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百年南开:大师风骨泽后学

科普小知识2021-08-15 21:17:07
...

“你是中国人吗?”“是的!”

“你爱中国吗?”“爱!”

“你喜欢中国吗?”“是的!愿祖国繁荣富强!”

今年9月,在南开大学100周年校庆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带领“101年级”新生重温了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学生们的回答在整个会议中铿锵有力。

高达一百年前,风雨板摇摆不定;我的灵感来自南开,中国幅员辽阔。南开自1919年成立以来,走过了一个世纪的辉煌历史,聚集了许多大师,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栋梁和人才。虽然历经沧桑,但它始终在“认识中国、服务中国”、“爱中国、振兴中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关于这所百年名校的“南开故事”总是激励着后来者勇往直前。

"如果有来生,我仍然会教古典诗歌."

“我已经95岁了,如果我幸运地恢复了健康,我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丢失的圣歌留给我一生中后来的学者。”今年的教师节,南开大学举行了庆祝叶嘉莹先生回国任教40周年的活动。从重病中恢复过来的叶先生表达了这种情绪。

一个可以被视为“先生”的女人一定达到了她学术生涯的顶峰。叶嘉莹就是这样一位“女绅士”。每一个南开学生都以“听叶先生讲课”为荣,而描述的一句话是众所周知的:“叶先生站在那里,那是一首诗。”

1978年改革开放后,许多海外游客渴望回国。在大洋的另一边,叶嘉莹立即给国家教育部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充满了对回国教书的深切感情和真诚请求。此时,她已经在温哥华定居了近10年,并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聘为终身教授。1979年,叶嘉莹的申请被批准,她回到了祖国,在那里她错过了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多年的机会。从那以后,她过着类似候鸟的生活,根据季节在海洋的两边旅行。

在叶嘉莹的课堂上,教室总是“满满的”。不仅没有座位,学生们也在讲台附近和教室门口听课。后来,中文系想出了一种颁发讲座证书的方法,只允许有证书的学生进入教室。然而,热情的学生仍然会挤满圆形剧场的台阶和后墙的窗户,只是为了听叶先生解释诗歌。

1993年,叶嘉莹应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出其退休基金的一半,约10万美元,设立了托安奖学金和颜勇学术基金会,为他提供了毕业后学习的奖学金。

2015年叶嘉莹定居南开后,时间紧迫。在家里的小客厅里,她坚持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课,并逐字逐句地批改他们的论文。她的听力不如以前好了。在课堂上,她要求学生坐得近一点,说话大声一点。

她还不时给所有的学生上诗歌课。在一次演讲中,数百名学生在满头白发的叶先生面前高喊“先生,坐下说话”。叶嘉莹笑着回答:“我今年91岁了。我已经教书70年了。我已经教站立70年了。”

回顾他70多年的教学经验,叶嘉莹说:“我没有别的长处,那就是我喜欢诗歌,我愿意把我最喜欢的诗歌介绍给年轻人。如果有来世,我仍然会教古典诗歌。”基于这一初衷,2018年,叶嘉莹将出售京津房产所得1875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嘉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今年5月,她又向南开大学捐赠了1711万元。

面对他人的困惑,叶嘉莹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君子为道而不思穷,君子为道而不思食。"

“让中国高等化学教育引领世界”

南开100年的历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

1937年7月28日,南开大学被日军轰炸,因为南开的学生在华北运动会上打出了“不要忘记国耻”的口号。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南开大学教授沈是与会者之一。

沈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一年后,沈因国家被毁、学校被毁而辍学,毅然参军。松湖陷落后,他步行到云南,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被任命负责护送清华、北京大学和南开的公共财产。经过一年的曲折和3500公里的旅程,他和他的同伴将300多吨公共财产归还给了平金,结束了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

沈亲眼目睹了祖国和母校的惨痛历史。爱国主义早已深深植根于他的血液中。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中国的高等化学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他认为这个目标取决于几代人的努力,所以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他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排名:先是教育家,然后是科学家。他说:“我觉得我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培养年轻人,为中国的教育做出贡献。”

在他101岁的生命中,他已经坚持了将近70年,坚持自己心中的责任。他长期坚持本科教学,晚年致力于高校化学教学改革。他写了70多卷,3000多万字,是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之一。他连续三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005年,沈被评为“中国十大最感人的教师”,被评为“中国最长寿的化学教师”。那一年,他89岁。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当他77岁的时候,肿瘤占据了他胃的五分之四...

除专业教学外,沈还致力于爱国主义教育。自1987年以来,他已经把他收集的图片制成了展览卡和幻灯片。每年,他自费举办爱国教育展览,影响南开学生群体。在南开公园,沈被师生誉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者”。

2017年7月4日,沈在南开公园逝世。这位90多岁仍在教本科生的科学巨子,经常自称“南开土产”,留下了郭旭非凡的足迹。

“普通人负担得起的杀虫剂研究”

1953年,在爱斯基摩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后,李正名回国,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归国人员”。后来,李正名成为杨石先的第一个研究生,时任南开大学校长。他听从了导师的安排,主动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国家需求联系起来,从元素有机化学转向农药化学。

20世纪80年代初,一种小麦锈病在中国西北地区爆发,并迅速蔓延到全国。有用的药物被外国垄断,价格超过每吨100万元。农民根本负担不起。南开学者李正名是在危险面前被任命的。作为国家重点研究团队的领导之一,他带领团队开始了高效杀菌剂新技术的研究。"我想研究人们买得起的杀虫剂."他简短的话击中了地板。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他们终于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研制的农药投放市场后,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均优于国际标准,而成本仅为进口农药的四分之一。该技术也成为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农药科学科技成果。

“在规划科学研究方向时,我们应强调研究成果对国民经济的潜在应用价值,并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需求情况,使普通百姓能够负担得起高质量、低价格的绿色农药。”解决了小麦锈病后,李正名又一次把重点放在了民生新领域——高效绿色除草剂的研发上,并为此奋斗了近30年。

创造新农药是一项跨学科的系统工程。由于大量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实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基础研究至少需要五年,毒理学环境生态评价需要数百次,开发研究和注册需要十多年,农药创制的成功率只有八万分之一...面对这些困难,李正名有一个坚定的态度:“有人必须做这项工作,有人必须承担这一风险。如果每个人都不这样做,就永远不会有中国自己的原创创新,我们也永远会被别人控制。”

李正名把实验室搬到了地里,和农民一起蹲在地里检查土壤和水源,了解生长情况,观察测试结果。这样,“海归”就成了“农民”。在研发超高效绿色除草剂的过程中,李正名经常深入农村,以防止其农药研究与农民生活水平脱节。最后,该研究团队利用国外不同的分子设计策略,从近1000个结构中筛选出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隆两种有效成分,并创制了中国第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每亩仅使用1-2克即可达到平均97.6%的防治效果。

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示范推广2亿多亩,近三年销售1.5亿元,社会效益30多亿元。现在,李正名正计划将其研究重点转向减少不同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课题...

承前启后,谱写新的“南开故事”

一个大学者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位大师。在南开公园,仍然有许多大师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了解中国,服务中国”的理想:陈省身·申生,他把自己的最后事业扎根于中国,一步一步地走出来为中国数学探索世界;响应祖国的号召,杨石先毅然放弃了几十年的药物化学,转而从事农药化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贺、林冰和“双星院士”陈如玉在老师的号召下,立即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他们都用自己的人生故事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大师的“南开故事”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南开学者用新的故事勇敢地追求并不断诠释南开大学校训“让正义和能力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

李正名卸任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后,Xi·珍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他推动了我国农药行业第一个产学研合作研究所的建设,推动了先进的科研成果从货架上被摆上货架,推动了科技精进帮助农民,为振兴农村做出了贡献。今天,Xi正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吉林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携手合作,建设优质谷子经济区,将科研人员的技术知识与农田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精准扶贫,以科技促农业,使科技创新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更持久地助力农村振兴。

沈对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期望也正在成为现实。陈军,现任南开大学化学系系主任,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南开大学本科生中的第一位院士。高中时,陈军记得杨石先、高振恒、何、沈的名字,南开化学从此大放异彩。2002年,陈军在日本的三年工作合同到期,他毅然返回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先后发表了约400篇被收录在SCI中的论文,并获得了26项发明专利。今年,他带领团队创造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容量的新世界纪录。南开化学已被列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肩负起责任,实现快速发展!”陈军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