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陈群教授:磁共振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

科普小知识2022-04-26 07:06:38
...

陈群教授:磁共振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

中国师范大学校长陈群:磁共振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

8月16日至21日,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国际磁共振会议由国际磁共振学会(ISMAR)每两年举行一次,是国际磁共振领域最重要和最高水平的全球学术会议之一。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举行,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700名科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阿德·巴克斯、麻省理工学院罗伯特·格里芬、杜克大学沃伦、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剑桥大学教授克莱尔·格雷等一大批知名学者。

在为期六天的会议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围绕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固体核磁共振、液体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分子成像、电子自旋共振/四极共振、核磁共振超极化技术等七个热点磁共振研究领域,深入交流最新科研成果。

会议还授予国际磁共振领域的著名学者ISMAR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的汉斯·沃尔夫冈·斯皮斯教授和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西蒙·维加教授,以表彰他们对磁共振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贡献。

会议期间,记者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会议主席陈群教授。他向我们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中国对相关国际研究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在磁共振技术研究领域的探索、成就及未来规划;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的意义。

作为中国磁共振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陈群一如既往的低调和谦逊。他认为,在中国上海召开这次国际磁共振会议,充分证明了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研投入的增加,磁共振技术的研究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科学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因此,在2013年巴西举行的上一届国际磁共振大会上,中国通过竞争赢得了举办权。

据陈群说,中国对磁共振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规模很小。只有少数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了这种研究,主要是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和数学研究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吴雪雯先生的领导下从事核磁共振相关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它已成为中国核磁共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核磁共振专业逐渐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并重,磁共振波谱和磁共振成像并重的局面,为我国磁共振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在磁共振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和上海市各类人才项目的支持。据悉,中国师范大学磁共振上海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已孵化出上海凯尔磁共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纽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两家磁共振技术/设备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万花筒公司和华东师范大学磁共振上海重点实验室共同开发了三种磁共振成像系统。截至去年底,已安装近60台,产值超过1亿元。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新市场电子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低场核磁仪器制造商。一些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磁共振在大脑研究中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已经成为研究脑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磁共振成像,可以精确地定位大脑的各种功能部分,并且可以区分它们的激活/失活状态。华东师范大学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教师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人脑的共情反应、社会脑的核心问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人类大脑功能的文化特异性和可塑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析和检测方法。它不仅是研究材料微观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核磁共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一直是世界的热点。多维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相关学科的面貌。相关发明人(共7人)先后获得诺贝尔奖,核磁共振本身仍在不断改进和发展过程中。

从1946年哈佛大学的珀塞尔和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发现核磁共振到1980年世界上第一台磁共振成像设备作为商品应用于临床实践,医学磁共振技术的诞生过程离不开科学家们一个接一个的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推动了医学磁共振技术的发展。

陈群说:“虽然中国的磁共振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落后于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虽然仪器设备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仪器的整体应用水平仍需提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磁共振研究人才的培训,特别是那些在磁共振物理学方面有坚实基础的人。”

“同时,鉴于磁共振波谱仪的价格较高,对其运行的专业要求较高,”他建议,可以建立更多的国家磁共振中心,以促进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共享平台的作用,服务于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和材料学科的科研和产业,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更高水平的跨学科和跨领域交流、合作和协作创新。

阅读更多

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