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连平县

科普小知识 2022-02-14 16:19:00
...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与江西省全南、龙南县相邻,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始建连平州,辖和平、河源两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州为县,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成立河源市,连平改属河源市管辖。行政区划图辖13个镇,159个村委会,16个居民委员会,县*驻元善镇。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中文名称:连平县

外文名称:Lianping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驻地:元善镇

电话区号:0762

邮政区码:517100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北部

面积:2365平方公里

方言客家:语-粤中片-连平话、水源音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粤P

行政代码:441623

1、历史沿革

据出土文物考证,连平县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群居住。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连平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连平属南海郡,为龙川县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连平属南越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至三国时期,连平属南海郡龙川县、桂阳郡浈阳县地。东晋时期,连平属东官县。南朝齐高帝建元二年至明正德十二年(480~1517),连平先后分属河源县、浈阳县、龙川县、循州、翁源县地。明正德十三年至崇祯六年(1518~1633),连平分属河源、翁源、长宁(新丰)、和平县地。


连平县地理位置

明崇祯七年(1634),奉旨割惠州府和平县之惠化图、河源县之忠信图、长宁(新丰)县之长吉图,韶州府翁源县之东桃、银梅两铺(后称银梅图),置连平州。州治设在元善镇,辖和平、河源两县,属惠州府。这是连平单列县级散州的开始。

清沿明制,连平仍设州,但无属县。

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连平改州为县,属惠州府,下辖4个图:惠化图、银梅图、长吉图、忠信图。

民国3年6月,省、县之间设道制,连平属潮循道。民国7年,全县设4区:惠化区(一区)、银梅区(二区)、长吉区(三区)、忠信区(四区)。民国14年,省、县之间设行政区,连平属东江行政区。民国15年至17年,连平辖5个区:惠化(一区)、上坪(二区)、长吉(三区)、忠信(四区)、银梅(五区)。民国25年9月,广东省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连平属第六区(区址:韶关)。民国36年,连平改属第七区(区址:兴宁)。

1949年(民国38年)6月2日,连平县人民*在忠信长安旅店成立。6月25日,县人民*迁至元善镇。

1949年10月1日,*成立,连平属东江专区(地址:惠州)。1952年,改粤北行政区(区址:韶关)。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

1958年11月,连平、和平两县合并,仍称连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59年11月,陂头(包括贵东)划给翁源县辖。1960年4月,隆街划给新丰县辖。7月初,惠化、上坪划给新丰县辖。连平县委、县人委机关迁往和平阳明镇办公,连平县改称和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62年6月,原划给新丰、和平两县的社(镇)重归连平,恢复连平县建制,仍属韶关专区,县人委设在元善镇。1963年6月,改属惠阳专区辖。1967年6月,陂头从翁源划归连平县辖。自此,原连平县境复原。

1983年冬撤社设区(镇)。1987春,撤区建乡(镇)。1988年1月,河源市成立,连平改属河源市辖。

2、行政区划

明崇祯七年(1634),始建连平州。当时,连平州辖河源、和平两县,隶属惠州府。州直辖区实行图、甲制。设4图,辖40甲。分别是惠化图,忠信图,长吉图,银梅图。

清代,连平仍设州治,但不再辖河源、和平两县(清代散州无属县,俗称“独脚州”),依旧隶属惠州府。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连平改州为县。全县仍设4图:惠化图、银梅图、长吉图、忠信图。

民国7年(1918),改图为区,全县设4区:惠化区、银梅区、长吉区、忠信区,区以下设乡。

1949年10月,全县设置4个区:惠化区、忠信区、隆街区、陂头区,区以下设2镇23乡185村。

1952年4月下旬,增设大湖区,从忠信区分出,全县共设置五个区。


连平县行政区划图

1957年12月,连平撤销区设置,全县改设为17个乡(镇)。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17个乡镇合并成为惠化、忠信、大湖、隆街、陂头5个人民公社,同年12月,从忠信公社析出石背公社。

1959年11月,陂头公社划给翁源县管辖。同年12月,从惠化公社划出上坪公社。

1960年2月,从大湖公社析出莲塘公社(农场)。同年4月,石背公社划归忠信公社管辖,石背公社撤销;隆街公社划给新丰县管辖。同年7月,惠化公社、上坪公社划给新丰县管辖。

1961年9月,设置三角公社(从大湖公社划出)。同年11月,增设忠信镇及油溪、高莞2个公社(均从忠信公社划出)。

1962年6月,增设内莞公社(从惠化公社划出)。同月,将当时属新丰县管辖的隆街、上坪、内莞、惠化、(包括元善镇)以及当时属和平县管辖的大湖、三角、莲塘、油溪、高莞、忠信(包括忠信镇)等公社重归连平,恢复连平县建制。11月,从惠化公社划出元善镇,设置为公社级镇。

1963年3月,忠信、油溪、高莞3个合并为忠信公社,大湖、三角合并为大湖公社。全县176个生产大队并为116个生产大队。

1964年7月,从忠信公社划出九连公社。

1966年5月,元善镇改称为红阳镇。至此,全县设有人民公社9个、镇2个。同年9月,撤销忠信镇建制,将该镇并入忠信公社。

1967年6月,陂头公社由韶关专区翁源县划归惠阳专区连平县管辖。

1973年1月,莲塘公社(农场)改称莲塘茶场,为省属单位。

1976年7月,增设溪山、田源2个人民公社。

1977年3月,忠信公社划分为忠信、油溪、高莞3个公社。

1978年6月,从陂头公社划分出贵东公社,从大湖公社划分出绣缎公社。

1982年6月,红旗镇名称恢复为元善镇。同年12月,忠信镇恢复为公社级建制镇,并从忠信公社划出。

1983年11月中旬,各人民公社改为区,农业生产大队改为乡,农业生产小队改为村。

连平行政区划1987年3月,撤区设乡、镇,连平县基层政区由16个区(镇)改为设置6个镇和9个乡。即:元善镇、上坪镇、陂头镇、忠信镇、大湖镇、隆街镇;九连乡、贵东乡、油溪乡、高莞乡、绣缎乡、内莞乡、溪山乡、田源乡、崧岭乡。乡(镇)下辖177个村(居)民委员会、2028个村民小组。

1990年3月,调整农村基层机构,把村更称为管理区,村民小组更称为经济合作社。

1994年7月,又改乡为镇,各乡皆随之易名,全县基层政区遂由9个乡、6个镇改为15个镇。

1995年4月,增设三角镇(从大湖镇划出)。至此,全县基层政区为16个镇,下辖172个管理区、2511个经济合作社。

1998年9月,依法理顺农村基层管理*,将管理区撤销,设行政村,依法进行*管理、*选举、*监督、*决策。全县共设172个村。

2003年,调整镇村行政区划,撤销九连镇、贵东镇、崧岭镇,分别并入内莞镇、陂头镇、隆街镇。全县共设13个镇。

3、人口分布

连平的人口绝大多数是中原汉族的后裔。县境内在新石器晚期已有人类聚居。后周以后,县内居民多数为客家人,土著居民只有少许。客家先民原聚居于中原一带,由于战乱等原因,隋唐以来,多次迁徙于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县地自隋代到清代,历代都有客家居民迁入,其中大部分均系明朝初期从福建、江西迁来。民国期间,有少部分居民从广东东部的兴宁、五华、梅县等地迁来。建国后,外地迁来人口较少,仅有部分水库移民及少数因婚姻或工作关系迁入县境的人员。

明末建州至清初,县境内人口密度很小。按1988年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计算,清康熙二十年(1681),每平方公里为4.2人;光绪三年(1877)为20.6人;宣统元年(1909)为34.9人;民国20年(1931)为39.9人;民国24年为44.1人;1949年为55人,比清康熙二十年每平方公里增加了50.8人。

建国后,连平人口一直持较大幅度上升。1952年,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60人;1962年为74.2人;1972年为101.5人;1982年121.4人;1988年为136.2人,比1952年每平方公里增加76.2人。

按自然地区分布,连平人口南部稠密,东北部稀疏。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忠信平原,西南部的丘陵、盆地,中、北部的山间川地。

从各镇人口分布来看,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均差异悬殊。1988年,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忠信镇,每平方公里为470.42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贵东镇,每平方公里仅为40.83人;人口规模最大的是元善镇,为54116人;人口规模最小的是九连乡,仅为5047人。

4、地理环境

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位于北纬24°06′至24°36′,东经114°14′至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公里,南北宽55.6公里。

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郊区、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全南县交界。距离广州市217公里、河源市107公里、深圳市278公里、赣州市263公里。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

5、地形地貌

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地势自北向东南和西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693.5米。九连山脉在境内自北分别向西和西南方向延伸,两大水系(东江水系、北江水系)六条主要河流(连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大湖河、陂头河、贵东河)纵横全境,北、中部多为中、低山,西南部大多是丘陵地带,东南部以谷底盘地为主。

根据地貌形态特征,县内地貌大致可分为北、中部山区、西南部丘陵区和东南部盘地区及陂头、内莞喀斯特地形区。

北、中部山地区

该区北接江西省,东至和平县,包括上坪镇及陂头、内莞、溪山、田源、油溪、高莞等镇的一部分。岩石组成主要有砂页岩、花岗岩、砾岩、片岩和石灰岩等。区内土壤质地疏松,土层较厚,养分充足,适宜林、草生长,为县内主要牧区和用材林区。区内地形多为中、低山,山脉连绵起伏。中山地势高耸而陡峭,坡度30~50度,最大坡度60~65度,山峰大多在海拔900米以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9座,其中黄牛石顶海拔1430米,为全县最高峰。低山山势较缓,坡度30~40度,最低为10多度,海拔300~500米左右。多数沟谷切割较深,“V”形谷及嶂谷发育,山间夹有溪流,但流量不大。

区内山脉为九连山脉的一段,可分为黄牛石和风吹蝴蝶两大山系。


连平县

西南部丘陵区

该区西接翁源县,南界新丰县,包括隆街、元善等镇及陂头、溪山、田源的大部分地区。地形多为丘陵及低山,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坡度为10~30度,岩石由泥质页岩、砂页岩和花岗岩组成。土壤多为中厚土层,土质较为肥沃。连平河流经元善、溪山、隆街等地。水资源丰富。该区适宜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林,为连平主要的粮产区及经济林区。

东南部盘地区

该区东至和平县,南接河源市郊区,包括忠信、大湖、绣缎等镇和莲塘茶场,以及高莞、油溪的大部分地区。地形多为盆地,盆地边缘有低丘陵。地势平坦,低矮平缓,高度一般在海拔200米以下,素有“忠信小平原”之称。岩石组成多为砾石、砂及粘土,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适宜种植水稻、花生、大豆、蒜头、茶叶、油茶、油桐、沙梨和枫栗等,为县内粮食产区及主要经济作物区。

喀斯特地形区

县内陂头洞周围山岭和内莞的中莞、塘兴、小洞等处山岭,因由石灰系灰岩、白云质灰岩构造,经长期的水溶侵蚀作用形成许多石峰和岩(溶)洞,构成了喀斯特地形区的特殊景观,为连平县主要旅游景点。主要岩洞有:

圣迹苍岩:又名内莞岩,位于县城东向内莞镇境内。岩体为石灰系灰岩构造,经长期水溶作用,形成洞内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龙岩:旧称“龙潭喷雨”,位于连平县西部陂头镇腊溪洞尾龙岩山的半山腰处。洞长300米,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等别有风韵。春、夏季水从洞口涌出,秋、冬季水从洞底石缝中流出。一年四季水源稳定。1972年,在洞口下侧20米处拦水筑坝,开渠引水发电,装机容量800千瓦。洞内的水源从何而来尚未查明。

上岩、下岩:位于连平县西部陂头镇境内,为石灰系灰岩天然溶洞。上岩、下岩两个岩洞相距约100米,因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故名。两洞的地面皆成长方形。其中上岩洞内面积1600平方米,下岩洞内面积1200平方米。两洞高度均为6米。1939年(民国28年),它们俱被*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修整为军事仓库。1948年(民国37年),这两处军事仓库搬迁至江西后,上、下岩废弃。

6、水文气候

水文河流

县境内的河流分属东江水系及北江水系。

东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连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及大湖河。流域面积1965.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11%,大小支流57条,其中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42条。

连平河:发源于元善镇的黄牛石山麓,往西南流经元善、溪山、隆街,至隆街镇塘河口汇入新丰江。全长71公里,河宽平均28米,流域面积589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078,天然落差818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8.28立方米/秒。大小支流18条。

大席河:发源于上坪镇中村的尖峰岭(海拔732.9米),流经上坪、内莞、元善、田源等镇,至田源河头村和石坑西约2公里处出县境,流入新丰县。境内河长59公里,流域面积53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398,天然落差107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5.95立方米/秒。大小支流15条。

忠信河:发源于和平县青州蚬仔塘,向西南流经锯板坑东侧,折向南流经九连、油溪、忠信,至忠信石塘水出境流入河源市郊区。境内河长65公里,流域面积593.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409,天然落差819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4.24立方米/秒。有10条主要支流。


连平县

大湖河:发源于和平县青州乡和尚栋之北,经下礤流入县境。流经大湖镇,收入溪水、清沟水、河洞水,至敖岭出县境,流入河源市郊区。河长42公里,流域面积122.7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0758,天然落差70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2立方米/秒。

北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陂头河和贵东河,流域面积313.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3.25%。

陂头河:发源于陂头镇的分水坳。流经陂头镇的三水、腊溪、莲光、夏田村,至夏田径口流入翁源县。河长25.3公里,流域面积184.5平方公里,天然落差805米,河道平均比降0.00782,多年平均径流量5.38立方米/秒。

贵东河:源于江西省大吉山之南,向西南流经狗背坑至塘田,沿途收寨背坑水、蒲洞水、大华水、嶂背水、花山水、杨公坑水等左右诸水,流经蒲洞、贵东墟至其吉围入翁源县境。河长16公里,流域面积128.9平方公里,天然落差350米,河道平均比降0.00894,多年平均径流量3.76立方米/秒。

地下水

连平县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其次是山塘、水库、渠道、水田等地表水的渗漏补给。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良好。据广东省地质局1982年编写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连平幅)的调查:境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连平水、忠信水等河谷地区;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在陂头、元善、溪山、隆街等镇盘地及河谷地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戈罗笔、隆街、九连、谢洞、西山、贵东等岩体地区。据钻孔水文地质资料调查:陂头镇地下水一般水位埋深1~75米;上坪、内莞、元善、溪山、田源、隆街等镇地下水一般水位埋深1~10米;九连、油溪、忠信、大湖、绣缎等镇地下水一般水位埋深1~30米。全县地下水平均每日涌水量8873.76吨。有代表性的出泉点有陂头龙岩、内莞圣迹苍岩、忠信狮子口泉水坳等。

气候

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的南麓,位于东经114°14’至114°56’,北纬24°06’至24°36’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主要特征是:夏冬长、春秋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降水季节明显。

四季

按照日常平均气温12℃—22℃为春秋季,低于12℃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标准划分,全县四季分明。

春季从2月21日起至4月25日止,共64天。天气多变,常有低温阴雨,阳光缺少。

夏季从4月26日起至10月5日止,共163天。初夏是全年降雨高峰期,盛夏除热力性雷阵雨或受台风影响外,一般是高温睛热天气;夏末受弱冷空气影响,偶尔出现寒露风天气。

秋季从10月6日起至12月10日止,共66天。雨季结束,形成寒露风天气过程,多是秋高气爽,极少数年份有阴雨天气。

冬季从12月11日起至次年的2月20日止,共72天。多出现晴冷天气,“冬至”后为全年最冷期,甚至出现霜冻或冰冻,半数年份高山有积雪。

日照

县境内光照条件良好,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659.8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38%。2~4月份,每月日照总时数在70~80小时之间,其余各月在100小时以上;7月份最多,超过200小时。

连平地处低纬度,日照时数较长。但由于山地面积广,平原甚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9座,云雾亦较多,各地日照分布不均。这种现象有利于香菇、木耳、茶叶、水果、竹木等林作物的生长,但不利于农作物春播、春种和春收。

太阳辐射

县内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07223.7卡/厘米,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但年际变化较大,各月差异也明显,7月份达13601.0卡/厘米,而3月份仅为5314.0卡/厘米。

气温

据1952年至1988年气象资料记载,县内全年平均气温徘徊在18.0°C~20.7°C之间。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一般在9.2℃~10.8℃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在26.3℃~28.0℃之间。全县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的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历年仅出现过一天日平均气温为-0.1℃。历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955年1月,为-5.4℃。历年最高气温出现在1953年8月,为39.5℃。

降水

县内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779.7毫米,雨量充沛。但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量最多的是1975年,达2732.0毫米;最少的是1963年,仅997.5毫米。另外降水的季节差异也很大,4~6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8%;10月份至次年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16%;其他月份共占36%。历年月最大降水量为823.9毫米,出现在1968年6月。一般从3月份开始,雨量逐渐增多,5、6月份为降水最集中期,而且强度大,易引起山洪暴发。如1964年6月15降水量达200.6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为1小时54.4毫米,引起全县性的山洪暴发,造成惨重损失。日雨量大于或等于80.0毫米的暴雨日数,平均每年为1.4次。8月份以后降水逐渐减少,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则易产生秋旱,甚至秋、冬、春连旱,如1963年旱期长达162天。

湿度

连平县1952~1988年的年平均湿度为79%,年内平均相对湿度最大的月份是6月,为85%;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的月份是12月,为71%。

蒸发

连平县属内陆山区,植被良好,日照短,风速小,蒸发量不大,年均蒸发量为1393.6毫米,折算成自然水体的蒸发量为1059毫米,相当于广东省变幅的下限值。年内蒸发量最大月是7月,月总量174.2毫米,占全年的13%;最小月是2月,月总量67.6毫米,占4.9%。蒸发量最大年是1955年,年总量1587.1毫米;最小年是1965年,年总量1101.0毫米。

连平县受季风影响,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秋冬偏北风较多,春夏东南风较多,6~8月多偏南风。年均风速为1.4米/秒,瞬间极大风速为20米/秒。

据1952~1988年的气象资料记载,最多霜日是1963年,为33天,最少霜日是1962、1985年,均只有2天。霜日出现天数,以12月至次年的1月占多,2月次之。初霜日一般在11月末至12月初,最早是1982年11月11日;终霜日一般在2月末至3月初,最晚是1954年3月23日。县内各地无霜期277~317天。由于每年冷空气的强度和路径不同,故历年出现初、终霜日的年际差异较大。历年平均霜期日数为65天。

连平县有半数年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雪,但时间短,大雪少。最多降雪日出现在1968年,一年共降雪6天。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1975年12月14日,平均雪深4厘米,个别山沟积雪月余。初雪最早出现在1952年12月3日,终雪最迟出现在1969年3月13日。

灾害性天气

县内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阴雨、冰雹、暴雨、寒露风、霜冰冻、干旱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低温阴雨、寒露风、暴雨和干旱。

低温阴雨多发生在早春期间的2~3月份,常有明显的冷空气入侵,冷暖气流相持于华南上空,产生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寒露风多发生在9月25至10月25日之间,每年最少有1次寒露风过程。暴雨多发生在5~6月,历年平均月降雨量均在300毫米以上。由于降雨强度大,大雨、暴雨日数多,且时间集中,易引起山洪爆发,河水猛涨,造成灾害。干旱主要有春旱和秋旱。1949~1988年,发生春旱的年份有6年,较为严重的是1955年、1963年和1977年;发生秋旱的年份有10年,较为严重的是1986年。

7、自然资源

县境内野生动物品种繁多,分布广,主要有兽类、禽类、鱼类、甲壳类、两栖类、昆虫类等。

兽类:有狼、豺狗、野猪、狐狸、獭、豪猪、果子狸、野兔、鼠、黄鼠狼、穿山甲、狸猫、猪獾、野牛、黄猄、山鹿、赤鹿、山羊、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蝙蝠等50多种。

禽类:有山鸡、雉鸡、竹鸡、斑鸠、鹧鸪、野鸽、水鸭、燕子、乌鸦、雁、老鹰、麻雀、菜雀、白鹇、画眉、黄莺、啄木鸟、杜鹃、青翠、翡翠、白劳、天堂鸟、牛喜雀、蜡咀、猫头鹰、鹞、鹭鹚、鸳鸯、鹌鹑、喜鹊、鹊鸦、八哥、布谷鸟、黄鹤、白鹤、山寒、山凤凰、呼恶鸟、五彩鸟、夜莺、子规、池鹭、鹳等100多种。

鱼类:有鲩鱼、青鱼、鲢鱼、鲤鱼、鲫鱼、黄鳝、泥鳅、桂花鱼、七星鱼、塘鲺、金鱼、鳙鱼、鲶鱼、乌鰡、鳗鱼、红鲅、青鲅、灰勾鱼、河鲣、猪姆锯、角魭等。

甲壳类:有蚌、虾、蟹、田螺、蜗牛、蟛蚌等。

两栖类:有青蛙、蟾蜍、石蛙、犁头蛙、娃娃鱼等。

爬行类:有青竹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南蛇、泥蛇、饭铲蛇、过山风、草花蛇、百步蛇、三线蛇、过树容蛇、蜥蜴、蛤蚧、壁虎、龟、鳖鱼等。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等。

昆虫类:有蚕、蜂、蜘蛛、蟋蟀、虱、蝉、萤、螳螂、蚊、蜻蜓、跳蚤、蚱蜢、黄蚁、黑蚁、蜈蚣、臭虫、瓢虫、蝴蝶、紫胶蚧、蝎子等。

野生植物资源

连平是广东省林业县之一,山地广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植物生长。野生植物有树木、竹类、药用植物、花草类等。

树木:有马尾松、湿地松、杉、香樟、黄樟、红楠、黄楠、山苍子、拐枣、酸枣、柯树、竹柏、含笑、光皮桦、枫树、白橼、青冈、石斑木、绸木、红椎、天料木、赤黎、白黎、檫木、泡桐、花栏木、榆树、榕树、柳树、乌桕、山楂、杨梅、苦楝、槐树、冬青树、半枫柯、油茶、茶树、石榴、棠梨、黄皮、青梅、石梅、桃、李、柿、栗、柑、桔、枇杷、沙梨、猕猴桃等,此外还有上百种无名杂树。近几年来发现的珍稀植物有银杏、水杉、三尖杉、粉背兰、古榕等。50年代末引进的新树种有桉树。

竹类:主要有毛竹、方竹、苦竹、青皮竹、撑杆竹、麻竹、黄竹、泥竹、单竹、簕竹、观音竹、白眉竹、棕竹、箬竹、蒿竹、佛肚竹、蔓生秀竹、赤竹等。

药用植物:有灵芝草、石花、茯苓、伸筋草、木贼、海金河、狗脊、金花草、石祈蛇、半边旗、贯众、骨碎补、肉补、石苇、薏米、淡竹叶、芦根、水菖蒲、菏草、谷精草、灯芯草、天门冬、野百合、寿门冬、七叶一枝花、黄精、牛尾菜、仙茅、五叶薯、淮山、射干、山姜、金线兰、石仙桃、盘龙参、苞舌兰、鱼腥草、狗贴耳、四大天王、九节茶、将军木、五指毛桃、竹寄生、枫树寄生、铁线草、火炭母、牛膝、木通、何首乌、半边莲、黄莲、大血滕、十大功劳、白药子、秤钩枫、黑老虎、玉桂、巴戟、郁金香、仙鹤草、猴耳环、葫芦茶、大叶千斤拔、鸡血滕、狗尾草、两面针、蓖麻、铁冬青、凤仙花、芙蓉花、山芝麻、元宝草、五加皮、扁豆、鸭脚木、大茶药、念珠草、益母草、夏枯草、丹参、半枝莲、韩信草、生地、枸杞、毛麝香、玄参、独脚金、穿心莲、车前草、玉叶金花、九节木、金银花、罗汉果、甘菊、蒲公英、满天星、旱莲、竹节草、胡蔓藤、老公经、香附、山豆根、艾叶、天南星、九星明、地胆头、薄荷、槐角、紫苏、半夏、枝子、常山、乾葛、苍耳子、石斛、草决子、石决明、急性子、金樱子、青蒿、威灵子、六月雪、青箱子、黑丑、谷精子、七叶草、女贞子、木鳖子、丝线吊金钟、夜明沙、茴香、杜促、疗粉草、凤尾草、蛇舌草、田基王、溪黄草、金钱草、独脚仙茅、鱼藤草、蜡烛草、还魂草、鹅不食草等300多种。

花草类:有玫瑰、月季、桂花、白兰、黄兰、夹竹桃、山杜鹃、五金梅、洋紫荆、羊蹄甲、夜来香、万年青、石仙桃、菊花、兰花、大丽花、美人蕉、文竹、佛肚竹、假槟榔、鱼尾葵、木芙蓉、茉莉花、鸡冠花、牡丹、芍药、山丹、脱衣换锦、荷花、扶桑、石榴花、紫薇、木莲、剪春兰、蔷薇、海棠、含笑、虎利、狗牙、野百合、月月红、凤仙、迎春、雁来红、映山红、九里鱼、仙人掌、铁树、茶花、腊梅、玉簪花、锦屏风、宝珠绛桃、碧桃、绿萼、瑞香、牵牛花、莲花、蒲公英、鸡肉花、水仙花、一品红、吊兰等。

水能资源

根据连平县水电局1985年连平河流流域规划复查报告,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6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1.08万千瓦。各河流水能资源情况分述如下:

连平河蕴藏量2.64万千瓦,可开发34宗、装机容量1.51万千瓦。


连平县

双头河蕴藏量1.58万千瓦,可开发18宗、装机容量8100千瓦。

大席河蕴藏量3.73万千瓦,可开发33宗、装机容量2.98万千瓦。

忠信河蕴藏量3.90万千瓦,可开发31宗、装机容量2.37万千瓦。

高陂河蕴藏量3703千瓦,可开发5宗、装机容量2495千瓦。

大湖河蕴藏量8680千瓦,可开发9宗、装机容量7015千瓦。

贵东河蕴藏量5303千瓦,可开发12宗、装机容量2290千瓦。

陂头河蕴藏量1.21万千瓦,可开发17宗、装机容量5300千瓦。

其它支流蕴藏量9834千瓦,可开发46宗、装机容量3965千瓦。

矿产资源

连平县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广东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储量较为丰富的一个县。

煤矿:县域煤炭资源分布广泛,计有煤矿和煤点21处。已探明工业储量为1960.59万吨,均属无烟煤。

铁矿:县内铁矿资源丰富,分布有11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矿石量)为12839.05万吨。大型铁矿床有大顶铁矿,工业储量12833万吨,其中45度以上富铁矿石6583.09万吨。

铜矿:县内发现的铜矿主要有3处,其中已探明可达中型的锯板坑钨矿伴生铜,工业储量17.12万吨。

铅锌矿:县内已发现铅锌矿14处,探明工业储量(含金属量)99.13万吨,其中达中型矿床的有大尖山铅锌矿,属中温岩浆热液充填破碎带脉状矿床,工业储量为:铅锌47.3万吨,锡3176吨,银418.79吨。

钨矿:县内有钨矿5处,探明工业储量(金属量)22.52万吨,其中属特大型矿床的有锯板坑钨锡多金属矿,工业储量为:钨22.1万吨,锡8.53万吨,铅锌51.83万吨,铜17.12万吨。

锡矿:县内锡矿主要为大顶铁矿、锯板坑钨矿和大尖山铅锌矿的伴生矿,具单独矿床的有2处、分布于上坪镇一带。已探明工业储量(锡金属量)26.28万吨。

金矿:县境内金矿点有蓝屋顶金矿点、县城西山金矿点和油溪金矿点。

银矿:县境内银矿主要为锯板坑钨矿的伴生银矿,探明金属储量418.79吨,另无独立的银矿床。

磷矿:县境内磷矿有2处,探明磷矿石储量1.65万吨。

石灰石:县内分布范围很广,储量较大的有陂头石灰岩和内莞石灰岩。

白云石:县内分布范围较广,储量较大的有盘石至莲塘白云石圹,已探明储量255429.38万吨。

粘土矿:绣缎耐火粘土矿已探明粘土矿储量152万吨。

石墨:隆街梅洞鸡公寨块段煤—石墨矿含固定炭60.97%,已探明储量261.36万吨。

大理石:上坪中村大理石矿属沉积变质型大理石矿床,汉白玉占70%,奶油汉白玉占18%,已探明储量69.3万吨。

硅石矿:田源白马硅石矿出露宽度约10米,延伸长度约50米。

玄武岩:上坪横坑玄武岩面积约4平方公里。

土地资源

据1980年农业区域调查:全县土地面积354.74万亩,其中耕地24.65万亩(水田18.45万亩,旱地6.20万亩),占总面积的6.95%;山地320.95万亩,占总面积的90.47%;水面4.44万亩,占总面积的1.2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42万亩,占总面积的0.96%;交通用地1.28万亩,占总面积的0.36%。

8、经济建设

农业经济

县委县*致力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投资优惠政策,有效地优化了农业生产格局,水果生产和加工成为连平的一大重要产业。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6.7亿元,是2000年的1.9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5万亩,总产量达11.7万吨。水果、蔬菜、禽畜等农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开发了马鞍塘综合农业、河角坪蔬菜、上坪蜜桃、连溪茶叶、陂头优质稻、绣缎高山油茶、温氏鸡养殖等十大农业基地,形成了东蒜、西米、南菜、北果、高山茶的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了九连山精米、连溪茶叶加工厂等六大农产品加工项目。引进了温氏集团忠信分公司、恒昌牧业发展公司、广南畜牧发展公司等龙头企业。培育了九连山精米、连溪九鼎牌茶叶、鹰嘴蜜桃等农产品品牌,被誉为“鹰嘴蜜桃之乡”。扶持成立了上坪桃农协会、陂头蔬菜协会和元善蜜李协会等中介组织,促进了种植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流通。林业工作卓有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3%。


连平县

工业经济

我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生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加工企业。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76亿元,年均增长28.5%;完成工业增加值13.87亿元,比上年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1.61亿元,比上年增长61%。特色工业加快发展,以泥竹塘铁矿、珠江矿业公司、尖山矿为龙头的采矿业,以华丰、穗连钢铁厂和内莞、忠信水泥厂为龙头的建材业,以九连山药业为龙头的制药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水电行业异军突起,全县中小型水电站发展到133个,2005年全县供电总产值达1.17亿元,实现税收1423万元。忠信工业邨、石龙民营工业邨发展势头良好,忠信工业邨引进外来企业10家,年税收超过1000万元。创新思维,规划建设连平县生态工业园,目前园区已签订项目13个,入园建设项目有12个,另有12个项目将在近期入园建设。

9、交通

公路

连平交通便利,国道105线纵贯南北。在建的G45大广高速公路连平至从化段从南到北贯穿本县,G78汕昆高速公路龙川至怀集段(规划)横贯本县东西。


连平县公路图

水路

清代至民国时期,水上运输为连平主要运力。通航河流主要有隆街河、忠信河和新丰江,航道一般通行2~3吨木船。

50年代后,隆街河、忠信河因河道淤塞而停止通航。新丰江则一直通航至1988年。

10、旅游景点

文天祥二女墓

文天祥二女墓在太湖镇三角村苏坑北部山麓。墓的主穴碑文曰:“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墓”,横批是“仙宫”。墓穴前两旁,石雕丹柱成对高耸。遮墙石盖栉比鳞次,火砖石灰围墙延伸抱拢。墓前有一偌大拜坪,碑座林立。《文山二女墓记》和《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东西分立。其间,有历朝创、修墓地善信捐题芳名录,有府、县官衙保护墓地告示、禁牌。碑、铭、记文皆有楷书镌刻,笔法遒劲,字迹仍清晰可辨。从追述当年文天祥戎马倥偬,捐输国难,到定娘、寿娘流落三角,憔悴以死,为父尽孝,以及乡绅仁人义举营葬,历数史实,凿凿有据。

拜坪下有一小溪,迂回横亘。溪面,有一小石桥。相传:文丞相二女因避元兵,至苏坑过此桥,惧追,随投桥下,妹牵姐衣,并溺而死。农民见而捞其尸置于山麓,搜其身,有文天祥书一缄,遗谢叠山(注:谢叠山,又名枋得,南宋诗人,是文天祥的同科进士,同举义军抗元的战友。)托顾其二女,方知为文丞相女,遂具棺葬之。后元兵追寻,挖其墓,仅见二白石。后人因之名其桥曰《仙女桥》。桥下溪旁咫尺,有一圆形洼地,周围幽草丛生,乃是乡民传为《烈女井》之遗赴。石桥南端荒坡上,建有一幢占地面积约为40平方米的古式建筑《双烈庙》,又称《仙娘庙》。庙内正厅神龛上端坐定娘、寿娘泥塑彩像,衣服古饰,仪表慈祥,双目有神,体态栩栩如生,令人望而生敬。庙旁,矗立一大石碑,为文天祥弟文璧之后代暨海外侨胞、三角村善信同人在1991年整修墓、庙时所立。文天祥二女墓是连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吹蝴蝶山

风吹蝴蝶山又称双峰山,山势呈四方张开,状若蝴蝶展翅,而故名。位于县境东北部,石连平县与和平县之界山。主峰海拔1272米。山系一般高度为海拔900~1000米,坡度30~50度。最大坡度60~65度,最小坡度10多度,大小坡度悬殊较大。整个山系由东北向西南伸展,自北至南海拔千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三堆树,海拔1219米,是上坪镇与内莞镇之界山;打石坑顶,海拔1100米,位于上坪镇境内;兰房合顶,海拔1151米,位于内莞镇北部;兰房尾,海拔1013米,东面是锯板坑矿区;寒山,海拔1249米,位于内莞镇内;七星墩,海拔1170米,是内莞镇与油溪镇之界山;朝天马,海拔1320米,是内莞镇与油溪镇之界山;滴水岩,海拔1305米,位于油溪镇境内;猫牙狸,海拔1034米,是油溪镇与元善镇之界山。  

陂头岩洞

陂头岩洞地处韶关、连平、全南三角地带,地属石灰岩地区,奇峰异立,花木扶蔬。在陂头镇府3平方多公里范围内有数不尽的天然溶洞,洞内石笋、石钟乳、石幔千姿百态,洞外古木婆娑。风光秀丽,气候适中,冬暖夏凉,景致各不尽同,险奇秀并存。

上岩、下岩两个岩洞相距约100米,因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故名。两洞的地面皆成长方形。其中上岩洞内面积1600平方米,下岩洞内面积1200平方米。两洞高度均为6米。1939年(民国28年),它们俱被-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修整为军事仓库。1948年(民国37年),这两处军事仓库搬迁至江西后,上、下岩废弃。

圣迹苍岩旅游区

圣迹苍岩旅游区属于国有企业,拥用固定资产1100多万元,景区有田园风光、葡萄园、通天溶洞三个部分组成,是一个风景秀美独具田园乡村景致的特色景区。

圣迹苍岩旅游区位于105国道边,距县城8公里,风景如画,素以优美的田园景色著称,2000年被省旅游局推荐为“休闲度假好去处,旅游观光新亮点”。景区由田园风光、华南地区最大的葡萄园、圣迹苍岩三部分组成。弯弯的小河,清清的流水,简朴的小桥,两岸苍劲古朴的老树,构成一幅动人的田园风情画卷。华南地区最大的葡萄园果熟时节将带给您一片清爽世界,一股醉人甜蜜。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葡萄节,游人如鲫。“圣迹苍岩”是连平老八景之一,分旱岩和地下河,溶洞奇观千姿百态,神奇独特,巧夺天工。

圣迹苍岩——天然溶洞,洞内石钟乳千姿百态,维妙维肖,置身其中,如步入神奇的艺术华堂。


连平县风景

圣迹苍岩是广东省内最偏北的一天然溶洞,溶洞分为旱洞和水洞两个部分,已有3亿年的历史。为旧时“连平八景”之冠,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是连平县乃至河源市的著名旅游景区,常年都有大批游客到此游览、观光。

旱洞横穿山腰,分3层,高89米,洞内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可容数千人。溶洞奇观千姿百态,神奇独特,巧夺天工。岩洞内石笋、石钟乳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层岩石佛”、“姜公钓鱼”、“石灵猴”、“石观音”、“九龙过江”、“大佛坐禅”、“擎天柱”等惟妙惟肖。

水洞则由一条地下河贯穿始终,清澈的河水九曲十八弯,曲曲有奇景,湾湾有气象。水流平缓处,平静如镜,万籁俱寂,水流湍急处,琅琅有声,有的地方如珠落玉盘,有的地方如琴瑟和鸣,有的地方如金风过林,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归。

各式各样的石钟乳、石幔分布其中,如奇花异卉,珍禽怪兽,栩栩如生,仿佛有许多故事要向人们诉说。水洞由于地下河的存在,洞内长期维持着21度的恒温,不管洞外是多么的寒冷或炎热,一进洞内都能体味春天般的温暖。洞口河水蜿蜓,古木婆娑,奇花暗香,令人觉得身在世外桃源。文人关师古诗《圣迹苍岩》曰:“怪石奇峰另僻天,却凝洞里有遗仙,游人笔墨难穷妙,赢得清岩万古传”。

黄牛石自然保护区

黄牛石自然保护区地处粤北九连山脉,连平县北部,总面积4334公顷,北与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相连接。保护区属中低山山地,四周山峰连绵,山体雄奇,最高峰黄牛石海拔1430米,是粤东北最高峰,山体自北向南渐次减低,起伏跌宕,区内溪流众多,飞珠溅玉,云蒸霞蔚。保护区地质构造较古老,属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伴生有金属矿床。区内森林茂密,属天然次生阔叶林,珍贵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很多,迄今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二级12种,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二级10种,是植物宝库,动物乐园。

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顶云遮雾绕,山间林涛阵阵,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是一块资源极为丰富且具有无限开发潜力的世外桃源,是人们探险、旅游的理想去处。


溪山瀑布

溪山瀑布位于溪山镇软坑村,距105国道3公里,离县城16公里。溪山瀑布落差45米,宽5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细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彩虹,幻景绰绰,奇妙无穷。

黄潭寺遗址

黄潭寺遗址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元善镇,现有面积约12000平方米。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配合105国道建设发掘了850平方米,文化层可分二层,包括早晚两期遗存。早期遗存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纹饰主要为绳纹、条纹、偶见编织纹、方格纹和刻划纹;器型以三足器和圈足器为主,有鼎、豆、盘、罐和钵。石器有镞、锛。晚期遗存陶器夹砂陶多于泥质陶;几何印纹发达,有方格纹、叶泳纹等;器型多为圈足器、凹底器和圈底器,主要器型为罐、釜、豆和器座。石器有锛、镞、戈、环等。该遗址属新石器晚期遗址。

上一篇: 恩平市

下一篇: 龙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