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黄沙腰镇

科普小知识2021-09-22 16:39:48
...

浙西南山区镇,地处九龙山麓,位于遂昌的西南部,距县城85公里,有浙江“*”之称,与福建省埔城县、*市、衢县、龙泉市毗邻。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2004年年底总人口8518人,其中农业人口8175人,人口较为分散,18个行政村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仅大洞源、上定两村。山林面积丰富,耕地面积较少,全镇山林面积为216159亩,耕地面积4728亩,是个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镇。2004年人均收入2400元,是全县6个欠发达乡镇之一。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551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67万元,主要来源于水电、矿产、木材、食品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农业总产值2750万元,主要来源于烤薯、香菇、茶叶、高山蔬菜及粮食作物。

中文名:黄沙腰镇

行政代码:331123108

身份证前6位:331123

长途区号:0578

邮政编码:323000

隶属政区:遂昌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浙K

辖区面积:169km2

人口数量:约8518人

人口密度:50人/km2

1、地方简介


黄沙腰镇

浙西南山区镇,地处九龙山麓,位于遂昌的西南部,距县城85公里,与福建省埔城县、*市、衢县、龙泉市毗邻。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黄沙腰镇镇*驻黄沙腰村。邮编:323312。2004年年底总人口8518人,其中农业人口8175人,人口较为分散,18个行政村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仅大洞源、上定两村。山林面积丰富,耕地面积较少,全镇山林面积为216159亩,耕地面积4728亩,是个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镇。2004年人均收入2400元,是全县6个欠发达乡镇之一。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551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67万元,主要来源于水电、矿产、木材、食品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农业总产值2750万元,主要来源于烤薯、香菇、茶叶、高山蔬菜及粮食作物。

行政村具体是:范山村仙人坝村黄沙腰村上定村白粉墙村杨茂源村上塘村小洞源村大熟村旺坑村定淤潭村河背村大洞源村祝家坞村东坞村黄脱坑村邵村村岭根村。

2、历史沿革

1929年曾置洞定乡,1949年沿称洞定、柘德乡。1950年改称洞福、上德乡。1956年3月洞福乡的福罗淤村划归琴淤乡后,两乡合并称上定乡。1958年称火箭公社上定生产大队。1959年称黄沙腰公社上定、大洞源管理区。1961年两管理区合并称上定公社。1983年称上定乡。1985年分设大洞源乡。1992年两乡合并称黄沙腰镇。

行政村和人口分布:全镇辖7个行政村,自然村77个,2008年年底总人口8491人,户数2715户。其中农业人口8175人,人口较为分散,7个行政村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仅大洞源、上定两村。

3、经济发展


黄沙腰镇

2008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11.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3元。

2012年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7707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农业生产总产值达5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工业总产值达26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91元,年均递增1185元,增长16%;计划生育率达到94.1%,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势头明显。

——加快转型升级,特色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做好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黄、红、黑、绿、蓝”五色产业的发展格局,为我镇经济转型提供了科学、合理、可推广的产业模式。做大做强传统产业,重振昨日“黄”花。黄沙腰烤薯既是黄沙腰镇农业发展的传统主导产业,也是黄沙腰镇的一张金名片,其美誉度、知名度已打响全国。今年黄沙腰烤薯专业合作社的烤薯已禅连第九个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曾荣获浙江省名牌农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号,并通过了绿色产品论证,其产品已进驻全国各大商场。为了使产业走上规模化、标准化,黄沙腰烤薯合作社今年投入60余万新建产房1100多平方,为下步打造传统工艺原生态精品奠定基础。其次,积极探索蕃薯深加工发展之路,研发出蕃薯面、油炸蕃薯片、蕃薯粉等新产品,并申请注册商标铸造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全年蕃薯种植面积达3600余亩,产量600多吨,预计产值约1000多万元。成立并扶持黄牛养殖合作社的发展,通过东坞黄牛养殖基地的带动和辐射,实现养殖的规模化发展,改变原来以家、户为单位制约养殖规模的传统黄牛养殖模式,有效地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着力培育高山红提,塑造璀璨“红”星。瞄准市场需求,利用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引进优良品种,种植高山红提,目前种植已达到200余亩。国庆前夕,在县府平昌广场成功举办了大洞源高山红提推介会,打响了“因为高自然甜”的高山红提品牌,目前销售情况良好。11月初,大洞源高山红提在义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每公斤的销价达到36元,并供不应求,已成为我镇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全年种植面积达到200余亩,产值40余万元。加快推进原生态养殖栽培,培育“黑”色瑰宝。积极引导农户,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水中瑰宝”。投资338万元的*现代化渔业项目溪原性光唇鱼鱼苗繁育基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养殖技术不断成熟,经济效益良好,已吸引千岛湖、*、莲都、龙泉等周边县市养殖户前来购买鱼苗。2012年在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已培育出200万尾鱼产苗,仅鱼苗可产出效益20万元,总预计年效益可达到70万元以上。黄沙腰村山泉石蛙养殖场以合作社的形式扩大规模,目前已涵盖了金竹、石练、蔡源、西畈和黄沙腰五个乡镇,共有11个分厂。合作社投入130余万元扩建养殖基地,基地面积已达10亩,已建成两幢厂房,预计春节前可完工。到目前为止山泉石蛙养殖合作社已出售商品蛙1000余只,种蛙600对,幼蛙2万只、蝌蚪3万尾,全年合作社石蛙年产值将突破120万元。强化公益林保护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打造“绿”色银行。我镇森林植被茂密,“绿色家底”丰厚,目前全镇共有林地面积21.6万亩,其中有11.4万余亩列为公益林,享受公益林补贴的农户达到8000多人,2012年将发放公益林补偿款达171.4万余元。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从原先的10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400多亩,年产值为609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人均增收800余元。继续加大引导群众种植油茶等经济作物的力度,让公益林建设和经济作物种植成为群众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科学开发矿产资源,挖掘“蓝”色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镇党委、*推出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旺坑萤石矿业有限公司和遂昌德氟萤石矿业有限公司前后进驻黄沙腰镇。其中,旺坑矿山资源储存量达10多万吨,内九尖矿山储存量达20多万吨。目前,旺坑矿山已经正式生产,一年的产值达1000多万元,等内九尖矿山正式生产后,一年的产值将达1500多万元,为黄沙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3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产值达809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420万元,比2012年增长6.7%,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16.5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3元,比上年增长16%。

——注重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农民经济收入

1、生态农业产业呈现新格局。以“五色”产业为主导,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黄色”产业--烤薯:实现种植面积达3200余亩,产量650多吨,产值约1200多万元。“红色”产业--高山红提、红花油茶:高山红提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00余亩,利用土地整理后的土地大力发展红花油茶,目前种植面积上千亩,将成为我镇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一个新的增长点。“黑色”产业--石蛙和光唇鱼:积极引导农户,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水中瑰宝”。石蛙养殖基地扩建10余亩,共投入130余万元资金,现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现代渔业项目光唇鱼培育在完善繁养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依托省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支撑,改进技术养殖,现已稳步推进。“绿色”产业--高山蔬菜、公益林、小水电:高山蔬菜全年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经济效益明显,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高山四季豆大获丰收。2013年发放公益林补贴241万元,人均达到2916元。全镇区域内小水电装机容量达72000千瓦时。“蓝色”产业--莹石:产业旺坑萤石矿业有限公司和遂昌德氟萤石矿业有限公司已顺利开采,为黄沙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镇*出台了《黄沙腰镇农业产业化三年(2013—2015年)扶持政策实施意见》,大力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2、综合利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利用土地开发等重点项目积累原始资金,并充分利用开发后的场地,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打响产业品牌,形成产业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带动农民参与致富。全镇种植中药材460余亩,部分已投产,产值达13万元,大洞源村试种食用百合,种植面积50余亩,产值达7万元;利用部分原村委闲置办公楼结合来料加工等进行商业出租,盘活集体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仙人坝村利用闲置办公楼引进来料加工商业出租,成功引进并投入加工生产。全镇实现来料加工费283万元,来料经纪人17人,从事来料加工人数达到950多人。

——狠抓项目建设,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

1、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全面启动大洞源等7个村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工作,规划土地开发面积达到1700余亩,总投资4250余万元,分两年完成,已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大熟、邵村,大、小洞源等村的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复垦面积达400余亩。黄沙腰、仙人坝、上定、邵村等村的4个项目完成项目前期政策处理、招投标程序,并已动工实施复垦建设。完成投资达600万元的黄沙腰养护中心建设和投资120万元的大洞源车站建设,提升了群众坐车难问题。完成总投资255万元的铁路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除了安全隐患。完成洋溪源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大洞源、小洞源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额190万元。总投资245万元的水纹站建设已基本完成。

2、集镇小区建设目标明确。加快黄沙腰新区建设步伐,依托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积极打造遂昌西部“九龙出海”原生态旅游品牌,构建旅游城镇发展蓝图,打破黄沙腰镇原生态农产品产销区域发展的瓶颈,拓宽人口集聚的空间基础。通过前期调研和筹备,黄沙腰新区(农民异地转移小区)规划方案通过评估已基本形成,规划用地总面积20870.51立方米,估算总投资5872.57万元,入住总户数为69户,已上报县发改局并获项目通过,已完成“黄沙腰新区(农民异地转移小区)的建设方案和土地征用政策处理等工作,签字率达82%。集镇建设的完成将使黄沙腰成为经济发展片区的枢纽重镇,成为区域经济集散中心和文化休闲旅游特色镇。

4、行政区划

黄沙腰镇区划

331123108200220上定村

331123108201220杨茂源村

331123108202220定淤潭村

331123108203220邵村

331123108204220上塘村

331123108205220旺坑村

331123108206220祝家坞村

331123108207220黄脱坑村

331123108208220仙人坝村

331123108209220河背村

331123108210121黄沙腰村

331123108211220大熟村

331123108212220范山村

331123108213220东坞村

331123108214220岭根村

331123108215220大洞源村

331123108216220小洞源村

331123108217220白粉墙村

5、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310

男3887

女3423

家庭户户数2589

家庭户总人口(总)7287

家庭户男3866

家庭户女3421

0-14岁(总)1437

0-14岁男751

0-14岁女686

15-64岁(总)4982

15-64岁男2665

15-64岁女2317

65岁及以上(总)891

65岁及以上男471

65岁及以上女42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933

6、城镇动态

黄沙腰镇开展危化品安全生产大检查

为切实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吸取“8·12”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教训,接县安监局开展危化品专项大检查的指示,黄沙腰镇党委*高度重视,8月19日镇安监站联合消防队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经营危化品单位进行专项检查。

本次检查重点是对2家辖区内加油站、烟花爆竹销售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进行专项安全生产检查,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治理规则》及县安监局文件精神对危化品单位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中,检察人员认真听取了负责人关于危化品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教育、安全责任等方面的汇报,然后仔细检查了经营单位日常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情况。并对经营单位要求:一是经营单位要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要按上级指示精神做好危化品安全工作。二是加强安全培训,杜绝违章作业,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三是要求经营单位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通过此次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切实推进了全镇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稳步开展,维护了全镇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7、附近景点


独山村

南尖岩景区

南尖岩位于遂昌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主峰海拔1626米,公路直达景区中心石笋头村,海拔1140米。景区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摄影创作基地”,也是遂昌县主要旅游资源集聚区之一。

主要景观有:天柱峰、神坛峰、千丈岩、小石林、神龟探海等多处奇峰异石构成的地貌景观;霞归瑶池、九级瀑布、龙门飞瀑等构成的水体景观;竹海、针阔混交林、古松为主的动植物160多科,1100多种构成的生物景观。

景区海拔1100—1626米,最高气温不超过35℃,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全年平均有雾日约200天,形成了奇独的云海、日落、长虹、雪景、雾淞、冰挂等天象景观。

景区独特的地型地貌,经历代勤劳的人民耕耘,造就了近2000亩高山梯田景观。

景区所在地石笋头村民居土木建筑独特,民风纯朴,乡土气息浓郁,当年粟裕将军率领红军还曾在这里开展过游击战争,是遂昌县的红色根据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

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遂昌县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距龙丽高速遂昌东出口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遂昌金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28家*矿山公园之一,总面积33.6平方公里。

矿区金银开采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上元年间,已经有采冶活动。宋代设有永丰银场。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为全国最大的矿银产地。其探矿、采矿、冶炼技术长期居世界领先水平。公园拥有诸多采矿遗址,其中黄岩坑唐代、明代古矿硐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是了解我国古代“烧爆法”采矿、“灰吹法”冶炼工艺的代表性矿山。

黄金博物馆、唐代金窟、明代金窟(乘矿洞观光电瓶小火车)、时光随道、金都桃园、黄金冶炼观光区、金池淘金体验区、银坑山生态休闲游览区等组成的金矿矿山公园,被誉为绿州中的黄金世界,是金艺科普游、〝金龙〞穿山游、金窟探险游的理想去处。

独山村

至今,村中仍古色古香,享有“明代一条街”之誉。叶氏宗祠、葆守祠、正统古井、隆庆古井、隆庆石牌坊、明代寨墙等为文物保护单位。独山村位于遂昌县西南,距县城57公里,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约南宋孝宗时(公元1163年-1190年),尚书左丞相叶梦得曾孙叶峦,自松阳古市卯山迁居独山,始成村落。元明间,朱叶、周邵诸族共居之。

明嘉靖间,叶以蕃殿试中二甲十九名进士,官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一时文风卓盛,名士辈出,胜迹日辟,村容大壮。

8、地方特产


处州白莲

处州白莲

莲子被专家认为是最典型的“夏日食品”。它除烦热、清心火并能养心安神,是八月厨房的必备。

《处州府志》载:“自萧梁詹司马疏导水利,有濠河二处……,其壕阔处,半植荷芰,名荷塘……。”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处州已开始种植荷莲。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任处州郡守时,在府治内构筑"莲城堂",公余闲暇赏荷品莲。明戏曲家汤显祖曾任处州府遂昌县令,在他的诗篇中,每每提到"莲城"。丽水早在八百年前就有"莲城"之誉。

处州白莲为浙江省著名特产,因原产丽水市,古称处州而得名。因荷塘环城,故有“莲城”之称。所产莲子称“处州白莲”,因其色白、粒大、脆绵、品质好而闻名全国。

遂昌竹炭

产品特性:⑴竹炭的多孔结构和吸附性,具有透气干爽、吸汗除潮功效。

⑵竹炭具有远红外温热效应,能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消除疲劳,去湿镇痛,对风湿头痛和失眠有明显的輔助疗效,还能有效抑制打鼾,提高睡眠质量。

⑶竹炭能产生负离子,释放天然的芬多精,保持空气清新。

产品简介:遂昌竹炭现已开发出竹炭及竹醋二大系列七大品系60余种产品,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已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产品历史:“文照”牌竹炭和竹醋液相继荣获2001年“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金奖和2001年“中国(三明)竹藤交易会”金奖;2002年3月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名优经济林产品奖”;同年5月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竹炭之乡”称号。

遂昌竹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遂昌县《关于要求划定遂昌竹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遂政4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遂昌县现辖行政区域。

遂昌烤薯

遂昌烤薯是遂昌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特优农副产品,其外观呈琥珀色,鸡心状,口味甜润,采用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附近几个乡镇生产的红心蕃薯为原料,经科学的加工方法精制而成,现已形成了一万余亩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遂昌烤薯具有较悠久的历史,其原料——蕃薯(又名红薯、白薯、山芋、地瓜、红苕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蕃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蕃薯能补中、和血、暧胃、肥五脏。另有史料记载,蕃薯还有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疽、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乾隆皇帝曾得老年性便秘,虽让太医束手无策,却因无意中喜欢吃烤薯使其不治而愈,留下一段吃烤薯的趣闻。据科学检测发现,蕃薯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份,还具有防癌抗癌的奇妙功效,据*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对26万人饮食生活与癌的关系统计调查,科学家通过对40多种蔬菜抗癌成份的分析及实验性抑癌实验结果表明,熟蕃薯对肿瘤的抑制效应名列前茅。由于上述种种独特功效,加之山清水秀无污染的生产环境,科学卫生的加工工艺,便于食用的无菌真空包装,遂昌烤薯已成人见人爱的居家、旅游、消闲之绿色保健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理想珍品。

在遂昌县县委、县*的大力扶持下,通过制订遂昌烤薯地方农业标准规范,筛选培育原料良种,确保了遂昌烤薯质量稳定提高,生产规模逐年扩大。遂昌烤薯曾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浙江省食品博览会金奖、省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畅销商品、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优质农产品、丽水市卫生信得过食品等奖项和称号,新华社《经济参考》、《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农村信息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对遂昌烤薯作过宣传报道。遂昌烤薯以其自然纯正的品质、晶莹剔透的色泽和别具一格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上一篇:金沙街道

下一篇:张小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