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佰库
曹佰库,1959年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初中毕业,1982年从部队转业后来到沈阳重型机械厂(该厂2006年与沈阳矿山机械厂合并组成北方重工)当钳工。他曾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全国机械行业劳动模范等称号,今年被评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
1、基本信息
|
---|
2、简介
曹佰库:1959年,曹佰库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的劳动模范。家庭的启蒙教育与厚重的沈阳工业文化,使曹佰库内心一直萌动着学习技术、建功立业的渴望。初中毕业后去参军,1982年,23岁的曹佰库从部队转业,来到工厂当了一名钳工。在一个3万人的国有大厂,他普通得像一颗螺丝钉。1997年5月,在对中速磨煤机的辊子密封时,某班组装辊子后一检查,无一合格。几名技术能手比划了好半天,也没弄明白。曹佰库来了,他眯着眼看了半小时图纸,再调整火候,连续装60个辊子,个个合格。2002年,原沈重集团为宝钢制造5米宽厚板轧钢热板铰直机,但板体两瓣因块大拼不到一起。外国专家琢磨了一周也没有结果,车间主任急得满嘴大泡。这时,曹佰库提出在板体两侧各设4个吊眼的办法,不到半小时两个板体连在了一起。
2003年,对于国家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北方重工沈重集团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这一年,国家推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早就不满足于制造“坛坛罐罐”的北方重工,放眼世界,乘势而上,盯住了盾构机这个世界级的重大产品,立志为它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牌!
曹佰库和他的团队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装配制造一台直径11.38米、长60米、重1200吨的大型盾构机。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长江第一隧”使用的装备。这台盾构机经受了长江江底高水压、大断面和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考验,在60米深的江底运行了475天,把长江隧道成功贯通。人们称赞这台中国制造的“穿江越海”第一机。
曹佰库和他的团队以前没有摆弄过盾构机,一个又一个困难接踵而来。比如,这台盾构机前盾部分由两瓣组成,重达156吨,按规程要通过吊车吊起,在空中翻过来进行装配,而车间现有的吊车只有150吨的起重能力。如果按外国专家的主意,添置两台吊车和工装辅具,不仅要投入上千万元,而且还不能如期交货。
曹佰库顶住压力,凭着丰富的装配制造知识和经验,提出不买设备,不添工装,只要改动一下盾体吊耳位置,让盾体中心前移,倾斜支撑在地上,变空中作业为半空中作业,就可以达到目的。这个大胆的想法,等于改变了原设计方案,外国专家断然否定。曹佰库反复解释新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外国专家终于同意试行。在曹佰库和工友精心操作下,安装一举成功!在现场观看的外国专家惊叹不已,在曹佰库面前竖起了大拇指:“曹先生,你们真神!”
2007年4月,曹佰库接到装配一台直径11.38米、重达1600吨的泥水盾构机任务,客户要求一个月完成。法国装配权威眼睛瞪得溜圆:“最少4个月!”背水一战勇者胜。曹佰库和他的团队带着被褥行李进驻车间。27天,一台大型盾构机装配完成,一项世界盾构机装配史上的新纪录诞生。4年来,曹佰库和他的团队多次攻克世界技术性难题,累计装配制造了25台大型盾构机,中国从盾构机装配制造的“门外汉”一跃成为“弄潮儿”。
2009年3月12日,市总工会把这个铁军一样的团队,正式命名为“曹佰库团队”,并把“工人先锋号”的锦旗颁授给这支团队。
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曹佰库同志现任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重盾构机分公司装配一车间主任,高级技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