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阳春镇

科普小知识2021-07-03 15:55:50
...

南郑县辖镇。1984年为安坎乡、农丰乡,1996年2乡合并设阳春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43.8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安坎、徐庙、付家河、双桥、柳园、农丰、王合、杜家湾、泉西、岳家湾、瞿义、庄房、泉沟、刘台、王湾、吴坪、凤凰、陈村、龙沟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矿、建材、化工、酿酒、天然食品加工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

中文名:阳春镇

行政代码:610721105

身份证前6位:610721

长途区号:0916

邮政编码:723000

隶属政区:南郑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F

辖区面积:43.8km2

人口数量:约1.8万人

人口密度:411人/km2

1、地方简介


阳春镇

阳春镇为南郑县辖镇。1984年为安坎乡、农丰乡,1996年2乡合并设阳春镇。

南郑县辖镇。1984年为安坎乡、农丰乡,1996年2乡合并设阳春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43.8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安坎、徐庙、付家河、双桥、柳园、农丰、王合、杜家湾、泉西、岳家湾、瞿义、庄房、泉沟、刘台、王湾、吴坪、凤凰、陈村、龙沟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矿、建材、化工、酿酒、天然食品加工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

2、行政区划

阳春镇区划

610721105200220安坎村

610721105201220付家河村

610721105202121双桥村

610721105203220柳元村

610721105204220徐庙村

610721105205220农丰村

610721105206220王合村

610721105207220杜家湾村

610721105208220泉西村

610721105209220岳家湾村

610721105210220瞿义村

610721105211220庄房村

610721105212220泉沟村

610721105213220刘台村

610721105214220王湾村

610721105215220吴坪村

610721105216220凤凰村

610721105217220陈家湾村

610721105218220龙沟村

3、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6025

男8077

女7948

家庭户户数4817

家庭户总人口(总)16025

家庭户男8077

家庭户女7948

0-14岁(总)3810

0-14岁男1948

0-14岁女1862

15-64岁(总)10878

15-64岁男5465

15-64岁女5413

65岁及以上(总)1337

65岁及以上男664

65岁及以上女67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5908

4、城镇动态

阳春镇四项措施抓好廉政文化建设

2015年以来,阳春镇结合镇情、村情,围绕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采取四项措施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一抓好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阳春镇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党委成员和镇纪委委员为成员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二构建惩防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制度建设。阳春镇为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保障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针对形势的变化,规划设计、整合修改相关规章制度,努力形成结构完整、配套科学、程序严密的制度体系,并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加大廉政文化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工作,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用文化规范认知的长效机制。

三延伸文化平台,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阳春镇结合建党94周年以及“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网络、微信平台、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使廉政文化宣传进村入户。

四走好群众路线。针对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以便民服务中心和党政综合办公室为窗口,认真总结,做好来人来访记录,积极鼓励党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针对性强、办事效率高的便民服务措施,确保廉政文化建设落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实事上来。

5、自然气候


阳春镇

南郑县阳春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地理因素、季风环流等影响,气候具有以下特征:

地处海陆气候分界处,包括两个气候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尤以北亚热带气候特征最为明显。

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经常有干冷气流进入,天气多阴沉,干旱少雨,东北风较多,但风力较弱;时有寒潮侵袭,但气温又不至过低。春季是北方干冷气流与南方湿热气流交替的时令,乍寒乍暖,天气多变,有时“清明时节雨纷纷”,有时则吹黄沙风。夏季东南季风活动频繁,湿热气流进入,雨热同季,多雷雨,伴有狂风;时有干旱发生。秋季北方冷气团与南方暖气团相遇,境内往往阴雨连绵,有时整月地皮不干;但有时也出现干旱(俗称“秋老虎”)天气。这一特征,是导致秋季日照时数偏少的因素之一。

受地形影响,气温、降水垂直差异显著:米仓山北坡气温由北向南递减;降水则由北向南递增。

灾害性天气如暴雨、低温、连阴雨、干旱等频繁。

6、自然资源

阳春镇境内复杂的地质构造,为多种矿藏的生成提供条件。境内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燃料、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等20个矿种。共有矿床、矿化点、矿点123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矿点56处,矿化点54处,情报点7处。各种矿产分布以碑坝区较集中。

南郑县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区系组成成分复杂,又具独特风格,暖温带、亚热带的植物均可生长。境内已知的经济价值高的乔木近50科、150余种,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米仓山地区。优势树种为松、栎、桦类,尤以栎类为代表的阔叶林最多。境内的荒山野岭及林区的乔木树下,灌木丛生,种类数量甚多。

7、附近景点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

黎坪森林公园

黎坪*森林公园地处大巴山中段南郑县元坝镇,距南郑县县城60公里,有原始森林64万亩。

园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西流河峡谷横贯其中,既有奇石险峰之壮美,又有古树清流之秀丽。二郎山水库高峡平湖,青山辉映,瀑布飞挂。溶洞钟乳滴露,石笋如林。石马山石林矗立,石中生树,大、小冷坝的天然牧场牛羊遍布。有陕南“九寨沟”之称。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落在陕西省南郑梁山镇境内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江相望。该遗址文化内涵包括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汉代墓葬群,寺院建筑和近现代革命旧址五部分。

旧石器文化,1943年以来在此发现数以千计的旧器,类型有砍砸,石球,尖状器,刮削器等,与大熊猫,剑齿象,羚羊等第四纪蒲乳动物化石伴生。龙岗寺旧石器在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绝对年代距今120万年以上(见《人民日报》1992年2月10日第四版),早于蓝田猿猴人遗址,是迄今发现陕西最早的旧石器文化。

新石器文化,1983年10月至1984年底,省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部分挖掘,清理了430座墓葬,出土了人面壶,彩陶罐,船形壶,兽头尖底瓶,人头彩陶壶等文物三千余件。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渊源,分期和发展脉络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证明了7500年前龙岗寺人类最早培育了豆科植物。

汉代墓葬群,分布在龙岗寺以东50米,省考古所清理了四座,其中西汉文景时期一座,东汉中期一座,东汉晚期二座,出土了青铜鼎,青铜剑,玉鸟,鎏金带勾,陶俑等弥足珍贵文物九十余件。

寺院建筑,资料记载龙岗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唐宋时期已有较大规模,并成为汉中乘船游览佳景,目前现存古建庙宇三大院48间,总面积11685平方米。

革命旧址,1931年5月,0陕南地下组织负责人梁益堂,贾拓夫等在此主持召开了0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中国革命斗争史谱写光辉的篇章。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1986年中科院黄蔚文教授考察龙岗寺提出:“龙岗寺旧石器遗址是亚洲三大旧石器遗址之一”,1988年美国考古学家阿金斯教授访问考察龙岗寺遗址时评价“我从这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源”。

1992年该遗址被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珠园

珠园位于市中心,原为修建淮河路天桥取土留下的水塘。解放后经全面治理,1958年辟为公园,称大塘公园,总面积6.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1999年,经重新规划改造后,改名为珠园。如今的珠园秀木葱茏,芳草萋萋,碧波荡漾,曲径通幽,楼亭台榭,金碧辉煌,石桥玉栏,赏心悦目,既有苏州园林的神韵,又洋溢着改革开放的现代气息,展现出蚌埠的崭新风貌。

8、地方特产


黄官盐菜

汉中仙毫

汉中仙毫是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的总称。

秦巴三月芳菲盛,又是绿茶飘香时。陕南绿茶主产区——汉中市各地茶叶定点经营门店3月初统一换上了以绿色茶园为底、印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汉中仙毫”字样的门头标识。

汉中北依秦岭南垣巴山,产茶历史悠久,茶区生态优越,“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土壤锌硒含量高”的自然地理优势,使汉中茶叶市场美誉度日渐上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汉中市委、市0把茶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之一,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使茶叶产业迅猛发展。但发展中,汉中茶叶陷入了长期的品牌混战、标准不一、竞相压价、消费者选择难的尴尬,阻碍着茶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005年,汉中市0启动了茶叶品牌整合工作,将茶叶品牌由最初的20多个整合到“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2007年12月,汉中市0又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契机,最终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一个品牌。汉中市0先后组团分别参加了西安首届茶博会和北京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汉中仙毫”斩获多项金奖。去年起,汉中市茶业协会对“汉中仙毫”实行定点产销企业资格认定,采取“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估,颁证挂牌”的办法,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统一定点经营企业、经营门店门头标志,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247个“汉中仙毫”定点生产企业,195个“汉中仙毫”定点经营企业。

汉中市0副市长郑宗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汉中借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强力推进品牌整合,汉中茶叶统一称之为‘汉中仙毫’。使多年困扰汉中茶产业发展的品牌多、杂、乱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汉中茶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汉中市《关于请求将汉中仙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报告》(汉政函〔2007〕10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南郑县西河乡、碑坝镇、福成乡、白玉乡、喜神坝乡、黄官镇、两河乡、塘口乡、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城关镇、高家岭乡、湘水镇、法镇、圣水镇、小南海镇、胡家营乡、歇马乡、新集镇、濂水镇、魏家桥乡、协税镇,西乡县大河镇、司上乡、罗镇乡、柳树镇、白龙塘镇、白勉峡乡、茶镇、马家湾乡、高川镇、五里坝镇、两河口镇、城关镇、堰口镇、杨河镇、古城镇、三花石乡、左溪乡、峡口镇、骆家坝乡、私渡镇、沙河镇、桑园镇,镇巴县泾洋镇、杨家河乡、渔渡镇、赤南乡、盐场镇、巴山乡、观音镇、田坝乡、巴庙镇、兴隆镇、麻柳滩乡、平安乡、三元镇、长岭镇、黎坝乡、仁村乡、简池镇、永乐乡、三溪乡、碾子镇,城固县大盘乡、五堵镇、孙坪镇、天明镇、盐井乡、二里镇、三合乡、董家营乡、上元观镇,洋县黄金峡镇、黄家营镇、桑溪乡、草庙乡、石关乡,勉县漆树坝乡,青羊驿镇、阜川镇、元墩镇、小河庙乡、同沟寺镇、土关铺乡、武侯镇、定军山镇、新铺镇、茶店镇,宁强县汉源镇、高寨子镇、胡家坝镇、青木川镇、铁锁关镇、舒家坝镇、广坪镇、大安镇、宽川乡、巴山镇、黄坝驿乡,略阳县接官亭镇、鱼洞子乡、何家岩镇、硖口驿镇、郭镇、两河口镇、观音寺乡、仙台坝乡、九中金乡、白石沟乡、黑河坝乡等1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汉中附子

秦巴山区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库和中药库,具有丰富的天然中药材生物图1汉中特产:附子资源。陕西省汉中市是中国传统的特色和优势中药材——附子的原产地、主产地,被历代中药界内人士称之为“中国附子之乡”,附子主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胺、中乌头碱等20多种成分,可用于医药、化工、军科、生态农药等行业,药理作用用于镇痛、强心、增强免疫力等,主治癌症疼痛,心衰,免疫力低下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汉中年产鲜附子6000余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年出口量约为500吨,创汇400万美元,在国际上有良好的声誉。2009年,陕西“汉中附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汉中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关于划定汉中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汉政函〔2008〕3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勉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宁强县、汉台区等7个县区所辖行政区域。.

黄官盐菜

黄官盐菜的制作工艺由来以久,其风味独特,南、北口感都能适宜,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工艺改进,吸纳南北风味,其口感近似川味,而淡于川味,具有代表性的巴蜀风味。

黄官盐菜与黄官镇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已形成不可替代的特色,用相等工艺在外地加工,均达不到其风味要求。这主要由于黄官镇的区域特色,这里多浅山、河流,年降水量、空气湿度均大于周边区域,且水质极佳,不管是地表水或河流水都可为优质的生活饮用水。

黄官镇居民之先祖多为明代及清代初叶移民,加工盐菜为解决冬季菜食缺少之困难,至今黄官人对饮食较为讲究,仍保留着南方人的生活习俗。黄官镇内农家每家都自备有菜坛,自己加工食用,工艺参差不齐,其主要分布黄官镇内的河坝、水井、青龙、高石坎等村,在汉中市内的农家土特产中具有代表性。

相传北宋未年,*义军来到黄官,为了破除掉“黄天官”老屋的风水脉气,便将老屋后一山垭斩断,至今此山仍叫斩龙垭。

黄官古镇的形成由来已久,由于交通不便,集市日由开始的三、六、九逢集,后改为双日逢集,每逢集日人山人海,远在百里之外的四川边民也来赶集。改革开放后,由于交通的便捷居民增多,自然形成了现在的白日集。

黄官的居民,大多是明代或清初的移民后代,明朝期间,曾有两次较大的*强制性移民,被称着湖广(湖北)填四川,四川填陕西,黄官移民大多来自四川省的大足、岳池、广安、仪陇等地。但其祖先可追朔到湖北省的麻城,孝感一带。至今可判断是原居民还是移民,可从过“鬼节”的习俗来判断,本地居民过鬼节是农历十月初一,而移民过“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

黄官的地域文化包含着很重的移民文化,黄官人从不排外,不妒忌别人,具有包容心。

移民大多是从南方北移,生活需要新的适应性,为了解决冬季菜食问题,便开始对鲜菜在夏,秋季加工腌制,储存冬季食用。移民们也带来了粗陶制品的制作工艺,解决了盐菜的储存问题,在当时,农家加工盐菜已成为风尚,而且互相比看谁家的盐菜更香,更可口,为了显示主妇的能干,在女儿出嫁时,要陪嫁一箱盐菜。新郎、新娘夜晚在洞房吃合食必有盐菜,新婚次日早饭,用陪嫁盐菜招待邻里亲朋,也包括新娘的娘家人,当地称为“摆茶”,黄官盐菜在近百年来一直作为礼品,敬奉亲朋、上司,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