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化隆回族自治县

科普小知识2021-09-25 17:17:06
...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东径101°39′—102°42′,北纬35°48′—36°17′,东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接壤,南临黄河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黄南州尖扎县隔河相望,西与湟中县和海南州贵德县毗邻,北与平安县、乐都县相连,东西长98.5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县境内居住着回、汉、藏、撒拉等民族,其宗教、经济、文化、体育、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可开展人文旅游。

中文名称:化隆回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HuiAutonomousCountyofHualong

别名:化隆县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中国青海省海东市

下辖地区:6镇、7乡、4民族乡

*驻地:巴燕镇

电话区号:0972

邮政区码:810900

车牌代码:青B

地理位置:青海省东部

方言:中原官话秦陇片

气候条件:高原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夏琼寺、李家峡北岸生态园等

1、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西汉时属晋城郡,东汉属西平郡,晋咸康元年(335年),在今群科镇筑黄河城,并在今民和、化隆两县交界地区置黄河郡,管辖今化隆全境及黄河南岸部分地区(治黄河城),北魏时在今群科镇古城置石城县,辖今化隆县西部地区,并在化隆东部置广威县(治今化隆县甘都镇),西魏改石城县为化隆县,隶湟河郡。经隋、唐、宋、元、明、清更名改隶。

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时更名巴燕县,归青海省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为化隆县。1953年改设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自治县,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化隆县人民*正式成立。

2、行政区划

全县共有19个乡镇(其中6个镇、4个藏族乡),两个管委会,即:巴燕镇、甘都镇、群科镇、扎巴镇、牙什尕镇、昂思多镇、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边堡乡、阿会努乡、石大仓乡、初麻乡、雄先藏族乡、查甫藏族乡、金源藏族乡、塔加藏族乡、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全县共有362个行政村,1126个生产合作社。

3、自然地理


化隆回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东径101°39′—102°42′,北纬35°48′—36°17′,东与民和县接连;南与循化、尖扎县隔河相望;西与贵德、湟中县接壤;北与平安、乐都毗邻。

地势地貌

境内重山峻岭,沟壑纵横,其地势北高南低,呈现阶梯状,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全境东西长98.5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884米,最高达4484米。

气候

化隆回族自治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89天,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无霜期89天,境内冬季多风,干旱、冰雹自然灾害频繁。

4、资源

矿产资源

县境共有矿(化)点64处,矿种24个,其中包括黑色金属2种,即铁、铬。有色金属6种:铜、钼、钴、铅、锌、镍。贵重金属2种:铂族、金。非金属14种:石英岩、萤石、石墨、石棉、粘土、石灰岩、大理岩、磷、硫、芒硝、石膏、重晶石、云母等。


化隆回族自治县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折合411万亩。可利用的土地面积404万亩,占总面积的98.35%;暂未利用的土地高山寒漠土地面积67719亩,占总面积的1.65%。按利用状况,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中草地面积258万亩,占总面积的62.78%,占可利用面积的63.83%农耕地53万亩,占总面积的12.81%,占可利用面积的18.54%,占可利用面积的18.76%其他如道路、居民点、水域18万亩,占总在面积的4.31%,占可利用面积的4.39%。

生物资源

国家保护的一、二类珍稀动物有:马麝、猞猁、藏马鸡、蓝马鸡、金雕等。化隆县药用植物有231种,其中野生植物200作种,主要分布于县境八宝山、马阴山等。冬虫夏草、青贝母、甘草、羌活、中麻黄、毛尾蒿、车前草、匾蓄、杜鹃、川赤芍、唐古狼毒、党参、柴胡、大黄、苍耳、玉竹等都有较高出产,发菜和蕨菜是化隆县的名贵山珍,沙棘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水利资源

县内水地面流量较为丰富,黄河干流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道窄深,落差集中,建站淹没损失小,是水力资源的富矿带。黄河上游青海段13座大、中型己建和规划修建的水电站中,县境内有7座,其中大型3座,即李家峡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公伯峡150万千瓦、积石峡100万千瓦;中型4座,曲日麻卡等合计装机容量81.6万千瓦。7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31.6万千瓦。

5、人口

全县总人口229669人,男118249人,女111420人,非农业人口16827人,乡村人口213111人,人口出生率18.6‰,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12.4‰,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80684人,占总人口的78.67%,主要少数民族回族人口为120520人。

6、经济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45.74亿元,较2012年增长17.2%;完成工业增加值28.07亿元,较2012年增长26.1%;县属固定资产投资32.6亿元,较2012年增长5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79万元,较2012年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亿元,较2012年增长14.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76元,较2012年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5854元,较2012年增长15.1%。


化隆回族自治县

第一产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投资2.7亿元,新建冷水鱼养殖网箱110个9756平米、日光节能温室1000栋2000亩、“一村一品”村25个,新增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1家,推广种植全膜马铃薯8万亩、优质豌豆5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藏区青稞5万亩,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1%,“一体两翼四带”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粮油总产量达10063万公斤,粮油产量实现7连增,实现种植业收入2.96亿元,种植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4%。

第二产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按照“一区两园”工业发展格局,完成了加合工业集中区、群科绿色产业园、昂思多矿泉水产业园总规编制工作。投资8.62亿元实施了佳通太阳能新材料技术改造等项目28项,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8.3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24.4%。

第三产业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改造农家店64个,新建农贸市场2个。全年新增拉面店710家,全县拉面店总数达12240家,拉面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有了显著提升。投资11.6亿元实施了黄河绿洲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完成了雄先岗山生态旅游3A级景区和阿河滩撒拉民俗旅游2A级景区评审工作。全年接待游客5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87万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17.8%和38.2%。

7、社会事业

教育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在教育方面完成投资1.3亿元,主要实施了校安工程、标准化学校、教师周转房等项目。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全市率先实施了高中免费教育,切实巩固了“两基”成果,高考上线率达93.1%。


化隆回族自治县

医疗卫生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在卫生计生方面完成投资2956万元,主要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等项目。医药卫生*改革深入推进,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价总体水平下降了37.2%,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1.2%。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持续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6.32‰,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8.5%。

文化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完成投资3600万元,实施了“文化进村入户”、全民健身、村级文化活动室等项目,全县直播卫星户户通公共服务覆盖率达到50%。同时,成功举办了海东市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2007年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县各个角落,全县各村都能收看2套以上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用户已达2345户。

社会保障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在扶贫方面完成投资1.1亿元,主要实施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项目,实现脱贫1.6万人。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及城乡低保、医保、工伤保险对象的补助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8%和92%。新增城镇就业11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以内。完成投资5.1亿元,实施了500户易地移民扶贫搬迁、5349户农村“两房”和1870套城镇保障房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城乡群众居住条件。

8、历史人物

马忠义

马忠义(1889—1950年)又名马老五,化隆回族,青年时即为著名盗匪,暴烈、残忍、嗜杀成性。1920年投入马步芳宁海巡防骑兵15营服役。1931年升任骑兵旅二团团长,1932年受命镇压果洛藏族,先后与其他人合伙残杀无辜藏族200余名。1935年再次杀害果洛藏族200余人,1936年赴河西廊堵击红四方面军,升骑兵第二旅旅长兼陆军第一百师副师长,期间危害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及大批红军。继又捕获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将军,撤回西宁后,残酷迫害被俘红军,并杀害了孙玉清。1941年率部再次镇压果洛藏族,先后杀害了五六百名群众,并将40余名蒙古族群众心肺挖出示众。1942年率部镇压玉树州藏族,先后杀害大批藏族群众,抢劫牛羊4000余头,劫持大批群众,回宁后升任副军长,少将高参,省*军事顾问等。1949年赴陇东阻截解放军,兵败逃回化隆。化隆解放后集众*,组织新编八二军,自任副军长,先后多次进行暗杀、狙击,反动宣传等反革命活动年1月15日被解放军击毙。

马禄

马禄(1895年—1946年)字福山,化隆回族,青年入伍,在马步芳部队服役。1935年率骑兵第五师第一旅开赴甘肃省靖远县一带阻击北上红军。1937年12月,他率部在甘肃高台进攻红三十军,捕获红三十军参谋长魏显鹄,遂与魏开始交往,并暗放归延安。1938年7月,马步芳派暂编骑兵第一师前往河南抗日,马禄为该师第二旅旅长,先后消灭日军三、四百人,伪军近千名。1939年升任骑兵二师师长,奉命在铜川一带与八路军对峙。但他与八路军暗通关系,为八路军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还先后接待了朱德、贺龙、*等**。1940年驻防绥德,与*、*接上关系。*亲书“抗日英雄”锦旗相赠,后因其与*关系密切,被蒋介石、马步芳猜忌,抗战胜利后解除职务,*隐居甘肃永登四渠镇,1946年病逝。

9、旅游资源


李家峡北岸生态园

李家峡北岸生态园

李家峡北岸生态园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李家峡管委西北部,南边同尖扎县隔河相望,是黄河上游第三个梯级电站,现已高峡平湖,风光宜人,是旅游避暑胜地。阿赛公路可直达。距省会西宁120公里,是集生态,旅游,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李家峡北岸生态园占地面积5600余亩,其中核心面积500亩。目前造林2700亩,以经济林、观赏林为主,修建宾馆,娱乐室各一座,农家小院20个,旅游船15只,铺建了宽敞停车厂。该生态园东临“佛教圣地夏琼寺”,南依李家峡水电站,乘船可游览风景优美的“松巴峡”和坎布拉*森林公园。生态园内还有“乌龟山平湖”、“如来佛看景”、“大坝风光”、“昆仑仙菊基地”等诸多景点。

夏琼寺

夏琼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距省会西宁95公里,临平公路南侧15公里处,是化隆县风景区中较著名的宗教文化游览胜地,始建于1394年,为青海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夏琼寺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1788年乾隆皇帝赐名“法静寺”,并敕赐汉、藏、蒙、满四种文匾一幅,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夏琼寺自创建以来,现后修建了妙音菩萨殿、弥勒殿、金顶殿、阿底峡殿、金刚佛殿、支扎佛殿、煨桑殿、地藏菩萨殿、监河弥勒殿、山佛殿、护法神殿等十一个殿堂,构成了一处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整体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布局井燃,气势磅礴。

丹斗寺

丹斗寺约建于九世纪未,是藏传佛教后宏期发祥之地,是青海地区藏传佛教中比较古老的一座佛寺。位于县境东部金源乡。座落在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寺院虽规模不太大,但兴建成在塔尔寺、佑守寺未兴建之前,是青海地区颇负盛名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