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最新版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

科普小知识2022-06-10 21:30:15
...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孙静)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今天授权人民网正式发布最新版《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这是自2016年首次发布以来,中国第二次发布一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其中,《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和《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均为首次发布。

此次发布的系列质量报告由教育部高等教育与教学评估中心、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专家团队联合编写,包括本科教育、工程教育、新建本科和民办本科四个专题报告,主题鲜明,侧重点不同。

本科教育:世界第一,质量稳步提高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是中国第一份本科教育质量专题报告。根据这份报告,中国的本科教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身体质量”,其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它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多样化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根据该报告,截至2016年,我国有2596所普通高校和1237所普通本科高校。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校成长中最重要的主力军。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招生405万人,在校生超过1613万人,普通本科毕业生超过374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等教育大国。

据数据显示,2005-2015年10年间,大学生毕业生总数达到2853万人,大学生毕业生在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从22%上升到47.2%。本科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新型人力资源引擎,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同时,报告指出,本科教育条件明显改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流本科打下了良好基础。教育投资大幅增加。截至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教育公共预算支出平均为18144元,是2005年5376元的3.4倍,年均增长12%。教师的数量持续增长。从1995年到2015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职工总数从106.5万人增加到236.9万人,居世界首位。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而言,一流的本科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正在稳步推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本科教育与人们对更好、更高质量的本科教育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大学中的分布仍然不均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任重道远。

工程教育:积极“转型升级”走向世界

《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工程教育主动“转型升级”,变革发展,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专业齐全、区域匹配的世界最大工程教育供给体系。数据显示,中国普通高校的工科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居世界第一,比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倍。

特别是,报告指出,2016年6月,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这是一项相互承认本科工程学位的国际协议。中国工程教育在内涵发展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追随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创造者。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2015年,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与俄罗斯联邦国家公共认证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和《中俄联合认证合作协议》,揭开了中国专家、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认证外国高等教育的序幕,标志着中国模式和质量标准国际舞台的开始。

根据对2011-2015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394个专业的统计分析,我国工科学生来源稳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拥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比例接近7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超过70%。具有工程经验的年轻教师比例迅速上升,加强了大学与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近五年1000多所大学的基本教学状况数据、300多个工程专业的自评报告和认证报告以及“中国制造2025”未来10年对工程教育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目前工程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结论。 专业和研究生层次的工程毕业生供给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行业的需求,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

新建本科院校:走向“应用型大学”

《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报告》是在连续五年发布《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的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及其转型发展进行的首次重大检查、展示和交流。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678所,占全国1219所普通本科院校的55.6%。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大大缓解了人民“上大学难”的问题,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期间,新建本科院校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和非首都城市倾斜,布局进一步优化。58.7%的新建高校位于非首都城市。到2015年,新建本科院校已广泛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覆盖196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覆盖率达到57.8%。中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比例比2011年提高2.4个百分点。对于一些地级市甚至县级市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立结束了没有本科教育的历史。

报告进一步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举转型发展的旗帜,立足本地,向应用型办学方向转变。

根据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了一批专业和品牌专业。数据显示,2000年新建本科院校设立了56个新的本科专业,2005年增至856个,2013年增至1156个。专业建设成效明显,新建本科专业就业率达到89.5%,其中电子封装技术、房地产管理等15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高校已经具备了新型应用型大学的雏形,成为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带头人。越来越多的高校走在应用的道路上,许多应用型大学正在萌芽并日益繁荣。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正在进行中。

民办本科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是我国第一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专项报告。根据该报告,截至2016年5月,全国共有1236所本科院校,其中417所为私立本科院校,占30%以上。民办本科教育原本只是公立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但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对民办本科院校投资的不断增加,办学整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据统计,2010年至2015年,民办本科院校的平均教学和管理面积从14.4平方米增加到15.3平方米,平均教学和科研设备从4863.3元增加到5760.3元,平均藏书从77.0本增加到82.9本,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比例从47.8%增加到62.7%。

与此同时,报告提到私立本科教育的社会满意度在不断提高。对全国48所民办大学的21858名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满意度的在线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总体满意度高达83.6%。

2016年4月19日至6月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实施了“民办本科院校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对2166名用人单位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雇主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7.5%。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有关官员表示,民办本科教育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民办本科院校整体运行中存在四大突出矛盾,即学生惯性规模扩张和持续下滑、追求社会热点和缺乏内涵建设、年轻有为的教师和缺乏专业带头人、渴望生存和发展以及缺乏系统规划,需要改进和完善。

据悉,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评估中心已经开始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的发展。2016年4月,该中心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这一系列质量报告的发布,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的关注,将为*决策、高校改革和社会监督提供权威性的专业参考。

阅读更多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我们离一流本科教育还有多远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