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行桓子

科普小知识2021-12-01 15:51:56
...

中行桓子(?-?),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曾任中行之将,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史料中多用其大宗本家氏号,故多称荀林父。因死后的谥号为“桓”,又称荀伯、荀桓子、中行伯、中行桓子、中行林父,是逝敖的长子,知氏始祖荀首的哥哥。春秋中期晋国正卿,中军元帅,名将。主要活动在晋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景公时期(前636年—前581年)。

姓名:中行桓子

别名:荀伯、荀桓子、中行伯、荀林父

谥号:桓

朝代:春秋中期

职位:晋国正卿,中军元帅

1、人物生平

荀林父,宇伯,因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称中行伯、中行桓子。春秋时晋国上卿。曾为中行主将,以官为氏,卒谥桓,故又称中行桓子。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景公时期(前636年-前581年)。


中行桓子

荀林父之父逝遨仕晋为大夫,事迹不详。荀林父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事业中即崭露头角,担任晋文公的御戎(驾驶国君戎车的官名)。不久,晋文公“作三行

荀林父位列六卿时间颇长,但建树不多。在他担任中军元帅时,率三军救郑伐楚,与楚军在邲(今河南郑州西北)地开战,大败而还。从这次大战的全过程来看,晋国军队之所以致败的主要原因是将帅不和,而不能把全体将领团结起来,统一步调,一致对敌,则是荀林父作为三军统帅的失误。晋国这次出兵,为的是解救被楚军围困的同盟国郑国,但是行至半途,形势发生变化,郑园已向楚国屈服求和,成为楚国的盟友。在这种形势下,荀林父做出的判断是退兵回国,并且得到一些将领的支持。但是,主战派极力反对。中军左先觳竟擅自带领中军进兵郑国。为了避免偏师冒进失利,荀林父听从韩厥的建议,率全军跟进。在这样重大的行动上,荀林父实际上是被动的。进兵之后因为中军元帅也无权惩戒先毂这样位列六卿的重臣,结果造成军中号令不一,不少将领自作主张。竟有魏锜这样的将领,受命出使楚营,却擅自向楚军挑战,致使晋军毫无准备,楚军袭来,荀林父只好下令退兵。军兵退却时争渡黄河,许多人攀援船舷而被砍断手指,“舟中之指可掬”。

荀林父在这次大战中指挥不力,未能说服主要将领服从他的意图,也未能约束全军统一行动,失败惨重。他自知有罪,回国后请死。晋景公听从其他人劝谏,未治其罪,仍让他担任中军元帅。其后他就接受教训,注意使全军贯彻一个明确的军事意图,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他又指挥了一次示威性的伐郑,目的是威胁郑国脱离与楚国的同盟,与晋国重修旧好,晋国的军队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晋景公六年(前594年),荀林父指挥晋军打败了秦国军队的侵伐,并且占领了狄人的土地。为此,晋景公赏赐他狄室千室。这次军事行动,是荀林父在政治军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后一次业绩。

荀林父是个很重友情的人。晋襄公去世,执政大臣赵盾派先蔑和士会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回国即位。荀林父认为此行不妥,劝先蔑不要去,还说:“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先蔑没有接受他的劝告。可是后来先蔑因此事出现反复而流亡秦国,荀林父把先蔑的家属和财产都护送到秦国,说:“为同寮故也。”对于逃亡的同僚,他能顾念旧情,而不考虑自己所受的政治压力,确实不容易,因而为后世所颂扬。

2、仕晋时期

劝阻不成

晋文公三年(前633年),其担任晋文公的御戎出兵解宋之围。晋文公四年(前632年),晋文公出三支军队以抵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从此以中行为氏。其后任上军佐、中军佐,至晋景公时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

公元前620年,晋襄公死后,晋人讨论立嗣君,都主张立年长的,派先蔑出使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后因襄公夫人穆赢大闹朝廷指责朝臣:“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执政大臣赵盾等人就背弃先蔑而立了太子夷皋,是为晋灵公,引发秦晋令狐之战。晋以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败秦于令狐。次日,先蔑和士会逃亡到秦国。

先蔑出使秦国的时候,荀林父曾劝阻他,说:“夫人和太子还在,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这一定是行不通的,您不如借口生病而辞谢不去,免得祸患降临到身上。在一起做官就是同僚,我既曾经和你是同僚,岂敢不尽我的心意呢?”先蔑没有听从。等到先蔑逃亡出国,荀林父将他的妻子儿子和器用财货全部送到秦国,说:“这是为了同僚的缘故。”

惨遭战败


荀林父丧师

晋成公七年(前600年),晋与楚争强,荀林父率师伐陈,以救郑,击败楚师。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荀林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率师与楚进行邲(今河南荥阳东北)之战(即邲之战)。

荀林父统兵救郑,到黄河,了解到郑已和楚讲和,就想回师,而将领之间意见分歧,中军副将先縠擅自率所部渡河,荀林父不得已,*令全军尽渡,驻军于邲。楚军由楚庄王亲自统领,庄王起初无意与晋决战,后采纳伍参的意见,认为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行,他的副手先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也各自主张,因此打起仗来,晋军必败。庄王遂命孙叔敖挥军北上,与晋军对抗。

此时,晋将魏锜求为大夫未成,赵旃求为卿未成,便擅自向楚军请战,希望能造成晋军的失败。此时楚军中亦有和战的争议,楚庄王采纳伍参的意见,决定与晋军决战,并采纳令尹孙叔敖的意见突袭晋军。

孙叔敖见晋军来挑战,决意先发制人,命左、中、右三军及楚王亲兵布好阵式,掩袭晋军。荀林父不意楚大军迫近,惊慌失措,下令晋军渡河后退,击鼓宣布说:“先渡河者有赏。”中军、下军争相上船,先上船的用力乱砍攀登船舷的人的手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晋上军因主帅士会早有准备,在敖山设伏应敌,得以不败。楚庄王由此开始建立了自己的霸权,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重任原职

荀林父在这次大战中指挥不力,未能说服主要将领服从他的意图,也未能约束全军统一行动,失败惨重。晋师回国之后,荀林父请求处自己以死罪。晋景公打算答应,士渥浊(士贞子、士伯)劝谏说:“不行,城濮一战,晋军三天吃着楚军留下的粮食,文公还面有忧色,左右问有了喜事为什么还忧愁?文公说是因为楚国的子玉还在。等到楚国杀了子玉,文公才喜形于色,说:‘没有人能再来害我了。’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也是楚国的再次失败;楚国由此两世不能强盛。现在上天惩戒晋国,如果杀了林父以增加楚国的胜利,恐怕会好久使我们不能强盛吧!林父事奉国君,进,想着竭尽忠诚;退,想着弥补过错,是国家的长城,怎么能杀他呢?他的战败,如同日月之蚀,哪里会损害它的光明!”晋侯于是让荀林父官复原位。此为“困兽犹斗”之典故。

连续获胜

其后荀林父接受教训,注意要使全军贯彻一个明确的军事意图。他又指挥了一次示威性的伐郑,目的是威胁郑国脱离与楚国的同盟,与晋国重修旧好,晋军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晋景公六年(前594年),荀林父率师攻灭赤狄的潞氏(现今山西省潞城东北方)。因此战功,晋景公赏赐他狄国臣属一千家,也赏士贞子晋国的瓜衍并且对他说:“寡人得到狄国的土地是你的功劳,要不是你的劝谏,寡人已失去荀林父了。”

3、人物轶事

晋景公在位的第三年,楚国国王亲自率领大军要攻占郑国。晋景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出军队前往救那。晋国大军分为上、中、下三军。苟林父担任中军元帅,先毅为副帅;士会任上军元帅,木木克为副帅;赵朔为下军元帅,弈书为副帅。另有战将赵括、赵婴、朔、韩穿、荀首、赵同、魏、荀营数十人。


影视人物形象

三军由中军元帅苟林父指挥。荀林父为三军的首脑,但担任全军统帅时间不久,威信未立。而手下的战将,许多都是世代战功卓著的将门之后,尤其是中军副帅先,自恃数世战功,根本不听荀林父的号令。当晋兵开发到郑国边境时,郑国已经投降了楚国。一些将领建议,救郑已没希望了,不如收兵回国。先毅一听,马上反对说。”大军都已出来了。就这样退回去,楚国一定会耻笑我们晋国无人。我宁肯战死,也不这样窝囊地回去。”说完,他跑出军营,拉起自已的部队就渡河向楚军进发了。

晋军另外二位将领,也随后带兵渡过河去了。荀林父一见,只好令三军一齐渡河,准备与楚军一战。楚庄王见晋国大军来到,急忙商议对策。孙叔敖提议与晋兵讲和,庄王同意了,马上派人到晋军议和。楚国使者来到晋军大营,向荀林父讲明来意,荀林父也主张讲和为上。这时,先等主战的将领一个个跳出来,大骂楚国使乱还威胁要使者的头,吓得楚使抱头逃窜而回。楚庄王听使者回报,决计一战,先派出几股小部队,前往挑战,杀伤晋军数十人而回。

此时,晋军将领魏假意愿去楚军请和,魏因未受重用,十分忌恨苟林父。到了楚军“他说是代表元帅来挑战的。回来后,又说楚军决意与晋军一决死活。终于,二军在哪城展开了一场大战。交战时,楚庄王亲自擂鸣战鼓,三军士气奋发,将晋军杀得七零八落。一直追到黄河边上。到了河边,晋国各军又为争船渡河逃命自相残杀,死伤无数。船到河中,有逃兵攀附船沿,船又翻了三十多艘,溺死数百将士。损失之惨重,为晋军前所未有。回到晋国,晋景公要斩荷林父的头,许多将领为他求情,才免了一死。,而不服从统帅指挥的先教,则被杀了头。

人生启示:统帅要得其人,其下才能信服。而在下者不服军令,统帅却不能治服,怎么是合格的统帅?由这样的统帅带兵打仗,怎么会不失败呢?打仗如此,办任何事都是如此。办事的*一定要德才兼备,才可令行禁止,无往而不胜。凡事得其人,就不会有坏事之人了。

上一篇:知瑶

下一篇: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