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书记张异宾: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张亦斌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培养德才兼备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深化高校改革与全面从严治校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和造就*事业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亦斌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总书记强调,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国情,这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做好中国特色*大学的工作。张亦斌认为,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们的大学能否办好,取决于它们能否真正扎根于中国,一切能否从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出发。这是一个关于教育信心和文化信心的大问题。”张亦斌说。
在张亦斌看来,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最大标准,首先是看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是看能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中国的高等院校应注重人才培养、道德培养和人的培养,并将道德和人的培养与中国的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紧密联系起来。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执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张亦斌说。
张亦斌认为,坚持修身养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必须体现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上。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中,都要进行道德修养。对此,南京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南京大学根据培养品德和培养人才的要求,努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抓住德育重点,积极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程”,构建“绿马工程三级培训体系”。同时,其他课程也坚持“管好段,种好责任场”,使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向一致,形成合力。三是促进创新创业,提高道德修养的有效性。实施“54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在谈到“双一流”建设时,张亦斌说,过去,许多人在谈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时,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学习西方,在教学模式、课程和办学指标等方面与西方大学相比较。"然而,秘书长Xi强调的文化自信问题可能会被忽视."南京大学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是在中国扎根,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原创科研能力等方面走一流大学之路。
“我是教师代表。”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给了张亦斌一种强烈的教书育人的感觉。张亦斌表示,按照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南大办学实践,学校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和方向: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为国家服务,坚持为江苏服务,坚持改革创新,探索“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模式,建设世界“第一南大”。
作为高校党委书记,张亦斌特别强调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他说:“要把高校德育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制度、机制和方法,促进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联合管理的形成,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新的历史阶段,*正面临重大战略转折。对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会后学习和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工作,把十九大精神真正渗透到德育过程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张亦斌说。(本报记者蔡、苗志聪)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