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深圳大学:把人才培养放在产业最前沿

科普小知识2022-06-08 23:59:34
...

■江

今年两会*工作报告八次提到“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强调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事实上,如何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培养适应社会动态和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为创新型城市的实验型大学,深圳大学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过去十年的改革探索中,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发展,准确衔接社会就业需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2016年,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示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我们应该在深圳和粤港澳*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思考人才培养问题。要把产学研基地建设在行业前沿,把人才培养放在行业前沿。”深圳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徐晨教授说。2017年,领导实施“基于供方理念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

校企联系

供应方改革瞄准工业需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申请工程硕士。以深圳大学为例。在过去六年中,入学学生人数从2012年的154人增加到2017年的906人,增幅为488.31%。入学学生的比例从9.58%上升到34.11%。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着人才培养与产业前沿、科技创新、区域发展脱节、学生能力素质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人才供给方和行业需求方之间的“两张皮”导致了人才供给的无效,也造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和技术脱节。学生必须一起去企业做项目。生产、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对学生是有益的深圳市中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基地研究生导师周介绍。

深圳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这座创新型城市极具侵略性,在研发方面有大量投资。2018年,深圳拥有1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同时对人才质量的反应极其敏感。因此,高校作为人才的供给方,不得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和实验大学,有责任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深圳大学于2005年开始工程研究生教育。自2010年以来,该校一直试图系统改革培养模式。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学校将供给侧理念引入工程硕士培养过程,旨在提高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能力,汇聚知名企业、工业园区、科研机构、海外名校等要素,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在过去的五年里,该校工程硕士有14个授权领域,培养规模占该校研究生总数的25%。在被录取的考生中,来自“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的考生比例增加到近20%。工程硕士的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平均工资为8765元,明显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光明日报》、《中国研究生》、《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文章介绍了相关培训经验。

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学校强调与学位硕士培养的区别,突出职业定位,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行业紧密结合,将考核评价与行业资质标准相结合。

“我们需要走出误区,针对工程硕士和科学硕士区别较低、与行业缺乏紧密结合的问题,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在招生目标、人员经费等专业领域加大对骨干教师的资源配置和投入。”徐晨指出。

对每个研究生来说,都强调“人格培养”。商务讲师和校内讲师为工程硕士毕业生量身定制培训计划。“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必须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并能够促进甚至引领区域创新的发展。”他强调。

研究和生产一起进步

动态培育引领产业升级转型

深圳大学位于南山区中心,创新氛围浓厚。毗邻科技园和深圳软件产业基地,方圆几公里内,有华为、中兴、腾讯、大江、中集、中广核等知名创新企业。地理优势使其特别适合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

目前,学校已与上述知名企业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形成190多个系级实习基地、34个校级实习基地、18个省级基地和1个国家示范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

深圳大学与CIMC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机电工程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的曹光中教授开始与CIMC合作开展“863”项目的研究。在过去的12年里,深圳大学向CIMC派出了50多名工程硕士,其中16人在企业中担任中层领导职务。CIMC还有15名技术专家成为了深圳大学的校外研究生导师。

目前,许多企业都存在着在实习、联合培训和上市基地“储备”学生的问题。导师把学生交给企业,尤其是外国企业,这可能是一个学期很难满足。

“企业的核心任务是交付和生存,没有多少时间来‘培训’学生。尤其是当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很远时,老师可能会忽略对学生的培训和指导。”曹光忠指出,他坚持“理论+课堂实践+实践应用+理论补充”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每周在小组会议上申请专利、撰写论文、汇报自己的企业研发项目,“不仅要巩固在企业实践中所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全民,培养表达、组织、管理、商务礼仪等能力。”

2014年攻读控制工程硕士学位的李大明是曹光中最喜欢的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每天骑车去5公里外的中集集团练习。由于地理位置近,他白天会去企业做项目,晚上骑自行车回学校实验室讨论、查阅文献和做实验。

“白天在企业里不懂科研问题,我们会回来请教实验室的其他弟子。在每周的小组会议上,我们还将与在不同地方练习和做项目的学生讨论我们的项目。”仅仅三年时间,李大明已经成长为CIMC智能客户支持部门的部门经理和电子商务中心的部门经理。

与此同时,导师从未放松过自己的要求,不断跟踪行业前沿,紧跟变革和创新。

“如果只有老师知道该教什么,那就不是供应方的概念了。导师应根据行业需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改进课程内容,增加新课程,使整个教学体系始终保持活力的前沿。”徐晨指出。

以曹光中的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自动控制系统实践”和“MATLAB语言与仿真实践”等专业实践课程,使研究生进入企业基地后能够快速融入科研和技术开发。同时,随着企业的需要,课程将在一个小学年和两个大学年进行调整,以快速适应企业对人才技能结构要求的变化。

如今,深大-CIMC“国家示范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和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发明专利;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等15个科研项目。一批研究生在基地学习深造,进入中集集团工作,成为技术骨干。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可以面对行业,还可以引领行业。例如,将智能制造、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高端制造,将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甚至对发展方向给予一定的指导。”徐晨说道。

学校与深圳新野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实习基地,是国内首个开发“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基地。该产品已在国内外申请了10多项发明专利,在全国5000多家大中型医院应用,并出口到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10亿元。

公司仪器研发中心一半的员工来自深圳大学。2012年毕业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李因现在是仪器研发部门的主管,负责24项专利申请,授权13项专利。

三维坐标

窗口大学服务大湾区创新

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和实验大学,通过“学校+知名企业”、“教师+研究机构”、“学校+海外名校”的立体协同教育体系,为创新沃土的深圳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包括从早期的腾讯总裁马、红豆董事长、巨人投资董事长史玉柱,到如今充满活力的中层管理人才如中集智能技术总监卢洁银、新产业仪器研究总监,以及创新人才如创始人沈、生物科技创始人孙、马克图布联合创始人陈家洲。

十多年来,深圳大学积极探索专业和招生指标配置与区域发展人才需求的紧密结合。培训计划和目标的制定应与行业所需的高级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紧密结合。将培训过程和手段与区域领先企业紧密结合;为工业企业未来升级转型培养领军人才。

学校先后建立了深圳大学南山工业技术研究所、深圳大学龙岗创新研究所、深圳大学平山新区生物医药转化研究所、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所等生产研究基地。这些平台已成为集科技研发、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孵化于一体的技术转移中心,也是工程硕士学生实践创新的摇篮。

同时,深圳大学充分挖掘高质量的国际学术合作资源,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共同创办健康科学研究所,共同培养临床工程硕士;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创办“光电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共同培养光学工程硕士;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共同创办“海岸土木工程材料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土木工程硕士等。,以跟踪国际前沿领域的发展,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在深圳建设粤港澳及大湾地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道路上,深圳大学以工程硕士改革为例,逐步将基于供方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延伸到深圳其他专业及周边高校,使人才培养成为一支产业力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服务粤港澳及北部湾地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报》(2018-03-27,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