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曾呈奎:我是“大海的儿子”

科普小知识2021-07-25 15:57:55
...

海带和紫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现在是普通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然而,海带在半个世纪前还是稀有的。那时,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干海带。目前,我国海带和紫菜的产量已经满足了国家的需求。其中,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成奎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我是“大海的儿子”

曾成奎院士(网络图)

曾成奎曾称自己为“大海之子”。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蓝色的大海。曾成奎自幼生活在农村,目睹农民的艰辛,自称“泽农”。20世纪初,在厦门大学植物学系学习的曾成奎看到人们经常收集海藻来充饥。因此,他提出了“海洋农业”的想法。从此,他开始实现他的"泽农"理想,把大海变成蓝色的桑园。

为了弄清我国海藻资源的“家庭背景”,曾成奎走遍了祖国各地,从最南端的海南岛到最北端的辽宁,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身影。他在海滩上跋涉,爬上岩石,有时甚至潜入海里搜寻。夜幕降临时,他点燃蜡烛,整理标本,汇编资料,直到深夜。所有这些努力为他成功指导海带和紫菜的人工养殖铺平了道路。

曾呈奎:我是“大海的儿子”

为了弄清中国海藻资源的“家庭背景”,曾成奎(网络地图)

无尽的蓝色海岸线在曾成奎的眼里是无比美丽的。这是一个巨大的海域,潮汐来自这里,又流向那里。这是一片富饶的蓝色土地。曾成奎一直在探索祖国的整个海域。他先后发明了海带夏季人工育苗低温栽培、海带施肥增产、南方海带栽培等技术,使我国北方温带、南方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寒温带海带大规模人工栽培成为可能。

海带大规模养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科学家开发利用海洋开了第一枪。其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紫菜、裙带菜、龙须菜等海藻的养殖,直接推动了以海藻养殖为主的中国第一波海水养殖的兴起。在此基础上,动物贝类、虾和鱼类养殖的浪潮在中国第二次兴起,并一直影响着这个国家。

1978年,国际海藻协会主席率团访问曾成奎,并下海参观了无边无际的海带养殖区。外国专家非常兴奋。同一天,他们给外国同事发了一封电报:中国海带养殖的神话是真实而神奇的!

20世纪50年代以前,紫菜的生长历史和孢子来源是一个谜。人工育苗和育种面临许多困难,但它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为了揭开拉沃尔生活经历的神秘面纱,曾成奎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最后,一切都结束了。1956年,曾成奎和他的合作者证明了紫菜孢子的来源,使紫菜栽培成为现实。南方和北方的丝状养殖、全人工育苗和两种养殖技术的迅速成功,直接推动了中国海水养殖“一波”的兴起。

在海洋科学研究的漫漫征途中,曾成奎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子孙后代的方向,为研究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05年1月20日,96岁的中国海洋科学领军人物曾成奎带着对海洋科学的深切热爱和与祖国人民的真诚交谈,离开了中国,但他却留下了丰富的海洋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部作品最初是由“中国科普——科技前沿大师讲座”创作的。重印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钟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