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首登国际空间站 中美空间科学合作破冰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叶雨婷)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近日从北京科技大学获悉,北京时间6月4日上午5时07分,北京科技大学邓玉麟教授团队研制的科学载荷被送入国际空间站,第一组实验于6月7日进行。据悉,该搭载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中国空间科学项目首次进入国际空间站,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零”突破。
据了解,由北方技术公司开发的“用于研究空间环境中聚合酶链反应中的DNA错配的科学有效载荷”已由纳米背包公司通过“龙”号航天器上的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发送到国际空间站,该公司负责运行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国际空间站的科学研究平台。有效载荷将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环境下对轨道中的抗体编码基因进行突变研究。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6月7日提供的最新消息,在有效载荷发射两天后,宇航员将有效载荷从低温储存罐中取出,安装在国际空间站的实验架上,开始实验。第一组实验持续了大约一天。十多天后,第二组实验开始了。大约一个月后,实验设备和样本将返回地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中美空间合作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有一个“蜜月期”。自那以后,尽管中美之间的总体合作水平不断加深,但太空合作已陷入冰点。“我们在中美合作方面的突破可以为更多中国科学项目利用国际空间站提供参考和经验。”邓玉麟说,通过这种合作,美国应该明白,中国科学家是敬业和专业的,是国际空间科学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未来的合作应该是大势所趋。
记者了解到,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北方理工大学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有效载荷是继该团队开发的有效载荷在2011年由“神舟八号”运载、在2016年由“长征七号”运载和在2017年由“天舟一号”运载之后的又一次“太空之旅”。北方技术研究所的有效载荷将被送入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实验舱,实验数据将被送回给研究人员进行后续科学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李晓琼表示,该项目的任务是通过微流控聚合酶链反应仪对轨道上的抗体DNA片段进行基因扩增,模拟人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太空飞行结束后,研究小组将分析基因突变规律,进一步探索太空辐射和微重力环境下基因突变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