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东:打通“孤岛” 让大数据之光普照未来
郭华东
■我们的记者丁佳
近年来,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大数据”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大数据规模将达到2016年的10倍。
“数据不仅在加速人类生活的变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战略资源,大数据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高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认为,大数据带来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正在成为科学发现的新引擎。
目前,在国际舞台上,从联合国到各国*都非常重视大数据的发展。在科学领域,欧盟的“数据价值链战略计划”、英国的“科学研究数据之春”和澳大利亚的“大数据知识发现”都倡导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模式。在联合国实施的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几乎每一个目标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
然而,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郭华东坦率地承认,数据的“孤岛”十分频繁,不同领域的大量科学数据处于休眠状态,阻碍了科技进步。
2016年5月,中国科学家发起并领导了“数字丝绸之路国际科学计划”。在主持该项目时,郭华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平衡,“数字鸿沟”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国家缺乏基础设施,而另一些国家在使用大数据方面很薄弱。然而,与此同时,科学研究机构的数据库中仍有大量有价值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科学数据的积累、开放和共享是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驱动力他说,“科学大数据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数据是否可以共享。”
对此,郭华东建议,应尽快推动建设科学和大数据的主要国家基础设施,以实现重要科学和技术数据的长期保存和综合管理。建立国家科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为不同领域和地区的科研机构服务;同时,它还可以发起科学大数据国际论坛和国际联盟,开展双边或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们应该以科学大数据为出发点,让大数据成为所有国家共同建设的和平使者,让大数据之光照耀未来。”郭华东说。
中国科学新闻(2019-03-04,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