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孩子心中撒下绿色生态种子

科普小知识2021-10-23 13:45:47
...

孩子心中撒下绿色生态种子

4月初夏至12月冬,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在西城区青年科技馆圆满结束。表彰优秀获奖代表、优秀导师和优秀组织单位。

活动概要更新概要

孩子心中撒下绿色生态种子

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如何应用于汽车?如何选择一个面具来防止阴霾?远离光污染——DIY星空瓶等10项环保体验活动拥挤而热闹。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他们的环保项目体验,组织者还举办了环境教育嘉年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一些科技项目的互动体验,特别是自制的环境标志徽章展示区,展示区内排着长队。

孩子心中撒下绿色生态种子

为期六个月的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系列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和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承办,西城区青年科技馆实施。这些活动得到了国家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教育杂志、北京环境保护宣传中心、总统智库教育研究所和未来之星科学俱乐部的支持。

这一系列活动辐射到西城、海淀、朝阳、东城、昌平、延庆、大兴、房山、通州、怀柔、丰台、密云、门头沟等13个城区,吸引了200多所学校的数万名师生。活动期间,组织了四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征集和一系列的学校发展活动:演讲、LOGO、四张图片和图片、环境调查报告。通过区域推荐和微信公众平台评选,共入围作品3163件,经过激烈竞争和层层评估,最终评选出734件优秀作品。培训导师小组为22所学校带来了25场精彩的培训讲座。绿色宣传小组还走进了17所学校,举办了21场关于环境保护的讲座。此外,在20所中小学开展了环境种子教师培训。共有21所学校参加了落叶堆肥项目。

孩子心中撒下绿色生态种子

“从小,我们就应该树立环保意识,把绿色生态的期望植入我们的心中,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和艺术部门的科技专家卢婷表示:这一系列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从项目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到概念的不断探索和形成。今年的整体活动开始走向成熟,尤其值得坚持和发展的一个亮点是对“教育”和“活动”两个词的准确把握。

环境保护从侧面开始

孩子心中撒下绿色生态种子

年度环保标志的设计者是西城区康乐里小学五年级学生卢一鸣,他说:“环保是我们自己的事。我设计的环保标志“环保带来绿色微笑”,用绿色的树叶环绕地球,表明我们应该用环保行动拯救地球,用孩子们的笑脸代替地球的一部分。它告诉人们,只有环境保护才能给人类带来微笑。两只鹅展开翅膀飞翔,表明环保行动最终将使人类飞向更美好的明天。"

孩子心中撒下绿色生态种子

首都师范大学密云中学教师曹莉娜在接受中国科普网采访时表示:“学校对黄图藤梨树的故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政治、历史和地理,特别强调环境保护。在这次活动中,我校获得了环境调查报告《黄图藤梨树病虫害现状及防治措施初步研究》一等奖。其目的是让水果种植者在杀死害虫时能够替代杀虫剂,希望对环境保护和地区保护做出微薄的贡献”。

首都师范大学密云中学的雷、钱思远、马等同学也先后告诉记者,使用绿色无污染的驱虫剂“糖醋液”可以诱捕和杀灭害虫。现在这只是初步研究。在黄土高原的某个季节,哪一个比例最适宜保存,有待进一步研究。希望这种害虫控制方法将得到推广,以便果农能够使用生物方法来控制害虫,从而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并允许每个人食用安全和无污染的水果。

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北京八中的科技教师王文志说:“环境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项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我们学校已经连续几年参加这项活动了。今年,四名高中生参加了环境调查和评估活动。其中,两名学生获得一等奖,两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在保持优秀学术成果的同时,我们应该着眼于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参加这样的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参加环境教育系列活动时,学生将在各方面得到专家和老师的指导,这将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王文志老师希望通过中国科普网记者向广大中学生和家长建议,根据心理发展规律,中学生往往兴趣广泛,不确定,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甚至在家庭和学校之间,需要更多的交流来帮助学生找到更明确的方向。在方向确定后,学生被引导学习时间和精力管理,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既定的目标中。这意味着学生可能需要放弃一些其他的事情,集中精力做好这件事。做好一件事,然后做好下一件事,最后做好更多的事。

孩子心中撒下绿色生态种子

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二学生高玉萌因“大气污染颗粒物主要成分吸附病毒的研究”获得环境调查报告一等奖。她告诉中国科普网记者:“我之所以想探索大气粒子对病毒的吸附,是因为我真的想用“科学技术改变我的生活”。在选题之初,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清华大学实验室的高端技术与我周围的生活结合起来,做属于“中学生”的科学研究。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清华大学楼志勇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完成了一个我想出来的项目。”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和曲折的过程。由于不是实验室已经形成的学科,逻辑框架、实验过程等都需要自己构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需要自己解决。此外,如何与老师沟通以及如何获得有效的帮助也是我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一路上,我也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多锻炼。我学会了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方法,我学会了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学会了构建一个事物的逻辑闭环,我学会了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遇到的问题,我学会了记住我在任何情况下第一次开始做一件事情时的热情。我从一开始就告诉娄,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成就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