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018“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科普小知识2021-12-07 10:00:16
...

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实施2018年“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的通知

博士后研究站、研究工作站站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博士后交流,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于2018年决定继续实施“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并派近期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研究员赴德国开展博士后研究。现将项目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资助最近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研究人员在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下的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和德国乌尔里希研究中心进行联合博士后培训。交流期为两年,中国提供每人3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援助,德国研究中心提供每人每月1500欧元的奖学金,用于生活津贴、健康和意外保险、研究和旅行费用。

二。应用条件

申请人必须是为博士后研究流动站和博士后研究工作站设立单位的站内博士后研究人员、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或计划于2018年进入该站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应届或近期博士研究生,且不超过35周岁。

(二)取得博士学位(或通过校级博士学位答辩),身体健康。

(3)具有良好的英语或德语技能。

(4)符合德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岗位要求和申请要求。

(五)站内博士后研究人员必须经站内单位和合作导师批准;在职人员(包括定向培训毕业生)还必须经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批准;打算进入该站的博士毕业生必须依靠博士后研究流动站和流动站来申请。

(六)未获得本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香江学者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中国“带头”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优秀博士后项目和其他博士后人才的支持。

三。选择原则和程序

(一)工作要求

德国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岗位要求和申请要求在中国博士后网上公布。每个人只能带一件物品。

(二)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根据“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的申请信息,向所在或拟进入该站的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提交申请材料。

1.申请材料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申请表”(以下简称“中德博士后申请表”)由申请人在中国博士后网上下载。

申请人应将《中德博士后申请表》及主要证明材料复印件一式两份提交申请人所在或拟入站的博士后流动站单位。“中德博士后申请表”必须用英文填写。必须提交主要支持材料的副本和英文译文。它装订在A4格式的左侧,带有封面和目录。所有申请材料必须制成电子版(5M以内)并刻在光盘上,与纸质材料一起提交。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博士学位证书(应届博士毕业生可提供校级答辩决议);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包括平均成绩和所有课程分数);英语或德语水平证明(如剑桥高级英语证书、雅思、托福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科研奖励或专利证书、重要学术职称或荣誉职称证书、论文和学术专著的版权页;推荐信等。

申请材料应简明扼要,介绍性文字应真实、准确、重点突出。获奖结果应当注明获奖单位、获奖时间、等级和名次(以“名次/人数”表示);作品和论文应当标明出版社和出版物的名称,合著的应当标明优先顺序。

2.推荐的单位材料

(一)每位申请人的“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候选人推荐表”(以下简称“推荐表”)。

(2)《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推荐人选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各单位一份。摘要表格必须制作成电子版,刻在光盘上,并与纸质材料一起提交。

(三)审查申请材料

设站单位应收集和审核申请材料,填写《推荐表》和《汇总表》,加盖公章后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四)确定资助人选

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德国选择候选人并最终确定资助候选人,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通知推荐单位。

入选人员应当自评选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赴德国开展博士后研究。拟进入车站的,应当到推荐单位办理手续。如果所选人员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未能获得博士学位,他将被自动取消资格。

四.相关要求

(1)推荐单位提交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10日,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二)推荐单位应当认真审核申请材料。如有虚假或伪造信息,申请人的入选资格将被取消,单位“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的申请资格将暂停一年。

(三)如果申请材料属于机密,请做好解密工作。

(四)申请人和推荐单位应当保证提交的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完全一致。如果内容不一致,将影响申请资格。

(五)博士学位证书、成绩单、英语或德语水平证书等。必须准备好原件和经过公证的英文译文。预选工作结束后,将另行通知提交方式。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阳光大厦706室

邮政:100083

联系人:王若阳、张驰

电话:010-82327870;010-84207344

传真:010-82327880

附件:1。“中德博士后交流站”申请表

2.中德博士后交流(56)。活力

3.推荐表。doc

4.总结。xls

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