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花镲锣鼓

科普小知识2021-08-28 17:19:07
...

花镲锣鼓,俗称“吹打”,属民间乐队,有300多年历史,分布丰城河东一带,民间婚丧节庆均演奏花镲锣鼓,其风格粗犷,节奏明快,音乐优美,曲调激越。2014年11月,花镲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历史源流

据考证,花镲锣鼓,萌芽于南宋时期丰城荣塘镇龙光书院,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这种以唢呐、锣和钗(镲)等打击乐并重的小型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民间普遍称为“吹打”,成型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民国初期,普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长期传承不绝的一种地方民间风俗器乐艺术。

2、曲牌

花镲锣鼓的曲牌,按来源分类,可分民歌性曲牌、戏曲性曲牌、传统性曲牌、移植性曲牌四大类;按鼓槌使用特点分类,可分单鼓槌和双鼓槌;按体裁形式分类,可分长牌和短牌。丰城花镲锣鼓曲牌旋律优美,融汇民歌、戏曲、说唱音乐及传统曲牌音乐材料,其变化丰富多彩而活灵活现,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缠绵悱恻。丰城花镲锣鼓传统曲牌,多达一百余个,同时还具有乐器组合规范化、曲牌体系化、演奏程式化、节奏形态多样化等突出的艺术特点,具有很高的音乐、文化和历史价值。


花镲锣鼓

3、表演场景

花镲锣鼓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民众迎神拜社的各种仪式,民间的婚丧嫁娶的各种礼俗,还是现代社会生活庆典、表演或娱乐活动等,都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不仅普及于丰城每一个乡镇村落,也广泛流传到丰城周边各县市,乃至赣中广大地区。花镲锣鼓既是我国古代鼓吹乐的丰厚遗产,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当地一种古老、厚重、经典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重要的文化价值,深为广大民众喜爱认同。

4、表演形式

花镲锣鼓由旋律(唢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乐队一律是七人十件乐器;其曲调部分由两支唢呐演奏。

司鼓是乐队的指挥,演奏的起承转合,都由司鼓决定;唢呐和打击乐的配合(民间称为“吹”与“打”的配合)有三个特点:一是“吹”、“打”并重,其气氛热烈;二是吹重于打,其效果抒情、优美;三是单打,由打击乐器演奏,一般体现演奏的开始和曲目的连接。

5、艺术特色

花镲锣鼓的传统曲牌有109个,分单首牌子和套曲两类,其套曲的大部分段落粗犷悲壮。而单首牌子适合热闹场合演奏。花镲锣鼓曲目与传统的戏曲音乐、民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