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屯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其行政区划属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双龙组。海龙屯于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海龙屯
地理位置:贵州省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占地面积:1.59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8:30-18:00
景点级别:世界文化遗产
门票价格:80元
著名景点:飞龙关铜柱关铁柱关
管理单位:汇川区人民*
建筑时间:公元1257年
所获荣誉:世界文化遗产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贵州省遵义市
1、简介
海龙屯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其行政区划属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双龙组。
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公里。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
海龙屯于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海龙囤是播州杨氏土司修建的一座古军事城堡。2012年,为配合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从2012至2014年,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收获,为该遗址成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而有力的支撑。目前,贵州省考古所已在囤上建立工作站开展整理工作,并将适时启动下一阶段发掘。
据介绍,继夺得中国社科院考古论坛“六大”发现、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后,2015年7月4日,海龙囤与湖南、湖北的土司遗址捆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同年,还与湖南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共同组成“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获2015年“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田野考古发现奖。
2、历史沿革
溯源
史书记载,自秦汉以来在西南地区,包括遵义(古称播州)在内的地方,*王朝一直实行的是“以夷制夷”政策,疆土交给向朝廷称臣纳贡的土官来统治。遵义的杨氏土司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曾三修海龙屯。
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酋龙自称皇帝派兵侵占播州。安南都护收复播州。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南诏土司反唐,攻占播州。
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播州杨氏始祖山西太原杨端率兵收复并掌管播州,为保存实力,便于与其他部族作战,便选中龙崖山屯兵。
沿革
海龙屯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蒙古灭西夏,端平元年(1234年)联宋灭金。灭金之后,蒙古与南宋开始了正面的冲突,其所采取的由西而东迂回包抄南宋的战略,使川渝一隅成首冲之地,战事频仍。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主持全川防务,并张榜招贤献计。
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两府节使吕文德与杨文议“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于是筑“龙岩新城”。龙岩即今海龙屯,因此,一般认为海龙屯始筑于1257年。(《杨文神道碑》载)
南宋宝祐六年(1258)正月,南宋朝廷先派吕逢年诣蜀,督办播州等地的关隘、屯栅事宜。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蒙哥汗战死钓鱼城,这一事件,对后来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一切,均与播州人的积极献策并亲历其事密不可分。
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杨应龙承袭播州宣慰使职。
明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后,杨应龙采取两手策略,远交近攻,对上与朝廷修好,与明王朝没有大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还经常得到朝廷的赏赐;对下行使土司特权,激化了播州内部的矛盾。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杨氏二十九世土司杨应龙调集8万役夫工匠、用了4年时间,在其祖先修建的龙崖屯基础上扩建城堡、宫室,筑前后12关,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上围筑坚壁巨垒。建筑物均以千斤巨石砌筑,城门嵌刻关名、城门上营造箭楼、仓库、兵营、水牢于城中,各关之间石墙相。
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举兵反明,朝廷急调24万大军分八路进发,于次年攻破海龙屯,平定播州(今贵州遵义至黔南州北部),历时114天,史称“平播之役”。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总督李化龙率八路大军平播,四月中旬会师海龙屯,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就此展开。六月初六,海龙屯被攻破,杨应龙自缢。
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明朝廷在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制,地方军政官吏由*任命,异地交流使用,宣告了统治播州725年的杨姓世袭土司制度结束,从此也拉开了全国土司地区“改土归流”的帷幕。
修缮
1999年,遵义市人民*拨款修复飞虎关36步天梯。
海龙屯天梯
2002年4月,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编制《贵州遵义海龙屯保护加固工程设计方案》。
2004年9月,委托陕西古建筑研究所编制《海龙屯文物保护规划》。
2005年9月10日,海龙屯上划由汇川区人民*管理。
2007年2月至9月,汇川区人民*对海龙屯铜柱关、铁柱关之间城墙进行抢救性维修。
2008年海龙屯歇马台、飞虎关坍塌岩石进行清理,修复水道、飞虎关木桥、游览步道。
2009-2010年实施飞虎关修缮工程,对飞虎关进行整体修缮。
2012年3月,启动汇川区海龙屯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4-2015年对铜柱关、铁柱关、万安关、西关、后关、瞭望台、海潮寺、明代建筑遗址等文物本体进行修缮。
3、历史影响
海龙屯:是明朝三大征之一“平播之役”的终结地
海龙屯建于险峻的龙岩山巅,三面环溪、一面衔山,史称其为“飞鸟腾猿不能逾者”。它始建于抗蒙战事正酣的南宋宝祐五年(1257),毁弃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震惊朝野的“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的战火中。
“平播之役”是万历一朝的三大战役之一,数十万人参战,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土司制的结束加快了国家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战争的消耗加快了明王朝的覆灭,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小小一囤竟间接与朝代更替发生了关系。
4、场地布局
海龙屯占地1.59平方公里。居群山之巅,北、东、南三面临湘江河之主源“白沙水”,全是绝壁,仅东南面一条小道通往山顶。自下而上,依次是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六关依次屹立。屯后自西而东依次是后关、西关和万安关三关:
海龙屯
在山的腰部是第一道关隘,南面是铜柱关,北面是铁柱关,两关间连接着长400米的高大城墙。三十六步古道,又称天梯,是上下必经的唯一通道,是一组由三十六步高大的踏步组成的状如天梯的台阶,每级阶梯约60-80厘米高,全长52米,坡度30°,上接飞虎关;
在山的胸部是第二层险关飞虎关,亦称吊桥关,利用半崖上的天然石壕凿为城门。登屯古道,又称龙虎大道,连接着飞虎关和飞龙关,是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一条沟通海龙屯内外的通道,全长292米,宽1.5至4米;
在山的肩部为飞龙关,关为三开间,顶上有三座大拱,两道月亮门,前后都有巨大的城门,是东面进入屯顶的第一关,有3个相互套合的券拱,平面略呈“4”字形;南墙上的窗花用整石雕成,镂空雕刻菱形图案;西临杀人沟,沟长1000米,深350米。
屯前部是朝天关,由一组石构建筑群组成,石城墙高达14米。朝天关是海龙屯东大门,北望飞龙关,南接飞凤关;
屯中部的老王宫以*踏步为其中轴线,两侧有石墙围合,长504米,其所围合的新王宫面积达1.8万平方米,建筑格局大体可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是土司处理政务的场所,自前而后依次为大门、仪门、庭院、大堂、二堂。大门左右各3根立柱,两侧为八字挡墙,外围为围墙。*为天井,天井的*有凸起的甬道,两端有踏步相连。另外还有后宫建筑群遗址和可供几千人用水的古井;
屯中后部还有点将台、校场坝、兵营遗址、海潮寺;
屯后设后关、西关、万安关三关,两两围合的空间分别称土城、月城(或石城),形成两重瓮城的格局。
5、文物遗存
内城遗址
位于海龙屯东面山腰南侧,坐北面南,是由东南进入海龙屯的第一道防御关卡。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现残高为6.68、面阔10、进深5.75米。关顶残存柱顶石1个,铺地石1块。
铁柱关
位于海龙屯东面山腰北侧,坐南面北,与铜柱关是相对应的城门,互为犄角之势,是由东北进入海龙屯的第一道关口。下临溪谷,扼住上山之道,为登屯北大门,关外设有吊桥。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采用纵联砌券法垒砌,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为吊桥关。现残高为5.2、面阔6.3、进深4.2米。关顶南面垮塌,遗存石柱础1个,屯墙垮塌90%。
现存南侧城墙裸露大部份为明代时间建筑,2014年4月对铜柱关进行维修时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在明城墙内还有宋城墙,现存在南侧中段展示了一小部分宋代时期城墙,有力证实了史书记载,达到了证史的作用。
歇马台
是连接上下关口的一个台地,其建筑风格按传统工艺砌筑,东、南、北边缘铺设标准的压面石,台心面铺石幔,又是一军事了望哨。
明万历年间,播州第二十九代土司杨应龙扩建龙岩屯并亲笔书提了龙岩屯严禁碑,规定了出入屯者管理制度需“讫帖”。因此这里成了登屯人马在此等待验帖的地方,进屯人等需在此“验帖”方能进入飞虎关。
天梯
天梯
天梯,古称“三十六步”,长55米,坡度45度,中间踏步宽2.7米,两侧护墙各宽0.8米连接飞虎关。整个天梯建在陡峭的山梁上,是上下必经的唯一通道。
城墙
位于海龙屯四周边缘。现存6000米左右,蜿蜒闭合,规模庞大。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扩建。有土筑城墙,有碎石废料堆砌而成的城墙,还有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推测为不同时代的遗物。
飞虎关
飞虎关
飞虎关是海龙屯的第二层险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前半部分为单通道石砌半圆拱顶石结构城门,后部系开凿自然山石而成,关内踏步及其墙壁,均在山体上直接开凿而成。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
龙虎大道
连接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的重要军事通道,称龙虎大道,系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一条登屯通道,全长292米,宽1.5—4米,主要功能应是作为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藏兵之地。大道外临悬崖,上筑有女墙,沿山逶迤,下临沟谷,倚崖凿壁而成;内侧凿有排水沟。既凿通了道路,又取得了筑墙和关隘所需石材,可谓一举两得。平播战役后被淹没于地下,1999年重见天日。通道岩壁现存当年修建通道时留下的钎眼遗迹,这些钎眼遗迹的发现,对研究明代时期播州生产力水平、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工程建设状况政治以及军事有较高科学价值和历史。
飞龙关
飞龙关
飞龙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关为三开间,顶上有三座大拱,两道月亮门,前后都有巨大的城门,是上山门户,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飞龙关”几个大字是杨应龙亲笔题写。
杀人沟
杀人沟地理上称为“叵立谷”。此沟长1000米,深350米,由海龙屯接待站处斜坡向下连接白沙河。
瞭望四角亭
位于朝天关北侧的小山包上,视野开阔,北与飞龙关呼应,南与朝天关比邻。建于明代,是战时前沿指挥点。现存石柱础16个。
朝天关——海龙屯的东大门
朝天关
朝天关位于屯上缓坡沟谷地带,前临深沟,筑两级转角露台,向下连接瞭望四角亭,向上连接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筑建有城楼。关口面阔9.18米、进深5.1米、高7.9米,坐西向东,这也是称其为“朝天关”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海龙屯上最壮观的一组石构建筑群,保存相关完好,石城墙高达14米,为进屯的咽喉要冲,与此相连的城墙另一端制高点,是规模很大的飞凤关遗址,从未被毁完的残壁石门可看出,这座阶梯式瓮城是封闭的独立城堡,应为屯前军事指挥中心。
飞凤关
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城门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城楼,是屯东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关隘,是一组宏大建筑群,与东侧养马城遥相呼应。飞凤关、朝天关和飞龙关三关连成一体,高低相属,互成犄角之势,构成前沿军事体系。飞凤关是个晚起的名字,它应该就是文献记载的“太平关”。关内两侧有对称的踏步上下,顶上有高大的城门楼。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唯一一个带有院落的关口,关楼两翼有墙,有两进院落,正前开门二道。
这道关口民间称之为“五凤楼”。这一称呼充分表明飞凤关应该正是海龙屯的正大门。关内保存的几块碑刻,也证明了其作为海龙屯正大门的重要地位。
老王宫
宋代衙署建筑群遗址,又称“老王宫”建筑群遗址,分布在屯顶靠南侧的山梁上,坐南向北,依山退台而建,布局松散,无严格中轴线,为跌落式建筑群,具有丰富的空间效果。占地约2.5万平方米,现存台基6处,柱顶石2个,垂带石踏步2处,其余遗存多被淤泥土所淹没。1999年曾清理约10平方米,出土陶瓷器、瓦当、滴水、龙吻、板瓦、铁件等遗物。此建筑群由南宋播州第25代土司杨文建造。
新王宫
新王宫
新王宫是土司在战争时期的政治中心,具有衙署的功能,其格局也与同一时期的衙署比较相似,同时兼具休闲、憩息、生活等功能,有殿宇、宫室、厅堂、亭、阁、池、仓库、营房等,我们在飞凤关中看到的“严禁碑”上所说的“总管厅”就位于此,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
海龙屯“新王宫”复原想象图
建筑群以东面进口多级垂带踏道为中轴线,呈两翼展布,由下至上,五重平台,天井贯通。现保存的殿宇石基台宏大坚固,最大的面阔50米,石柱基础直径达0.5米,主要建筑室内地平铺40厘米见方素面青砖,天井以石板铺砌,做工精美;两侧有石墙围合,长504米,其所围合的“新王宫”面积达1.8万平方米,建筑格局大体可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是土司处理政务的场所,自前而后依次为大门、仪门、庭院、大堂、二堂。大门左右各3根立柱,两侧为八字挡墙,外围为围墙;*为天井,天井的*有凸起的甬道,两端有踏步相连。大堂、二堂为五开间,与土司“从三品”的身份相符。这张插图复原了“新王宫”被毁前建筑群的格局,它的恢宏程度,堪与许多宫殿媲美。
海潮寺
海潮寺是遵义兵备道傅光宅为超度大批战死者的亡魂,以佛镇山,于1601年在平播战争烧毁的废墟上所建。现存者为民国时期建筑,建筑样式为“一口井”(四合院),即由上殿、下殿、左右厢房四面围合,中有天井,庙里的菩萨用木头雕成。
水牢
水牢
海龙屯中最具故事性的遗存之一,民间传说它是土司关押犯人的牢房。揭开之后,发现实际上是两条上下交汇的通道,类似于立交桥,下面是长长的隧道,因为后半部被泥土掩埋,前方半穴微露,人不知其深几许,内部如何,便杜撰出“水牢”的传说来。
水井
1600年“平播战役”后后人利用原建筑遗迹的石构件叠涩而成,水井前、左、右都是建筑基址,水井前的建筑为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以明间与“照壁”中心形成中轴线,两侧对称的一组建筑,该建筑左与“宝榻”建筑相隔一通道,右与又一组建筑相隔一通道,使该组建筑没有超过五间而回避了僭越之嫌,使之与土司从三品的身份相符。
断碑
2012年5月1日上午10时,贵州省考古研究所海龙屯文物考古队根据调查对海潮寺右前方猪圈粪坑进行发掘,出土了一断作4截的石碑(尚缺一角)。碑通高174、宽98、厚14厘米,两面有字。其一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初秋,出仕播中的林桐凭吊海龙屯时,见其友人、攻屯时率先登顶战功赫赫却于史志无载的副将王鸣鹤(字羽卿)题于斯的诗碑(碑今仍在飞凤关内,仅王鸣鹤三字可辨),有感而作的《题王羽卿诗后》碑。碑文见载于郑珍的《遵义府志》。另一面是41年后的弘光元年(1645),重修海朝寺时所刻的碑文(旧碑新用)。
屯的中后部还有“点将台”、校场坝、兵营遗址。
采石场遗址
采石场遗址位于屯顶南侧,与校场坝相邻的小石山上,危岩裸露。现存槽孔和取石遗迹清晰可见,根据采石场石材材分析,现存现存宋代建筑遗址、明代建筑遗址的石构件、飞凤关、朝天关和飞龙关的石构件材料从这里开采。
绣花楼:海龙屯最凄艳妩媚的风景
绣花楼遗址
绣花楼遗址,位于屯南城墙外山口下方,是一座秀丽的小山,山顶为平地,占地约40余平方米,传说杨氏大小姐常在此绣花,与对面山中的情郎对歌谈情,排遣寂寞;倾国倾城的二小姐在明军破屯前夕,于此纵崖殉情。
万安关
位于内城西面,是屯后防御工事的三关之一,由西入内城的最后一道关口。坐东北向西南,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带吊桥的石结构城门,残高5.58米,面阔9.65米,进深5.88米。关前残存石踏步三级,壕沟堆积淤土。关顶存墁地砖一方及部分压面石。残存匾额上“安关”二字依稀可见,此关设有吊桥,为吊桥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城门,为吊桥关。
二道关
二道关(西关)位于后关东侧,坐东南面西北,为海龙屯西面第二道关口,与后关一并形成土城。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券顶门洞,在门道中部两侧各有一券顶耳室,为吊桥关。现残高约6、洞口宽约2.1、面阔约22、进深约8.4米。现城门一侧城墙部分坍塌,拱顶有坍塌形成的空洞;木构箭楼已毁,尚存石柱础7个。
头道关
头道关(后关)位于海龙屯西端,是西路第一道关口。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坐东北向西南,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残高4、面阔13.2、进深2.25米。其上有木构连廊建筑用于连接两侧的土质城墙。现城门单薄,有坍塌现象,两侧土质城墙仅存残段。
外城遗址
养马城遗址
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囤村、大桥村两个养马组境内。始建于唐,元、明续建,遗址总面积约2000000平方米,现存城墙约5600米,城门6座,即小东门、东门、西门、张家城门、月儿城门、田家城门。城墙最高处为9米,最低处3米。养马城在修建形制上与海龙屯各关有很大区别,除月儿城门属闸门式的券拱顶城门,其余五个城门均为迭涩顶式。养马城属海龙屯外围军事设施,建筑规模较大,2003年12月,遵义市人民*将养马城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校场坝遗址
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养马村民小组境内的养马城东南,是播州杨氏土司官兵习武驯马之地,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
养鸡池遗址
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坐落在喇叭河河谷旁的山顶上,始建于宋朝,与养马城对峙,是杨氏土司的给养之地,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存城墙西、南、北三面保存比较完整,东面城墙遗存少,城墙高在2.5—4米之间,城门坍塌。该地形居高临下,对俯视太平关一线,是扼守海龙屯的一处重要的军事防御阵地。养鸡池是播州土司所建造的海龙屯的外围军事城堡,是当时扼太平关入海龙屯的一处重要军事城堡。
养鹅池遗址
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距海龙屯约6公里,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现养鸡鹅池存围墙50余米,墙高3—4米,保存较完整。原有城门两道,现北城门基本拆毁,仅存城门两侧基石;南城门保存较好,城门高4.5米,面阔2.2米,进深1.5米。养鹅池位于海龙屯的东南面,构成了海龙屯的外围军事设施。
三圆山遗址
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白沙村民小组境内、海龙屯后关以西,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进入海龙屯唯一的平缓地段,由三个大小不等的三个山丘组成,是“平播之战”主战场。
打眼岩遗址
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海龙村太平村民小组境内,在白沙河的岩壁上遗存方形小孔32个,边长在0.15米至0.25米之间不等,小孔深0.15至0.20米不等。是海龙屯军事防御体系建设中的水利防御设施工程。
6、文物价值
海龙屯:是绵延时间最长的土司文化大本营
《海龙屯与播州土司综合研究》
所谓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乃元朝效仿唐代的“羁縻之制”,用于受封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的产物。在土司的统治下,土地和人民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制度更是元明清*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透过海龙屯斑驳的古墙、关隘、前朝后寝的宏大建筑,土司的权势、与王朝错综复杂、微妙的关系可见一斑,它为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完整有力的样本。
海龙屯是已发现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作为土司制度的重要实物遗存,海龙屯完整见证了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策从唐宋时期的“羁縻之制”,到元明时期的“土司制度”,再到明代开始的“改土归流”的变迁,让土司制度研究领域有了可感知和触摸的对象,配以文献记载,可以形成对土司制度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海龙屯这座古军事屯堡就是杨氏土司统治期间这段历史的见证。其蕴含和传承的文化源远流长。成立了播州土司历史文化研讨会,《海龙屯与播州土司综合研究》等书出版发行。
海龙屯是中国唐宋羁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度的产物,见证了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是著名的“平播之役”的主战场,见证了杨氏家族统领下播州的辉煌与覆灭唐末,播州为南诏所陷,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应募入播。
杨端(唐朝播州宣慰司宣慰使),播州杨氏始祖
海龙屯:与历史不一样的杨家将传奇策源地
大部分中国人对《杨家将》耳闻能详,杨家将在沙场上的叱咤风云、对王朝的肝胆忠烈也一直被人们所传颂,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另一个杨家将的存在。播州杨氏本身也是一个武功赫赫的家族,从唐代杨端到明末杨应龙,一直是遵义的实际统治者。海龙屯,正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杨家世守这片土地长达700年,其传袭之久远,几乎胜过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要知道,包括西周、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朝也只共计存在790年,排名第二的汉朝仅统治420多年。
这个因明朝“改土归流”政策的家族,传至第29代杨应龙时,亦随土官统治结束一并消匿。杨应龙在与朝廷激战114天后,胜利无望之下选择燃大火焚烧宫殿,随后自缢身亡。曾经傲倨的统治者,奈何最终难抵被歼的命运,往事如烟,他对这个世代坚守的海龙屯“以为子孙万代之基”的殷切期望也仅留下这片废墟。
海龙屯:现代考古的典范标本、中国民族考古典范
因为当初明军的一把火,海龙屯的木质建筑已被焚毁,但城墙、关隘、水牢、马道等遗迹却保持完整,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军事城堡,对专家而言,它就是一部研究中国中世纪军事政治技术工艺的档案。
上世纪80年代,海龙屯方被重新发现,并于1999年秋进行了首次考古试掘工作,清理出“三十六步”和“上屯古道”等遗迹。海龙屯的考古发掘、宣传和推广是现代考古的一个经典案例。海龙屯考古是近年来公众考古在某一个案的具体表现,通过民众、考古学家与行政部门三大主体的全媒体式的宣传和推广,也势必将成为一种典范,影响今后的考古工作。
7、建筑价值
海龙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军事防御城堡
身处孤悬之地,海龙屯最初的设计是为抵御蒙古大军而构筑的军事堡垒,只是,樯橹灰飞烟灭,蒙古铁骑尚未逼近海龙屯,*却已易主。但这并不妨碍海龙屯成为古代防攻建筑的典范,平播一役,明朝当局就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才把这里攻陷。
借自然天险筑军事城堡,设立远、中、近的军事防御体系,屯兵于民,建立自给自足的军事给养保障,是海龙屯军事城堡防御思想的集中体现:海龙屯居群山之巅,山顶上建阁楼、兵营、仓库、水牢、绣花楼;囤前设九关,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凭险设关,关关相联,以石块垒砌的高大城墙关隘,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别有一番气象。
易守难攻,海龙屯城堡在军事防御思、堡址选择、军事防御体系布防等方面体现了冷兵器时代“以弱御强”的战略防御思想。除此之外,作为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的建筑,海龙屯建筑工艺精湛也非同一般。
海龙屯:贵州十大最美古建筑之首
藏于深山中的海龙屯遗址已是荒草丛生、空旷如平地,但宫址地基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还有公元1600年兵备道傅光宅为超度阵亡将士亡灵而建的海潮寺。散落于地表的饰有精致莲花的瓦当,从屋脊坠落的各种陶兽碎片,纵横交错的石质基础无一不在表明囤内曾经的建筑恢弘瑰丽,错落有致,器宇轩昂。
城墙、建筑基石等石砌建筑物仍保留400年前的规模,为研究贵州古建筑提供佐证,填补了贵州建筑史的空白。专家们一致评定,遵义海龙屯最初兴建于宋末元初,是中国南方封建土司文化的杰出代表,充分展示了杨氏家族政权长达724年的统治,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海龙屯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12年,海龙屯在贵州十大最美古建筑评选中荣获首位的荣誉。
8、文物保护
1982年,海龙屯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确定将海龙屯土司遗址作为中国2015年向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申报项目;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
9、评价
海龙屯:即将被全面真实再现的一段鲜活历史
事实上,海龙屯的历史不是“一段已过去的”,对历史考古来说,它是不可多得的活的“历史文献”,对普通人而言,它同样值得凭吊和游览:这里既能窥见群山之巅、陡峭的自然风貌,亦能感受政治军事之地的壁垒森严、宏伟精妙。目前,“复活的海龙屯”项目,即将在景区展开的各项复原工程,假以时日,一个全面真实的海龙屯将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2014年,贵州省首个全媒体出版项目“复活的海龙屯”研讨会在贵阳举行。研讨会一致认为,“海龙屯”具有鲜明的贵州元素、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故事情节,有足够的内容支撑全媒体出版;届时海龙屯将借助全媒体出版全面“复活”。
10、参观参考
气候
海龙屯所在地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同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一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3℃-18℃,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成为成为旅游胜地,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
最佳出游时间
由遵义的气候特点决定了海龙屯一年四季皆可游览。
交通概况
在茅草铺乘坐到高坪方向的中巴车,车费5元;到了高坪后转乘到海龙屯的专线车,车费10元,约20分钟即可到达。
11、相关纪录片
《土司遗城海龙屯》
《土司遗城海龙屯》海报
导演:石姝丽
编剧:拿铁/石姝丽
主演:张先童/李秋盛/曹彦锋/戚畅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语言:汉语普通话
首播:2018-03-28(*)
季数:1
集数:2
单集片长:26分钟
又名:海龙屯/HailongtunTusiFortress
剧情简介
《土司遗城海龙屯》剧照
《土司遗城海龙屯》是一部由获得金鸡百花等多次纪录片提名的导演朱晶担任制片人,石姝丽导演的大型考古探索历史纪录片。本纪录片介绍了“杨氏政权”入播以来,发生在古时播州的那段历史,揭示末代土司杨应龙反抗朝庭背后的真正原因及平播战役的前因后果。
《土司遗城海龙屯》是一部由摄制组历时4年拍摄制作的贵州省遵义市土司遗址海龙屯考古发现全纪录电影。该片从土司遗址海龙屯的考古工作入手,根据逐渐完成的考古成果以及不断涌现的新考古线索,陆续构建还原出一个统治遵义长达725年的杨氏土司家族与四个*王朝相互依存的历史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