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从波恩气候大会看中国生态文明新亮点

科普小知识2021-12-22 15:34:04
...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从波恩气候会议看中国生态文明新亮点

新华社记者

从塞罕坝这片荒地变成了美丽的森林,到“绿色丝绸之路”,从南南气候变化合作基金到“全球能源变革的领导者”...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交出了一张又一张辉煌的成绩单。

在德国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和中国代表团的积极作用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许多专家表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强烈的行动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196个缔约方通过了历史性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安排。中国不仅是达成协议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一个坚定遵守协议的国家。

针对此次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中国代表团谈判代表顾表示,中方已经准备好了相关建议。此外,中国还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在中国角的会外活动中积极展示和交流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和经验。

另一位谈判代表陈志华说,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呼吁在《公约》缔约方会议的框架内设立一个特别议程。要点包括促进《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尽快生效,评估发达国家执行2020年减排目标的情况,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的义务。

为了有效实现减排目标,中国做出了实际努力。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与研究部主任刘强表示:“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尽管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但其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一直在快速下降。”

早在2015年,中国就承诺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尽快实现。中国气候变化问题特别代表谢振华表示:“过去10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1亿吨,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了双赢。”。

中国示范

中国的塞罕坝曾经是一片沙漠地带,“黄沙遮天,鸟儿无栖树”。然而,55年来人们不断的植树造林,把它变成了一个“天然的氧吧”,拥有广阔的森林,减排和固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级的奇迹。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然存在许多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足的问题。然而,就像塞罕坝建设的艰苦奋斗一样,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尽了最大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其他国家的“榜样”。

今年8月底,国际非营利组织世界未来委员会宣布了2017年“未来政策奖”,以表彰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最佳政策。中国因《*防治荒漠化法》获得银奖。

世界未来理事会副主席亚历山德拉·万德尔(Alexandra Wandel)表示,中国获奖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一个易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可以找到一种明智而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全球挑战。

中国治沙成就背后的生态文明理念也引起了世界的共鸣。出席2013年在中国举行的第四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的意大利代表团团长格拉玛诺斯(Gramanos)表示,正如中国提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样,我们也认识到,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土地,我们才能发展好我们的经济。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中国的解决方案做出了贡献。”。

全球贡献

一座横跨撒哈拉以南非洲、宽5公里、长7,000公里的“绿色长城”目前正在建设之中。最近,中国科学院*生态地理研究所与非洲“绿色长城”组织签署了一项协议:在未来五年,中国研究人员将参与非洲“绿色长城”的建设。

“绿色长城”联络处高级项目官员戴洛·阿曼杜认为,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务实的成果和务实的奉献,这在非洲国家广受欢迎。

随着更多“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一带一路”合作,分享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最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做法。

此外,为了促进全球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在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已经启动,中国团队已经与27个发展中国家合作,帮助它们提高适应和减缓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

谢振华表示,展望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坚定不移地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务实合作,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做出更大贡献。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霍特玛·埃德恩霍费尔(Hotmar Edenhofer)对中国的承诺充满信心。“尽管在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目标时会遇到各种阻力,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一直信守承诺,一定会实现既定目标。”(作者:冯玉京;参加记者:田颖、、林、刘杰、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