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徐溜镇

科普小知识2022-04-22 16:59:38
...

淮阴县辖乡。1957年为文科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更名徐溜公社,1983年改徐溜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2.2万。南六塘河与包河在此汇合,淮沭新公路经此。辖徐溜、徐西、徐东、潘圩、潘祠堂、苏营、金城、茶棚、糖坊、老张庵、董荡、清河、冯大庄、吴庄、安集、谷庄16个村委会。农业种植小麦、水稻。乡镇企业产品以丝棉、牛奶、奶制品为主。

中文名称:徐溜镇

行政代码:320804109

身份证前6位:320804

长途区号:0517

邮政编码:223001

隶属政区:淮阴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苏H

辖区面积:46km2

人口数量:约2.2万人

人口密度:478人/km2

1、地方简介


徐溜镇

徐溜镇地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最北端,为宿迁市沭阳县、宿迁市泗阳县、淮安市淮阴区两县一区交汇之处。徐溜镇是淮阴区北大门同时也是淮安市规划局规划的淮安西部发展翼,促进淮安整体协调发展带动周边经济薄弱地区是徐溜镇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任务。徐溜镇区域地图境内地势平坦,沟渠道路成网,淮沭河从西侧流过,205国道贯穿全线,中有新长铁路,距京沪高速公路仅25公里,淮沭路贯穿南北,水陆交通方便,境内正在建造的西偏泓大桥对推动淮阴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3年来,徐溜镇围绕将其打造成淮沭片重要的区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这一目标,瞄准淮沭线“美丽集镇组团”中心镇的战略定位,凝心聚力,科学规划,不断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扩大经济辐射能力,一个主体功能定位明确的全新集镇格局已初步形成。2014年7月21日被列入新的全国重点中心镇名单。

2、历史文化

徐溜街旧称徐家溜。明、清时前六塘河过此,三弯六折,遂留有“东溜”、“西溜”之名,二地相距1.5公里。光绪年间,两地皆兴集市。西溜地僻而未成,东溜扼淮沭之要津而成市,因居民多姓徐,故称徐溜。

民国期间,徐溜镇属淮阴县五区。建国前夕,属徐溜区。1950年起又属文科区。1957年撤区并乡时,名文科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文科公社。1962年,改名为徐溜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时复称徐溜乡,1999年撤乡并镇时,改称徐溜镇。全镇共有徐溜、金城、新河、*、韩庄、涵洞、淮北、张庄、长庄、吴江、创业11个村。

3、经济发展

2010年,全镇紧紧围绕区委、区*年初制定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镇为核心,突出招商引资、财政收入、集镇建设等重点工作,按照“三步并作两步跨,三年力争翻一番”的具体要求,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加快富民强镇步伐。招商引资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共完成亿元工业项目1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3000万元以下19个。工业总产值实现82591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9亿元(占任务201%);财政总收入完成159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4.2%;农民人均纯收入8911元。集镇新增建设面积46793平方米,小城镇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日新月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长足稳固,全镇领导*团结,干事氛围浓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全镇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发展良镇”这一奋斗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4、城镇建设


徐溜镇

2014年2月11日,徐溜镇党委、*全面研究制定和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和完成目标,科学规划、认真谋划,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一是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制度和改善投资环境,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华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益铜业有限公司、亚碳联江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康普斯电器有限公司等现有企业的扶植力度,力争新引进企业6个。新增产业工人600人,标准化厂房1万平米,2014年开工建设并投入生产;以农业示范园为龙头,培植带动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农、林、水、畜等产业。二是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速度,打好美丽乡村建设攻坚战。2014年作为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该镇把握时机在提高社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上下功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已具备入住条件的社区迁入组织工作。进一步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按照“五化”标准,建设实施“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专项整治,达到环境优美、生活舒适,造福群众。三是加强平安和信访稳定建设。为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平安的社会环境,狠抓平安建设和信访稳定不放松,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逐一排查问题隐患,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坚决杜绝赴省、京*及集访事件发生。四是加强农业工作。按照省农村工作精神,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流转2500亩,引进两个龙头企业,建成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规模性市级合作社。做到合理规划,便于操作,实现粮食、蔬菜等产量、科技含量双提高。五是加快发展全镇社会事业。重建两个村部,集全镇之力新建一个占地面积40亩的汽车电影广场和一栋12层高的城市综合体,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使全镇人民都能享受到徐溜改革发展的成果。

5、行政区划

徐溜镇区划

320804109001121徐溜居委会

320804109002122创业居委会

320804109202220涵洞村委会

320804109203220张庄村委会

320804109204220金城村委会

320804109205220新和村委会

320804109206220*村委会

320804109207220长庄村委会

320804109208122淮北村委会

320804109209220韩庄村委会

320804109210122吴江村委会

6、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5519

男18325

女17194

家庭户户数8718

家庭户总人口(总)35380

家庭户男18215

家庭户女17165

0-14岁(总)9258

0-14岁男5085

0-14岁女4173

15-64岁(总)23175

15-64岁男11978

15-64岁女11197

65岁及以上(总)3086

65岁及以上男1262

65岁及以上女182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4503

7、城镇动态

淮阴区徐溜镇召开专题*生活会

日前,徐溜镇召开班子专题*生活会,区委包片领导,市区督导组组长全程指导会议,镇三套班子成员开展了对照检查和相互批评。以“剖析四风成因、痛陈四风之害、纠正四风决心”为会议的主线,深入细致剖析检查。整个专题*生活会会风清新、务实,既严肃认真,又气氛热烈,达到了统一思想、共同提高、互助团结的目的。会议明确了始终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从政理念,以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民。

会议上提出并分析解决关乎全镇发展的几点突出问题,建立了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在改进徐溜镇机关作风、抓好发展软环境、推动工作发展上取得不小效果。

8、附近景点


李更生故居

韩信故里

淮安市的码头镇,据传是“汉初三杰”中韩信的故里,距新淮安20公里。是一个历史古镇,在秦代就已有此郡名楚州,现恢复其原貌杂。

公元前209年,韩信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以后项羽也认识他和刘邦谁能得到韩信,谁就能得天下,派武涉去策反韩信,说刘邦之所以没杀韩信是因为有项羽,项羽今日亡,明日就取你。后蒯通也劝说韩信,但都被韩信拒绝。

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逃到寒溪时,本来可以过去,但因溪水大涨,无法过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是大将之才,刘邦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筑高台,具礼,举行仪式,拜韩信为大将。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胯下桥

“胯下桥”位于淮阴县码头镇码头小学大门外东南角数十步,是古淮阴县治所在地的繁华市中心。面北有小沟通胭脂塘,沟上架筑小桥。原址有圈门,门前有碑,上刻“韩信胯下受辱处”,现遗址只留条石。明万历年间,好事者将古迹移至淮安座城,现淮安市内尚有“胯下桥”牌楼存迹。"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年轻时曾受过"胯下之辱",这故事早已为我国人民所熟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在淮阴屠宰市场中有全年轻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剑,其实内昼十分胆怯的。"罢见韩信没有反应,这个年轻人得意地看看围在四周的人,又对韩信说:"你舍得死,就用剑来刺;舍不得死,就从我两腿间爬过去!"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对方,最后决定伏下身子,从对方的两腿间钻过去。

满街市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太胆怯了。若干年过去了,韩信终于实现了自已的抱负,得到了刘邦的重用,封为齐王。他衣锦还乡,不但没有为难曾经当众侮辱过自已的屠中少年,反而让这恶少做了城中一个捕盗的小官。后看到韩信有如此大的气量,深为佩服,

于是在他当年受辱的地方树立了一个牌坊,以表他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气概。胯下桥古迹在若干年前,横跨于文渠水上,后来渠水几经变迁,

该处已无桥可寻了。

现在的胯下桥在淮安兴文街与胯下街交叉处,原有牌坊早已腐烂。清同年间曾重修,"十处浩劫"中再遭破坏一直到七八年再度重修。

李更生故居

在市区淮阴中学的北院内,有一古朴典雅、富于民族特色的院落,这就是民国大教育家李更生先生的故居。更生先生当年革新教育,振兴国家的理想虽已实现,但他那爱国主义和锐意革新的精神仍在激励着后人。

为了缅怀这位勇于革新的教育家,经江苏省人民*批准,淮阴市*在纪念他逝世六十周年之际,修复了李更生先生故居。李更生,名荃,字亘孙,1883年1月23日出生于清江浦的书香家庭,少年时代的李更生天资聪颖,学习用功,于1902年进入江北高等学堂读书,在新知识、新思潮的影响下,于1906年,怀爱国救国之心、“兴邦必先兴教育”之志,步入教坛,历时二十余年,把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教育事业,1927年4月7日逝世。

故居分前后四进,青砖灰瓦,硬山隔扇,主堂房内陈列着李更生先生执教一生的坎坷奋进的事迹,陈列柜内放着江苏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李更生纪念文集》,收集了李更生遗、业绩、缅怀文章等,多为更生先生海内弟子及学有成就子女的充满感情的作品。

9、地方特产


淮阴红薯粉丝

淮安大米

千里沃野绿映黄,稻花菽浪满天香;一日日的精耕细作,一年年的春华秋实。淮安是优质稻米的主要产区,也是中国稻博会的发源地,在淮安举办的第一至第三届稻博会共评出30个“十大金奖”优质稻米产品,淮安淮上珠、九牛、凌优、金叶等品牌米占有12个席次,淮安大米叫响全国。2007年8月“淮安大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此,“淮安大米”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品牌效益不断显现,淮安稻米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430万亩,总产244万吨,引进推广一批优质、高产、多抗、符合市场需求的水稻新品种,形成了一整套高产优质无公害、绿色稻米栽培技术标准体系,稻米产业初步形成大米加工、秸秆加工、米糠油加工、米食品加工相互配套的稻产品全过程加工产业链条。全市现有稻米规模生产企业35家,年加工达5万吨的大型企业有15家,80%的企业均采用日本佐竹和瑞士布勒的稻米生产线,加工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加工水平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淮阴红薯粉丝

红薯粉丝采用洪泽湖优质纯红薯淀粉为原料,经50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采用最先进工艺,在全密封环境下,由电脑动态控制生产,不含任何添加剂,具有天然纯正、营养丰富、久煮不起糊等特点,食用前用开水浸泡或沸煮5—10分钟后,可凉拌、热炒、焖炖、涮火锅……,红薯粉丝又名山芋粉丝,一菜多吃、色美味香、主副食兼用、老少皆宜,实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备之佳品。

淮阴黄瓜

淮阴黄瓜是江苏淮安淮阴的特产。淮安市淮阴区畜禽产业协会。

上一篇:棉花庄镇

下一篇:西宋集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