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科普小知识2021-08-17 10:36:52
...

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卫星一飞冲天

它开启了中国航天工业的新时代。

在未来的50年里

数百颗中国卫星已经成功进入太空。

这些“东方红一号”的小伙伴

两者都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

两者各有所长,互相学习。

组成了一个著名的中国卫星家族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2020年4月24日

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太空日

弘扬太空精神拥抱星海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种卫星吗?

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蝌蚪王为你收拾好了~

ⅹⅹⅵ

整个世界响彻东方红。

“东方红”通信卫星

虽然只能传输预设的无线电信号,但经过28天的工作,“东方红1号”首次让中国的旋律响彻全球。从那以后,中国的四代通信卫星都继承了“东方红”这个光荣的名字。

1984年4月,“东方红2号”试验卫星停留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开始了国内卫星广播电视、广播和电话信号的时代。

1997年5月,“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它的通信能力和使用寿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系列卫星都是在东方红三号公共卫星平台上研制的。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colostate.edu土源东方红一号示意图

“东方红4号”是新世纪初研制的中国第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平台。许多“鑫诺”和“中兴”通信卫星,以及中国出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信卫星,都是在先进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上诞生的。

2019年12月,长武姚三火箭将“实用20”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一颗基于“东方红五号”公共平台的试验卫星。“东方红”卫星家族的辉煌还在继续。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图园搜狐“东方红三号”B实验平台的设想

太空先锋

“实践”科学探索与技术实验卫星

与我国其他卫星系列相比,“实用”系列卫星的最大特点是“多功能”。几乎每颗“实用”卫星都有不同的任务,要么是验证新的卫星平台,要么是承担空间探索实验的重要任务。

1971年3月3日,“普拉西斯一号”卫星成为我国发射的第二颗卫星。虽然看起来龙头老大“东方红一号”和“实践一号”卫星已经搭载了各种探测仪器,并在太阳能电池系统的帮助下运行了8年,成为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的一个当之无愧的先锋。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源像素

1981年9月,一枚“风暴1号”火箭将“实践2号”和“实践2号”A/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一箭双雕的国家。2006年发射的“实践八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空间诱变育种试验卫星。“实践10”卫星于2016年在太空飞行了12天,是中国第一颗可返回的科学实验卫星……实践13”验证了“东方红3号B”卫星平台,“实践20”验证了“东方红5号”卫星平台,延续了“实践”和“东方红”卫星家族之间的美好关系。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实践20”卫星发射时刻,图源新华

天地之间的任我行

返回卫星

早期的低轨道侦察卫星必须使用胶片来获得高分辨率的地面照片和地图图像。因此,这种类型的卫星有一个能够重返大气层的返回舱,它可以安全地将拍摄的电影送回地面。1975年11月29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三天后完美返回。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可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源像素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发射了20多颗返回卫星。由于大多数返回式卫星执行保密的土地勘测和摄影测绘任务,它们已经成为中国卫星中最神秘的一组。除了难以形容的侦察工作之外,他们还携带了各种微重力试验装置,带着植物种子、真菌菌株和实验小动物在太空漫游。卫星返回舱的控制和回收也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随着电子成像和数据传输的进步,中国的返回式卫星已经结束了它的“间谍”生涯,并逐渐转变为一个可以“回家”的微型空间实验室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研究人员回收返回卫星携带的科学实验载荷

太原中国航天网

风雨无阻,风雨无阻

风云气象卫星

配备了先进的气象遥感设备,卫星已经成为进入太空的气象站。气象卫星“站得高,看得远”,不易受地面环境和天气的影响,能够始终提供高质量的气象和气候监测数据。从1988年第一颗风云一号卫星开始,中国已经研制了四个系列的风云气象卫星。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源像素

“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是两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它们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可以在世界各地巡逻进行近距离观测。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是两代地球同步气象卫星。他们坚守在赤道上方的固定点上,24小时观察我们国家辽阔的陆地和海洋。

互补的四代“风云”气象卫星不断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数据,使我国的天气预报水平稳居世界前列,从容应对台风、寒潮、旱涝等灾害性天气。从某种意义上说,“风云二号”也来自“东方红”卫星家族。它的原型是中国第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效果图,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官方网站

抬头寻找宝藏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

在多光谱遥感设备的帮助下,地球资源卫星不仅是森林、农田和城市建设的“检查员”,而且是能够发现地质和矿物秘密的“透视眼”,是亚马逊雨林火灾等重大灾害的“警哨”。自1999年以来,中国已经开发了三个系列的地球资源卫星,即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国资源卫星2号和资源卫星3号。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源像素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由中国和巴西出资,在中国“资源一号”卫星项目的基础上共同开发。1999年10月,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 (CBERS-01)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第一颗对地高速传输遥感资源卫星。2019年12月发射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是该系列的第六颗。中巴在地球资源卫星领域的密切合作结束了两国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获取卫星观测数据的历史,成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空间技术合作的典范。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中巴资源卫星渲染,源空间飞行现在

天空巡逻网指的是航行

北斗导航系统

从前,我国高度依赖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导航服务。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事件,如“银河”号货船全球定位系统服务的关闭,使我国敏锐地意识到卫星导航被他人控制的巨大风险。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于1994年开始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两颗“北斗一号”卫星投入运行,初步实现了覆盖大陆的区域卫星导航。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源像素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北斗”导航卫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并将从2018年开始提供全球卫星导航服务。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网络卫星,也是整个系统的第55颗卫星,预计将于2020年5月发射。联网完成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将由在三个轨道上运行的35颗北斗卫星组成。有趣的是,“北斗”导航卫星也是“东方红”卫星家族的近亲。它们是在“东方红三号”B平台上开发的。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图,太原中国网

一千英里外

“高芬”卫星

作为中国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的天基部分,“高芬”卫星是一群具有特殊技能的“千里眼”,能够拍摄或测绘最高分辨率不到1米的图像。“高芬”卫星家族由10多名成员组成。它们的轨道从高到低,它们的观测手段从可见光到微波。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稀疏的、无泄漏的空间观测网络。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源像素

2013年发射的“高分一号”是“高芬”卫星家族的第一颗星。用宽广的视野看地球只需要四天。高芬2号是中国第一颗亚米民用观测卫星,它可以看到地面上的汽车是两厢还是三厢。驻扎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高芬4号24小时盯着下方,允许航母舰队隐藏在海洋中。高芬7号配备了一个高精度激光高度计,它可以生成地面物体的亚米级三维图像...“高芬”卫星的高清图像不仅满足了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也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现代卫星遥感技术的神奇魅力。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高芬2号卫星拍摄的青岛流亭机场

土源中国高芬观察微信公众号

半个世纪悄悄地过去了。

“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轨道上运行

用它远眺

有来自不同家庭的300多颗中国卫星

“海洋”、“遥感”、“天空链”和“天空绘画”

……

越来越多的中国卫星家庭正在成长

在未来的空间里

还有什么神奇的中国卫星会出现?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参考:

[1]国务院新闻办《2016年中国空间》白皮书[,

(2016“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卫星比你想象中更厉害!27)[2020-023]

http://www . scio . gov . cn/zfbps/32832/Document/1537007/1537007 . htm

[2]中国国家航天局官方网站[EB/OL],[2020-023]

http://www.cnsa.gov.cn/

[3]中国空间网络[电子商务/其他],[2020-023]

http://www.spacechina.com

[4]北斗导航系统官方网站[EB/OL],[2020-023]

http://www.beidou.gov.cn/

[5]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主要专用网络[地球观测网/其他],[2020-023]

http://www.sastind.gov.cn/n2577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