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出征是为了抗拒衰老和对死亡的恐惧?
“一本书写好了,和作者无关。它有自己的生命。”几天前,一名记者采访了《蒙古往事》的作者冉萍他说,“仍然有人在读《蒙古的过去》。我相信它比我的生命还长。”
我们看到的“蒙古的过去”有很强的蒙古特色。这是因为在撰写《蒙古往事》之前,冉萍接触到了蒙古现存最古老的长篇历史文献《蒙古秘史》,并被它简单朴素的中文形式所感动。因此,在写《蒙古往事》时,冉萍放弃了使用汉语成语,尽量少用形容词。
在冉平看来,蒙古的历史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它已经传承了数百年,几乎没有变形。《蒙古秘史》的众多版本及其改编的文学作品基本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蒙古的过去》也来源于《蒙古秘史》。起初,冉平希望写一部蒙古史诗,但后来他放弃了,只写成吉思汗建立了这个国家,并声称汉朝突然结束。冉萍解释道:“就像电影中的倒叙一样,我用不同的叙述角度来写成吉思汗余生的片段。这比从头开始更容易接受。如果你觉得不完整,你可以读历史书。”
在内蒙古生活了30年后,冉萍对蒙古文化有了自己的看法。成吉思汗的领土扩张一度备受争议,但冉平从民族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既定的思维模式是侵略必须是为了能源、财产和人民。但对成吉思汗来说,情况并非如此。蒙古人的生活就是继续行走。成吉思汗的征服不是为了积累财富和统治。动力是从日出到日落的焦虑和不安。
在冉平的想象中,“成吉思汗会觉得看到城墙很有趣:这怎么能保护我的财产和人民呢?我要拆掉城墙,让这里长满青草,让马可以*驰骋。”他认为成吉思汗的目标很简单。如果他住在一所房子里,他会觉得好像进入坟墓一样喘不过气来,所以他在城外搭了一个帐篷,看着城市被烧毁,夷为平地。他非常开心。这是由文化心理驱动的。
冉平相信58岁的成吉思汗可以用12万人征服世界。除了他的愤怒是由西方统治者表达对成吉思汗的蔑视的信件引起的,他更能抵抗衰老和对死亡的恐惧。他急于坐下来什么也不做,所以他不得不走路,打架,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牧民进入城市,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人站起来大喊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但桑平却“反调”。
“民族文化的退化是一个国家文明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我不知道原始文明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除了一些文物和古籍,其余都是我们的想象。所谓毁灭,谁能知道它原来的样子?”冉平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从草原上的迁移不是对文明的破坏,而是对生活方式的挤压。虽然牧民们放弃了他们的马,但是他们把离开家乡的悲伤留在了心里。这比呆在草原上更重要,因为留在人们心中的文明永远不会被摧毁。相反,那些代表民族文化大声疾呼我们的文明被摧毁的人是值得怀疑的。
上一篇:蒙古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