013年)
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中华宰相村等
机场:运城关公机场
火车站:闻喜站、闻喜西站
车牌代码:晋M
行政代码:140823
1、基本概况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地理坐标东经110°59′33〞-111°37′29〞、北纬35°9′38〞-35°34′11〞。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同候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运城接壤;南与夏县为毗邻。总面积1160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8年)。辖7个镇、6个乡:桐城镇、郭家庄镇、凹底镇、薛店镇、东镇镇、礼元镇、河底镇、神柏乡、阳隅乡、候村乡、裴社乡、后宫乡、石门乡。县*驻桐城镇。
地处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的交界处。地势东南与西北高,中部低。中条山横亘东南,唐王山最高,海拨1572米;最低海拨450米。县境中部地势平坦,为运城盆地组成部分。涑水河及其支流沙渠河穿流县境。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年降水量506毫米。
矿藏有铜、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南同蒲铁路过境并设站,礼垣支线铁路、大运高速、235省道、232省道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裴柏碑馆、裴行俭墓、伯里合不花墓、上郭春秋至战国古城遗址、邱家庄墓地、回坑新石器遗址。
2、历史沿革
闻喜
北周正平郡治徙今城关北20千米龙头堡,隶东雍州。北周明帝二年(558)东雍州改绛州,与正平郡同治。北周武帝时正平郡及闻喜县徙治今新绛县境。隋开皇十年(590)闻喜县治徙今城关东北14千米东镇,属绛郡。大业末年改桐乡县。唐武德元年(618)复名闻喜,属绛州。元和十年(815)县治徙今城关西南4千米,属河中府。五代复徙治今城关。五代汉乾眪元年(948)属解州。清改属平阳府。雍正七年(1729)属绛州。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山西省*,民国3年属河东道,民国16年复归省管辖,民国26年归第七行政公署领导。1943年以与夏县接壤地置稷麓县,治稷王山麓柏林村,属太岳区三专署,1946年撤销。1947年闻喜全境解放,归晋绥边区第十一专署。1949年属晋南区运城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属地级运城市。
1997年,闻喜县辖7镇13乡:城关镇、郭家庄镇、东镇镇、礼元镇、凹底镇、薛店镇、河底镇、下阳乡、岭西东乡、西官庄乡、神柏乡、柏林乡、七里坡乡、阳隅乡、侯村乡、裴社乡、后宫乡、白石乡、酒务头乡、石门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377572人,其中:城关镇46745人,郭家庄镇17531人,凹底镇29207人,薛店镇12864人,东镇镇46552人,礼元镇29531人,河底镇26468人,岭西东乡13913人,下阳乡16749人,西官庄乡22963人,神柏乡10369人,柏林乡8483人,七里坡乡6943人,阳隅乡13824人,候村乡24160人,裴社乡18771人,酒务头乡7184人,后宫乡12338人,白石乡5035人,石门乡7942人。
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6个乡:桐城镇、郭家庄镇、凹底镇、薛店镇、东镇镇、礼元镇、河底镇、神柏乡、阳隅乡、候村乡、裴社乡、后宫乡、石门乡。县*驻桐城镇。
3、地理环境
闻喜
喜县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气候,年均气温12.5℃,一月零下3.2℃,七月26.5℃,年降雨量506毫米,无霜期190天。
4、行政区划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运城盆地北部,面积1164平方公里,辖7镇6乡,人口33.97万,县*驻城关镇。闻喜县辖7个镇、6个乡:桐城镇、郭家庄镇、凹底镇、薛店镇、东镇镇、礼元镇、河底镇、神柏乡、阳隅乡、候村乡、裴社乡、后宫乡、石门乡。
5、地理环境
地貌
闻喜
水文
境内河流主要有涑水河及沙渠河二条。涑水河发源于绛县陈村峪,在县境内流程83公里,由东向西南流入黄河。沙渠河发源于唐王山北麓,由东向西于县城北汇入吕庄水库。
气候
闻喜县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气候,年均气温12.5℃,一月零下3.2℃,七月26.5℃,年降雨量506毫米,无霜期190天。
6、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
闻喜
农业发展
闻喜县地处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北端,是一个以丘陵旱地为主的传统农业县。全县共辖13个乡(镇)、343个行政村,39.1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2万)。
全县国土面积175万亩,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旱地面积6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全县地形复杂,形态俱全。3668个磨盘岭星罗棋布,2600多条沟壑纵横交错,整个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中条山、稷王山、紫金山)、两垣(北垣、后宫垣)、两条川(涑水川、美良川)、三道丘陵(峨嵋岭、鸣条岗、中条山前沿)。我县属大陆性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60小时;年总幅射量每平方米为124千卡热量,日照率55%以上;年平均降雨量510毫米,无霜期平均204天,最长242天、最短190天。全县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山区温差明显,适宜发展农业生产。闻喜县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目标,按照农业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南菜北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形成了“粮、菜、果、药、畜”五大主导产业。在粮食生产上,着力实施国家农业部“十五”期间第二批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示范区建设工程,建成郭家庄镇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以北垣、峨嵋岭、鸣条岗为主,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基地30万亩。200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0.51万亩,总产2.62亿公斤,其中小麦面积62.23万亩,总产1.23亿公斤,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被确定为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县。在蔬菜生产上,建成以桐城、裴社、河底、郭家庄、后宫等乡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建成“汤山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6.5万亩,培育了后宫大葱、峪口大蒜等一批名优品牌。全县蔬菜面积达到14万亩,总产2.29亿公斤,并被省农业厅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县。在果业生产上,建成优质水果示范基地1万亩,无公害水果示范园50个,形成以凹底、神柏、东镇、郭家庄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带,全县以苹果为主的水果栽植面积达到11.4万亩。在中药材生产上,以桐城、薛店、石门等乡镇为主,建成中药材生产基地4.9万亩,全县以远志为主的中药材年产量达到420万公斤。在畜牧养殖上,狠抓牛、猪、羊、鸡生产,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全县培育了胖仔乳业、银宝牧业、开隆兽药、万得富饲料等5个畜牧龙头企业,建成店头生猪、辛村蛋鸡、七里坡肉鸡3个规模养殖小区,形成了阳隅丈八村、桐城店头村、新仪张村等一批畜禽规模养殖典型村,发展规模养殖户1150户。目前,全县牛存栏2.01万头,生产猪存栏6.57万头,羊存栏6.43万头,家禽存栏89.7万只。2006年全县畜牧业总收入5990万元,农民畜牧人均纯收入184.3元。在农副产品加工上,以粮食、果品、蔬菜、药材、柿叶茶、油脂原产品加工和香辛料深加工为主,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0余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5个、500万元以上企业8个、100万元以上企业32个、30万元以上企业58个、30万元以下企业20个。全县培育形成杨一斋香辛料、维泰食业、丰乐庄药材、稷王柿叶茶、北垣果品、北垣面粉、绿源食品、华贝食品、胖仔乳业、银宝牧业、德祥隆煮饼、唯源调味食品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龙头,年加工农产品达20万吨以上,产值近3.2亿元。但是我县农业存在着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等。
城市建设
闻喜
2003年以来,县委、县*再度制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先后投资2.8亿元,相继完成了城南大街、城西大街、城东大街、排洪渠建设等重点工程。这些工程的开工,为县城外环路的形成和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大、提高城市品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闻喜县城是整个县域的中心城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商贸中心,在各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对外辐射带动作用。县城面积现为12.5平方公里,到2020年计划达到18.6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万人以上。城市控制区面积为40平方公里,同时形成峨嵋岭、鸣条岗、涑水河三道城市绿化防护林带。按照“东接、西延、南进、北扩”的思路,以大运路为轴线,建设“一城两区”(县城、桐城区、东镇区),坚持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形成东西衔接,产业聚集的经济带。
7、交通
闻喜县交通便捷,南同蒲铁路自北而南纵贯闻喜县境,礼元至古堆支线铁路为通往中条山矿区的专用线;太原至茅津渡和焦作至侯马两条干线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大运二级路、太风路穿境而过,闻垣、桐石等二级公路全线贯通,此外有闻喜县城通往永济的支线公路与通住县内各社队的简易公路多条。
8、旅游景点
中华宰相村
闻喜
汤王山
汤王山:位于中条山麓的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古名条山、景山。夏末桀帝无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投奔成汤,成汤遂扎寨此山,历经七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兵马,于公元前1711年,由此发兵出征伐桀,灭夏建商,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后人为纪念这位明君,便在当年成汤营寨观星台上始建庙于祭祀,改景山为汤王山。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属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文物古迹众多。位于主峰的汤王庙,始建于商周,经唐、明、清历代重修扩建,殿堂建筑全为山石精砌而成,古朴坚实别致,虽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依然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汤王山以其独有的商汤文化古迹闻名于世。
闻喜文庙
闻喜文庙:又名学宫,亦称宣圣庙,是为奉祀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而专设的庙宇,位于闻喜县城东北角。重建于宋咸平四年,元大德七年因地震倾坏。明弘治四年重建,占地面积38亩,是山西省最大的文庙。建筑坐北向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成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右侧有传道斋、授业斋。大成门前有五龙影壁,影壁后有砚池。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为五踩双昂,琉璃歇山顶。庙内存有明代孔子线刻像及宋、元、明清碑四十余通,均保存完好。闻喜文庙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董泽湖
闻喜
龙的故乡在闻喜县境内的董泽湖,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董父豢龙的地方。董泽湖有董父庙遗址、过仙桥旧迹、并蒂莲石碑等景观,是一个以龙文化为主题集自然、历史、人文、为一体的生态景区。
9、历史人物
闻喜历史上是出人才的地方,见之史册的有地理学家裴秀、文学家郭璞、历史家裴松之、法学家裴政以及唐代名相裴度、南宋名相赵鼎、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等。仅裴氏一门历代做过宰相的有五十九人,做过将军、尚书、御史等的有二百多人。正如宋代名相司马光所说:“闻喜士大夫之林薮也”。
郭璞
郭璞(276~324),字景纯,晋时闻喜上郭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文学家,堪舆学鼻祖。
郭璞生于西晋末年,幼年是在故乡闻喜度过的,亲身经历了烽火连年的“八王之乱”。当西晋统治垮台之后,他不愿在异族统治下屈辱苟安,于是离乡逃奔江南。先为宣城太守殷佑参军,后来定居于暨阳(今江苏省江阴市东)。东晋大臣王导器重郭璞,聘他参谋军事。这时,他写了著名的《南郊赋》和《江赋》,得到了晋元帝司马睿的赞赏,由此任他为著作佐郎,后又升任尚书郎。
郭璞看到晋元帝朝政不修,刑狱繁苛,两次上疏请求“大赦天下”;但元帝始终没有采纳,使他非常悲愤。不久因母忧去职。守孝期间被镇守武昌的王敦聘为记事参军。王敦久蓄逆谋,准备夺取东晋政权。渴望祖国统一的郭璞坚决反对。晋太宁二年(324),王敦准备进攻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时,命郭璞占卜。郭璞直接了当地回答:“无成”。王敦又命郭璞卜其寿数。郭璞又答:“明公如起兵进攻建康,必然大祸临头;若安居武昌,寿不可测。”王敦震怒,命郭璞:“再卜筮你还能活多久?”郭璞回答:“命尽今日日中。”王敦立杀郭璞于南岗。时年49岁。
郭璞一生著述丰博,其中为古籍作注的甚多,先后注解过《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水经》、《尔雅》、《三苍》、《方言》等历史名著,计数十万言。《尔雅》是一部古代词典,他钻研18年才动笔作注,注文简明确切,为后世所推崇。还著有《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等,集《尔雅》学之大成。郭璞的诗赋有“东晋之冠”之称。传下来的诗有22首,以《游仙诗》14首为代表作。他还善于写赋,今存者有11篇。其中《巫咸山赋》、《盐池赋》、《流寓赋》、《登百尺楼赋》等4篇描写了晋南大地山川风物和饱受战火洗劫的情景,洋溢着对故乡故土的挚诚热爱。其余7篇大多作于东晋时代,其中以《江赋》气魄宏大,其词甚伟,为世所称。除以上著述外,还有明人所辑《郭弘农集》传于世。今县境汤王山有郭璞书堂,传说为郭璞读书处。
裴度
裴度(765~839),字中立,闻喜裴柏人,唐代中兴名相。
裴度以进士及第入仕,20年间官职不高,直至唐元和六年(811),由于宰相裴拍的推荐,才升任员外郎知制诰,后转本司郎中。这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皇朝苟且度日,国家统一有名无实。元和七年(812),裴度因安抚归附唐朝的魏州藩镇有功,授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受到唐宪宗信任和重用。
唐元和九年(813),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举兵*。宪宗发兵讨伐,不能取胜。主和派乘机要求罢兵,而裴度力主平息*。于是,宪宗遂派裴度赴前线宣慰将士,视察用兵形势。裴度归来向宪宗详细剖析了“淮西必可取之状”,宪宗决心讨伐叛逆。唐元和十年(815)六月三日早朝,藩镇王承宗、李师道派刺客刺杀裴度。裴度身中3剑,幸得随从舍身相救,得免于难。同日,宰相武元衡被刺身死。朝中文武人人自危,主和派要求罢免裴度以安抚藩镇。面对割据*的暗杀威胁,裴度平叛的决心毫不动摇,他说:“淮西乃心腹之患,岂能不除!”唐宪宗非常赏识裴度平淮西之决心,遂拜裴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委以用兵大权。元和十二年,淮西之役历时4年不克,国力已感疲弊。在此时裴度以淮西宣慰处置使之职亲临前线督战,临行前向宪宗立了军令状:“贼灭则朝天有日,贼在则归朝无期!”词情慷慨,宪宗为之流泪。裴度到前线后,重用一批智勇双全的将领,奏请免去了不懂军事的监阵宦官,将士们得到鼓舞,战场的形势很快发生变化。十月十一日,裴度采纳李怒的建议,派李愬雪夜奇袭蔡州,生擒了吴元济,一举平息了*,结束了淮西10年割据的局面。割据的藩镇闻风丧胆,纷纷归附朝廷,出现了自肃宗以来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史称“唐室中兴”。
淮西之乱平定后,宪宗贪图享乐,进取志衰。他偏信奸臣谗言,贬裴度为河东节度使。穆宗继位后,裴度遭到宦官魏弘简的排挤;敬宗朝,则受到李逢青、王守澄构陷;文宗继位,裴度又遇到牛增儒、李宗敏的嫉恨。他三起三落,几度入相,几度出藩,虽屡遭诬陷迫害,但他从不与恶*同流合污。藩镇一旦不静,即得启用,“用之则治,舍之则乱”,“以身系国家之安危,时势之轻重者二十年”。晚年隐居洛阳,时常与自居易、刘禹锡吟诗作赋。唐开成二年(837),裴度73岁,带病卧镇北门,三年冬病甚,四年诏赴京师。文宗遣国医诊视,并亲书御札与诗,遣中使到裴度家问病,其诗曰:“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涛。”中使及门,裴度已逝世,时年76岁。
10、风土人情
婚嫁
订婚
闻喜
迎亲
结婚的吉日由男方择定。经介绍人带上礼品到女方家下帖通话,女方允许后,就开始操办结婚喜事。结婚前一日下午,男家请人(一般为新女婿的朋友八九个人)到女方家搬嫁妆,晚上请总执事人、账房先生安排执事人员职责,写对联,张贴执事单。结婚当日早上,新郎理发,穿西装打好领带,敬神祭祖。早饭新郎吃同年龄相当的饺子若干个。早饭后准备迎亲。花炮车、乐队车在最前面。安排抬食箩数人,食箩内放猪头三牲,喜酒两壶用红绳牵系,香烛鞭炮、花糕一盘、筵席小馍120个,用红布包好一块发面、葱一双(意谓新媳妇聪明)、红枣(早生贵子)两个、花生(男孩女孩都生)两颗、猪肉少许。迎亲车队一般十辆左右,浩浩荡荡,鼓乐喧天,一路爆竹声声,串村过街前往女家迎亲。进入女方家,新女婿先向女方祖先行礼,稍歇行祭祖礼,传统是磕头,2000年以来改为鞠躬参祖。然后女方准备丰盛的宴席款待女婿和迎亲人等。饭毕,新娘穿好婚纱,新郎向新娘鞠一躬,迎新人走下床。新郎新娘向祖宗行一礼,起程。女方亲朋好友坐上男方的迎亲车紧随其后。
婚礼
迎亲队伍回到男家门口,遵循“课书”指定的方向把车停稳,男方一女童或少妇端一杯红糖茶,新娘喝一口,另一女童鞠躬请新娘下车,傧相念课书(内容为何属相避之大吉等),鸣炮奏乐。新人进门,婆婆给新人套玉锁或金项链,新郎给新娘头上插花。拜完土地神,进入花堂举行结婚典礼。婚礼聘请长辈或村长及单位领导主持。婚礼议程大都是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介绍两位新人基本情况,再由长辈或有身份的人讲几句勉励新人的话,内容是关于计划生育、尊敬老人、勤俭持家、全家和睦等。最后男方以丰盛的宴席款待女方亲戚和朋友。新娘婚后第二天携带礼品同新郎回娘家,娘家盛情款待,下午娘家的姨姨和姑姑等七八个人送新娘新郎回家,男方家为这些亲戚准备一座酒席。新娘在婆家待到第10天再1个人回娘家,过10余天,为婆家的父母、姨姨、姑姑等近亲置买些小礼物(1990年代一般为手工做的布鞋,2000年后变为羊毛衫、袜子、鞋、衬衫等),再回到婆家把礼物分送给各亲戚,至此整个婚礼结束。一般在结婚当天男家请摄像师摄下当天的全过程,刻成光盘做为永久纪念。
淘媳妇
又称“逗媳妇”、“闹洞房”,为传统婚礼程序之一,其目的是为增添喜庆气氛,亦为新郎新娘联络感情起促进作用。时间在新婚当日晚上,形式随时代变化。1950年代前后,节目先从“拜喜神”开始。所谓“喜神”,由一位淘媳妇者充任,坐得很高,桌上放桌,再放椅,椅上再坐人。新郎以红绸牵引新娘绕桌转3圈,拜四方,是进“庙门”前的程序。主持人念唱词:“拜呀拜,拜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儿多着,女多着,夫妻二人常好着。”由新郎先跟着念,新娘继之。新娘羞涩,嘤嘤而语,观众听不清,主持人便以笤帚责打新郎,直到新媳妇高声为止。一首歌念完,接着转圈,再念一首:“一去二三里,沿村四五家,过了亭台六七座,采了八九十枝花。七里路程八里道,转过弯儿娘娘庙。娘娘庙,门槛高,夫妻二人抬腿跳。”门槛其实是条板凳,正当新人跳门槛时,板凳却被突然抬高,一对新人绊倒在地,压在一起。如此反复数次方可通过,算是进了“庙门”。进“庙门”后打卦,将折断的香置于地下,新郎捡起一节,交给主持人。主持人随口念些吉利句子,如:“五男二女,七子团圆”,“生男就要能写会算的,不要进山挖碳的”,“生女会描会剪的,不要痴眉瞪眼的”,“喜欢东跑西走的,不要贩菜卖藕的”等,每句都要新娘子学念了才算。接着是“采花”。先将新娘头上所戴红石榴花插在彩棚顶上,离地2米左右;由新郎将新娘抱起,新娘伸手摘花;新娘的手就要够着花时,坐在高处的“喜神”突然以竹竿将棚布顶起,新娘落空。如此反复数次,方可通过。接着新郎新娘回洞房,双方坐在一条褥子上,小孩子向新娘索要糖果、鸡蛋,闹腾半晌。节目形式多样,大体是对新婚夫妇进行性启蒙。随着*婚姻的逐渐普及,1990年代以来,闹洞房渐趋于文明,图喜庆的成分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