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琮
于琮(?-881年),字礼用,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之后,户部侍郎于敖之子。于琮出身于河南于氏,以门荫入仕,进士及第,被授为驸马都尉,尚宣宗之女广德公主,官至兵部侍郎、判户部。咸通八年(867年),唐懿宗拜于琮为宰相,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迁至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后被外放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因韦保衡进谗,贬为普王傅、分司,再贬韶州刺史。唐僖宗继位后,于琮被召还,历任太子少傅、山南东道节度使、尚书左仆射等职,并在黄巢之乱时反对将广州封给黄巢。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黄巢攻陷长安,于琮不屈遇害。
本名:于琮
字号:字礼用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汉人:河南洛阳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881年1月
官职: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等
1、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于琮年轻时以门荫入仕,虽胸怀大志,却一直未得重用,只有驸马都尉郑颢对他赏识有加。
于琮
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挑选驸马,士族子弟都不愿应选。郑颢对于琮道:“你很有才华,只是不拘小节,你愿做驸马吗?”于琮应诺。郑颢便托付李藩,让他在主持贡举时将于琮取为进士。四月,唐宣宗任命于琮为左拾遗、内供奉,并将广德公主下嫁。
担任宰相
咸通年间,于琮历任水部郎中、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判户部,充任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咸通八年(867年),唐懿宗任命于琮为宰相,授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擢升为中书侍郎,兼任户部尚书。此后,于琮改任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
咸通十三年(872年),于琮被任命为检校司空、襄州刺史,充任山南东道节度观察处置使。当时,韦保衡恃宠弄权,因于琮对他没有以礼相待,便在皇帝面前谗言中伤。五月,唐懿宗贬于琮为普王傅、分司东都,不久又贬韶州刺史。广德公主随行前往,一路严加保护,于琮得以保全。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病逝,唐僖宗继位,韦保衡获罪被贬。乾符元年(874年),唐僖宗将于琮召回京师,授为太子少傅。不久,于琮再次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并加同平章事衔,成为使相。
乾符六年(879年),黄巢率起义军退入岭南,围困广州,并修书给浙东观察使崔璆、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索要天平军节度使之职。二人奏报朝廷,却遭拒绝,黄巢便改要广州节度使。于琮时任左仆射,上奏道:“广州是市舶宝货聚集之地,怎能交给叛军?”唐懿宗最终授黄巢为率府率。黄巢大怒,率军攻破广州。
城破遇害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进犯长安,唐僖宗逃往西川,于琮因患病未能随驾。同年十二月(881年1月),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欲任命于琮为宰相。于琮不肯应命,道:“我病势沉重,命不长久,况且又是皇室驸马,怎能接受叛军官职。”黄巢因此将于琮杀害。
2、轶事典故
唐宣宗起初欲将永福公主下嫁于琮。永福公主生性骄纵,与宣宗一同吃饭时,因生气竟将筷子折断。宣宗道:“这种脾气怎能嫁给士人为妻。”于琮因此改娶广德公主。黄巢之乱时,于琮遇害。广德公主哭道:“今日我绝不独存,贼军速速杀我。”黄巢不肯,公主便返回房中,自缢而死。
3、人物评价
郑颢:子人才甚佳,但不护细行,为世誉所抑。
李漼:于琮识沿蓍蔡,文穷典谟,居然国华,蔚为人瑞。自策名筮仕,淑问益高,伏蒲彰正直之名,起草著经纶之绩。由是道光独立,业擅自强,勇退无俦,谦光有裕。
4、家庭成员
父亲:于敖,官至户部侍郎,追赠礼部尚书。
兄长:于球。
兄长:于珪。
兄长:于瑰,曾任湖南观察使,后贬袁州刺史。
兄长:于琄,曾任平卢节度使,后贬凉王府长史。
妻子:广德公主,唐宣宗第四女。
5、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九十九》
《新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二十九》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唐纪六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唐纪六十六》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唐纪六十八》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三·唐纪六十九》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唐纪七十》
6、相关报道
唐朝贵族为何不愿做驸马:公主品德差驸马只是附庸品
广德公主
据凤凰网2015年4月19日报道,唐朝有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贵族们都不愿娶公主为妻。唐朝人对于担任驸马这件事情,不但不羡慕,大多数还非常排斥。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宣宗皇帝要宰相在当年的新科进士中选拔一位当驸马,于是便有人向宣宗推荐当年新科进士王徽。但是王徽听到了这消息后,便赶快跑到宰相面前,哭泣哀求说,他王徽今年已经年过40,年老体衰,又体弱多病,实在不适合匹配公主,恳请相爷在皇上面前替他说情,千万别招他为驸马。祈求宰相帮忙推托,可见唐代当时的进士大多数是不想当驸马的,而当时很多公卿大臣都很害怕娶公主,也害怕与皇室结为亲家。
不仅新科进士不喜欢娶公主,甚至连隐士也不肯娶公主为妻。《明皇杂录》记载:早在唐玄宗时,玄宗想把她妹妹玉真公主许配给方士张果(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张果便跟他两位朋友王迥质和萧华说:“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可畏也。”意思是说:娶个公主过门,等于平白生出个官府来管你,这是多可怕的事啊?张果在说这话时,刚好皇帝派的使者也来到,说要将玉真公主许配给张果,张果便大笑不肯接受。方士,其实在唐代时社会地位并不高,但连一个区区方士都不肯娶公主,可见当时人们对公主的印象实在不好。
士大夫跟世家大族都不愿意娶公主,便造成唐代公主婚姻的困难。于是,公主可以下嫁的对象,便多半集中在功勋大臣的家族,尤其是那些不是出身于世袭门第或世家大族的功勋大臣们。这些人因为出身没有世家大族那么名贵,也因为他们的地位,都是来自于朝廷给的官名,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高官爵位,功勋大臣们也就不得不接纳公主为妻或媳妇。一旦某个这类家族接纳了第一位公主以后,这个家族往往就会陆续接纳第2个、第3个公主嫁给自己家族的其他成员,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亲上加亲”观念。然而,为什么唐人都畏惧娶公主为妻?
一、唐朝公主多半品德不佳。不知道是否是李唐皇室家教不良,多数公主表现出的品德往往不好。如唐宣宗想把永福公主嫁给于琮,后来宣宗发现永福公主品行不佳,于是婚事作罢,宣宗自己把婚约收回了。公主出嫁后的败德之事甚多,譬如高祖的女儿永嘉公主嫁给了窦奉节,却跟有妇之夫杨豫之淫乱私通。唐太宗女儿合浦公主嫁给了房遗爱,房遗爱就是太宗亲信重臣房玄龄之子,双方家族都是当时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合浦公主竟偷偷和一位和尚私通。唐中宗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却又跟武崇训的堂兄弟武延秀淫乱。
二、公主下嫁后设有公主府,驸马不过是府内的附庸。在唐代,普通的公主封邑是千户,有时恩宠高的公主还可封到1400户。所谓封邑的户数,实际上就是**将这些户数的赋税都送给公主花费,所以公主等于是有薪俸的,她拿的是*丰厚的津贴。此外,公主设有公主府,公主府里面有邑臣,也就是说她有下属官吏归她指挥。根据《唐六典》记载:“公主府有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录事一人,从九品下。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财货出入、田园征封之事,其制度皆隶宗正焉。”此外,皇帝在公主出嫁时还会赐给奴仆,这些奴仆人数数量不受限制,所以公主下嫁有很多陪嫁的仆人与财货。此外,公主下嫁,皇帝必定会为公主盖一间新宅第。
黄巢起义
这些新宅第有些是觅地新建,也些则根本就将驸马原先的旧家拆了重建,所以公主下嫁,嫁妆非常丰厚。也就是说,公主下嫁是带了大量的财产与官吏、官署、仆人一起进门,所以驸马就住在公主府里,公主府的一切财富,包括官吏、奴仆,都属于公主,由公主直接指挥,驸马在公主府中的地位类似附庸,完全没有主权。而如果公主死亡,驸马还要为公主守3年丧。而唐代毕竟还是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驸马在家中似乎缺少男性的尊严,所以驸马心中多半不愉快,在这情形下,哪个男人愿意很热衷地做驸马呢?
三、当了驸马反而不容易升官。在唐代,一个男人娶了公主以后,便有了“驸马都尉”的官衔,于是简称为驸马。一般来说,驸马与公主结婚后,都会立刻加上一个“三品员外官”的官衔。三品,在唐代是很高的职阶,唐代的宰相,一般都是三品官。按唐代惯例,除非真的如郭子仪般立过天大功劳的人,否则一、二品的高官官阶,是不会轻易颁赐给官员的,所以可说三品官已是唐代的最高官阶。但是“三品员外官”则不然,唐代所谓“员外官”,是指原缺以外的官,也就是正式编制以外的官,只是个编制外的虚衔,不是个正式的官。唐玄宗以后,员外官又改称为“检校官”,凡是任何一个官位,哪怕是上至宰相的大官,只要是加上“检校”两字衔头,就只是一个虚衔空位而已,不能去任何单位上班。所以驸马虽然有官衔,但也只是个虚的官衔而已,根本不能算正式官吏。
有了以上的因素,唐代人对驸马身份毫无兴趣的原因就清楚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