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党项族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挫折 李继迁是如何重建党项政权的?

科普小知识2022-03-08 15:56:41
...

崛起的党项拓跋部一方面逐渐成为分散于各地的党项羌诸部的核心,另一方面又高居于党项诸部之上,成为统治阶层,并迅速地汉化,开始与其他党项诸部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夏州割据政权一方面对唐朝基本上做到了“有征必至,无役不从”,唯朝廷马首是瞻,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夏州政权的统治者还趁各藩镇在河南、关中地区激烈角逐之机,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范围。

在唐王朝灭亡前的十几年间,拓跋部的统治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夏、绥、银、宥、盐、鄜、坊、丹、延九州地区,大致包括今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数县,几乎逼近关中北部边缘,成为中国西部一支强大的藩镇割据*。

夏州割据政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五代时的夏州党项李氏割据*遭到两次大的冲击。

党项族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挫折 李继迁是如何重建党项政权的?

第一次是后唐对党项割据*进行扫除。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二月,党项拓跋部李仁福死,他的儿子李彝超继承定难军节度使一职。后唐的统治者就是发迹于藩镇割据、军阀混乱,他们恐惧长期占据夏州的党项李氏割据*向南侵入关中,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乘李仁福刚死之机,企图将李彝超调离夏州,同时任命延州节度使安从进为夏州留后,与李彝超对调,以此削弱党项李氏的*。

但夏州是党项拓跋部从唐朝以来就割据的地方,他们世代经营,积蓄了一定的力量,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李彝超借口百姓挽留,不能按时赴延州就任,拒不离开夏州。七月,后唐军与李彝超的部落兵激战于夏州,夏州城是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时的都城,城墙用土垒筑,坚如磐石,攻凿不动,后唐军队无法进城。

李彝超率弟弟彝殷登上城墙,对后唐将领说:“夏州是一个孤单弱小之镇,不必烦劳王师攻取,白白地耗费国家的军饷,即或是攻取了也不算上威武。烦劳将军为我上报天子,容我另想办法。”李彝超派出骑兵,抄掠了后唐军队的粮草和攻城工具。后唐军队攻城两月不克,又丧失了粮草,野外又无水草可供战马饮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后唐明宗无可奈何,只得下令退兵。

李彝超趁后唐军队撤退之时,派军队追击,后唐军队大败而归,党项李氏获胜。但经过战争,夏州割据*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与此同时,后唐对夏州政权的“移镇”事件及其结果,使夏州政权“益轻朝廷”,对中原王朝的离心自立倾向更加严重。

夏州政权对中原王朝已不像以前那样唯命是从了,而是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中原王朝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

第二次削弱是党项割据*的内讧。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绥州刺史李彝敏勾结夏州衙内指挥拓跋崇斌攻袭夏州。李彝殷发觉后,先下手为强,将拓跋崇斌斩首,并出兵攻击李彝敏。这两次冲击虽使党项李氏割据*有所削弱,但其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仍就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夏州一带生存了下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党项李氏割据*名义上虽先后依附于内地的各个王朝,接受其封号,定期朝贡,实际上却利用分裂混战的机会,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保持着相对的独立。特别是在挫败了后唐“移除”阴谋之后,参与内地割据*的角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宋立国后,李彝殷为了使自己的割据政权不受到宋的威胁,主动对宋太祖示好进贡。宋朝对夏州割据政权也采取了“安抚”政策。

宋太祖命玉工为李彝兴(李彝殷为避宋太祖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彝兴)特制一条玉带,并授予李彝兴太尉官职。宋乾德五年(967年)九月,李彝兴逝世,宋太祖还追封李彝兴为“夏王”,并下令废朝三日,以示痛悼。

宋太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北宋刚刚立国,统一事业尚未完成,局势不稳定,还不能扩大对夏州政权的矛盾。北宋政权逐渐巩固后,以唐藩镇割据*为鉴,开始采用各种手段全力以赴地消灭地方割据*。此时夏州割据政权的*者为李继捧,李继捧承袭兄位曾在党项羌族贵族内部引起了强烈不满,李继捧的叔父、绥州刺史李克文坚决反对李继捧继位,他上表宋朝:“继捧不当承袭,恐生变乱,请遣使偕至夏州,谕令入觐。”企图借宋朝之手解除李继捧的夏州节度使之职。

宋朝早已有消除夏州割据*之意,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李克文上疏正合宋朝的心意,于是宋朝顺水推舟,命令李继捧入朝。夏州节度使李继捧*入朝,并向宋献出了党项平夏部经营了300年之久的夏、绥、银、宥、静5州之地。至此,夏州割据政权的发展进入了低谷期。

党项族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挫折 李继迁是如何重建党项政权的?

宋朝削除党项羌族世代割据夏州的措施,对巩固*集权、实现国家统一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对于实力雄厚的夏州政权而言,却激化了民族矛盾。就在李继捧向宋朝献地称臣的同时,他的族弟李继迁举旗自立,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再一次改变了宋朝西北的政治局势。李继迁反宋的这一时期,是党项夏州割据政权由削弱转向复兴的时期。

李继迁(963年~1004年),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的儿子,其高祖是拓跋思恭之弟拓跋思忠。据史料记载,继迁“生而有齿,勇悍有谋”。年幼的时候就以“擅射骑,饶智数”而闻名乡里。宋开宝七年(974年),李继迁年仅11岁时,有一天,他率众骑马出猎,在山路上遇见一只斑斓猛虎,随从们都惊恐万分,吓得不知所措,李继迁却处乱不惊,他一面令众人躲到松柏林中,一面自己爬到一棵大树上,引弓而发,一箭射中正向他扑过来的猛虎,猛虎当场毙命。

这件事在党项羌族中广为传颂,李继迁由此名声大振。定难军李克睿欣赏李继迁的才能,授予他“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一职。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发生了李继捧入朝献夏州等地的事件。当时李继迁在银州,他反对李继捧入朝献地的举措,听取了谋士张浦“避走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的建议,向宋朝诈称自己的乳母去世,要到郊外去埋葬,将兵器藏在灵柩之中,率数十名亲信逃出了银州,到了离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巴彦淖尔市境内),以此为基地,走上了反宋的道路。

今天的地斤泽已是沙石遍地,但是1000多年前却是水草肥美、牛羊成群、毡帐连片,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也是党项羌族人的聚居地。地斤泽的党项人用新鲜的马奶酒和羊羔肉热情地欢迎李继迁的归来。李继迁一到地斤泽,便着手准备反宋的工作。

他首先利用民族血缘纽带关系,供奉先祖拓跋思忠的画像,党项羌族各部族见到思忠的画像都泣不成声,纷纷跪拜,李继迁一时集合了许多的党项部落。为了得到更多党项羌族豪酋的支持和联盟,李继迁又与一些党项豪酋结亲,使投附于他的帐下的党项羌部众越来越多。得到了党项羌旧部的支持后,自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到雍熙二年(985年),李继迁开始对宋进行多次用兵,不断攻掠宋的夏、银、麟、会等州。

但是,由于党项诸部力量分散,又未经过正规战斗的训练,因而在宋朝正规军的进攻下,屡遭失败,使党项诸部有的降服,有的溃散。惨痛的失败使李继迁认识到不争取辽朝的支持,难以实现武力逼迫宋朝承认其割据,于是他对部众说:“我们至今不能光复旧业,反而遭致惨败,看来仅凭我们自己,兵单力弱,不能成势。现在北方耶律氏正强,我想借他们的援助,以图光复大业。”从此走上了联辽抗宋的道路。

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年),李继迁遣使向辽称臣,辽朝原本就想借李氏割据*牵制宋朝,因此,就做顺水人情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5州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同时,还授李继迁的弟弟李继冲为副使。李继迁在经过一年的整顿和辽朝的帮助后,*日增,重新对宋朝的西北边境构成了威胁。

宋朝面对这种局势,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来消除李继迁的反叛*。宋太宗于端拱元年(988年),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重新任命拓跋部李继捧为夏州刺使、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姓名“赵保忠”,将夏、绥、银、宥、静5州的钱、帛、粟、田园都赐予赵保忠。

党项族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挫折 李继迁是如何重建党项政权的?

宋朝本希望用此方法来让李继捧去安抚李继迁,让李继迁放弃反抗,但事态的发展却不以宋朝的意志为转移。赵保忠首鼠两端,与李继迁、辽国互相联络,李继迁仍不断骚扰宋的会州、夏州,并且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宋的银、绥二州。在安抚政策无效的情况下,宋朝又采取了对李继迁经济*的办法,想以此困毙李继迁及反叛的党项诸部。

原平夏党项诸部地瘠民贫,多贩运今宁夏盐池县附近出产的青白盐到陕、甘等地,再换取谷麦为生。宋朝对李继迁禁青白盐,一是为了断绝党项诸部的经济来源,以困李继迁;二是以山西解盐运销陕、甘,朝廷可获得大利,一举两得。但是宋朝的*政策不但没有困住李继迁,反而激化了宋与党项诸部之间的民族矛盾,使原已归附朝廷的部分党项羌又倒向了李继迁一边,宋朝无奈,最后只能取消这一禁令。

宋朝从淳化年间开始,因对辽作战的失利,开始改变对西北边防的态度和政策,即由锐意经营、大力削藩,逐渐改为力求边境安宁、羁縻安抚的政策。至道三年(997年)冬,宋太宗赵光义死,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李继迁趁宋朝新帝初立,遣使求和,宋真宗正在丧痛期间,“姑且务求宁静”,便答应了李继迁的请求,恢复了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的名号,赐名“赵保吉”,并将夏、绥、银、宥、静5州之地奉还,还加邑千户,实封200户。

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命李继捧入朝,夏州割据*受到极大削弱,到至道三年(997年),宋朝恢复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的名号,夏州党项李氏割据*复兴,李继迁用了15年时间完成了夏州政权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