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从“弹涂鱼之争”说起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童话的科学性

科普小知识2021-08-22 16:39:41
...

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的新闻、教育、科学、文学和科普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它触动了许多学生家长的心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科普创作中留下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弹涂鱼之争”说起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童话的科学性

一、争议的起源

萤火虫专家傅新华的儿子在小学二年级。他想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对包括他儿子在内的小学生进行一些自然教育,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在阅读了儿子的中文文本《会上的鱼》(湖北教育版)后,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咨询了研究中国红树林和鱼类的知名专家,得知弹涂鱼根本不吃蜗牛。他不能坐着不动。”"童话不能违反科学知识或误导儿童."2015年10月22日,傅新华在他的微博上写道,“弹涂鱼吃树上的蜗牛”是“不可靠的”1。

同一天,中国红树林保护联盟创始人刘一在“哄陪蛋挞”微博上发表文章:“弹涂鱼爬树吃蜗牛有什么问题?温柏说:“蜗牛不下水,也不耐盐。它们是如何出现在红树林中的?“虽然弹涂鱼是杂食动物,但它们不吃蜗牛”,结论是:“会上树上的鱼”形容弹涂鱼到树上吃掉吃红树林叶子的蜗牛是完全捏造的”。特别是,“作为小学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文本,值得我们三思,以免伤害儿童”。

这些博客帖子立刻引起了武汉晚报记者明智胜的注意。他立即联系了傅新华,并通过长途电话采访了刘一。在没有咨询原著作者(即作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篇关于“弹涂鱼在树上吃蜗牛的故事纯属虚构”的新闻稿。这篇文章发表在2015年10月24日的《武汉晚报》上。当时,全国数十家网站纷纷转载,称“湖北教育版小学二年级课文被批评”根据傅新华的统计,在几天内,这条新闻的点击率就超过了700万。许多人参加了评论并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中国教育新闻网的《蒲公英评论》对此事非常关注,并相继发表了相关评论。10月30日,它发表了《童话中有什么是“骗人的?”[2]的一篇论文总结了各种观点。在结论中,文章写道:“辩论如此激烈,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但这并不影响辩论的意义。至少,它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童话创作在文学性和科学性之间有一定的张力。然后,在引导孩子欣赏童话时,也有必要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科学世界,学会质疑和寻求真理。”

《武汉晚报》的文章发表后,湖北教育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首先联系了作者,要求尽快找到工作的科学依据。作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数据,并及时撰写回应文章(包括支持文章、书籍、图片和视频),并将其发送给《武汉晚报》。然而,这些文章没有尽快公之于众。相反,由国立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儿童文学信息”首次出版了作者[3]的《请给儿童更多的想象空间》;后来,作者在中国科普作家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博客文章“谁是“误导儿童”?为了争取我的权利,作者在猴年春节前给《武汉晚报》发了五封“信”,去《武汉晚报》交流意见。《武汉晚报》的代表同意合并原作者的观点并予以发表。在有关方面的关心和监督下,2016年4月3日,《武汉晚报》终于在《城市大事》的头版位置刊登了“弹涂鱼吃树上蜗牛”?《[4》一文赋予《会上的鱼》一书的原作者公开发表意见的权利,并明确解释了“弹涂鱼吃树上的蜗牛”的科学依据。

第二,哪个是对的还是错的

《开会时树上的鱼》是作者30年前写的一个科学童话。它于1986年5月3日首次在上海的《儿童文学》上发表。2003年被相关教材编委选中,编入湖北教育版二年级语文教材,至今已使用。

会上树上的鱼是一只弹涂鱼爬上“海边的一棵大树”吃掉小蜗牛啃树叶的故事。这是一个科学童话,没有国界,也没有特别提到某个地区。

批评“开会时树上有鱼”这种不科学观点的主要观点有七点:(1)根据本文故事(指“开会时树上有鱼”)设定的场景应该在红树林区。(2)蜗牛不下水,也不耐盐。它们是如何出现在红树林上的?(3)红树林的所有软体动物都不吃树上的叶子,因为不会爬树的不吃,会爬树的不吃。(4)虽然弹涂鱼是杂食动物,但它们不吃蜗牛或海螺。(5)它们(弹涂鱼)吃潮滩表面的底栖硅藻,这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此外,它们还吃一些小动物。(6)弹涂鱼只能“短时间离开水存活”。(7)本文中描述的弹涂鱼(指会议中树上的鱼)完全是为了吃掉吃红树林叶子的蜗牛而编造的。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树上的鱼》中的弹涂鱼是指弹涂鱼科的弹涂鱼属中的弹涂鱼(俗称“眼周弹涂鱼”),而不是批评家所说的“杂食弹涂鱼”。(2)弹涂鱼属的弹涂鱼“吃多种动物食物,主要包括沙蚕、海滨蜗牛、昆虫、蟹肢、虾、海蛆、桡足类、其他甲壳类的附肢和软体动物的卵等”"任何能吃它的动物都会吃它."[5)(3)“海边有一棵树”并不特指红树林植物,因为海边不仅有红树林植物,还有半红树林植物,如木槿、杉木、海桐子、黄柏、芒果等。木槿叶是蜗牛最喜欢的食物。(4)中国沿海红树林中有蜗牛,包括“海南蜗牛”、“扁形蜗牛”和“非洲蜗牛”。[6]。(5)弹涂鱼不仅在被海水浸泡过的海滩上活动,还会爬上离海滩不远的树木和沼泽地区。大鳍弹涂鱼属的弹涂鱼经常在涨潮时爬上岸边的红树,一生中大约有2/3的时间是在远离水的地方度过的[7)(6)由此可见,“弹涂鱼吃树上的蜗牛”不是“不可靠”,而是“不可容忍”。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会上的鱼》并没有违背科学常识。

作者指出评论家为他的作品辩护使用的三种方法。一个是“张冠李戴”,形容食肉弹涂鱼为素食“大弹涂鱼”;第二个是“把鹿称为马”,把“海边的一棵大树”称为“红树林植物”。第三是“自欺欺人”。显然,刘一参与编写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软体动物》一书列举了红树林中的三种软体动物,包括陆生蜗牛(即蜗牛),但予以否认。

至于双方的观点,有远见的人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弹涂鱼能吃蜗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一些想法

为什么传播弹涂鱼生活习惯和轶事的科学童话会受到科学家的批评?事实上不是这样。近年来,对语文教科书的批评不断。作家们说中国教科书缺乏文学气息。科学家说,“中国教科书不能只包含文学,而不包含科学”。语文教材只是教材和工具。在当今百家争鸣的时代,对语文教材的批评是不可避免的,但它总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这可能是对语文教育的伤害。在科普创作方面也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像科学童话这样的文艺作品,有些人总是批评它们的科学性,总是喜欢通过评论科学论文来评论作品的科学内容。如果有任何不准确或不精确的地方,他们会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并会把它扔进地狱。这里有许多误解,值得思考。

(1)科学童话是一种以童话形式传播科学知识的新型科学文学艺术,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广泛欢迎。

现代科学童话在我国的诞生和发展还不到100年。早在60年前,就有一场关于自然科学知识是否能以童话的形式写成的激烈辩论。那些反对科学知识可以写在童话里的人说:科学知识本身要求高度的准确性,不允许有一点点的扭曲,而童话的情节是幻想、虚构的,辨别能力差的孩子无法辨别真假。因此,真理和谬误无法区分,假的和捏造的被认为是真的,真正的科学知识被认为是假的。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儿童科普编辑创作的领军人物”王国钟在引用了苏联著名作家比安奇的大量作品后指出:“优秀的科学童话不会违背科学,迷惑人,反而会更容易实现知识教育的目的。”[8]实践也证明,中国出版的科学童话数量相当大。从2012年到2015年,长江儿童出版社(原湖北儿童出版社)出版了6个系列的《中国原创科学童话》,精选优秀作品60多本,800万字,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广泛欢迎。《中国原创科学童话》第三辑(10册)还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优秀图书奖提名奖”。

科学童话作为科学的文学艺术和文学作品,向读者传播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人们通常根据读者的年龄将科学童话分为三个层次:儿童科学童话、儿童科学童话和儿童科学童话。其中传播的科学内容从浅到深逐渐增加。以“会上树上的鱼”为例,有五个科学知识点:第一,弹涂鱼能从水中爬上岸;第二,弹涂鱼敢于和小螃蟹搏斗。第三,弹涂鱼可以爬树。四、蜗牛会吃进树叶,危及树木;五、弹涂鱼会吃小蜗牛[9]。对小孩子来说,拥有这些知识概念就足够了。有必要解释什么是树,为什么弹涂鱼会爬树,以及弹涂鱼如何吃蜗牛。恐怕这就是说,孩子们可能不明白。只要这些知识点是真的,它们就是科学的。

(2)科学童话不是科学论文。在科学研究中,他们不需要“严格”和“精确”。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看待他们。

当然,为了保证科学童话的科学性,也有必要把握科学内容传播的准确性。必须准确地使用概念、准确地使用科学事实、准确地使用基本数据和准确地使用语言。对于儿童科学和文学作品来说,只要不是“张冠李戴”,就不是“指鹿为马”,也不是“胡编乱造”。其中的科学知识“厚度适中”,是对艺术手段的补充。

因为人们的理解总是有一个过程,所以昨天被认为是正确的,今天可能就不正确了。昨天没有解决的,今天可能会解决。不是昨天的东西可能是今天创造的。新科学、新技术、新发明和新发现层出不穷。我们的科普作品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向读者普及最新知识。

作为一名读者,还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研究科普作品中的科学内容。人们不能假设书上写的一定是正确的,或者没有看到的一定是不正确的。尤其是科学家,不能用他们不知道或不知道的标准来发号施令,更不用说“井底之蛙”。他们只能看着自己脑袋的一边,认为他们所研究的只是科学。事实上,你正在研究的只是冰山一角。仍然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自然现象和科学论文。

早在5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就写了一篇科学论文,“弹涂鱼和弹涂鱼消化道的比较解剖学及其与饮食的关系”这篇文章列出了被解剖的弹涂鱼和弹涂鱼的食物残渣。发现弹涂鱼的食物包括“多种贝类残体”、“软体动物卵”、“海滨蜗牛”和“蟹腿”等。在解剖了这两种鱼的口腔后,论文说:“弹涂鱼的嘴小,牙齿直立,排列相对稀疏。它们适合在洞穴里拖动物,吃附着在岩石上的食物,以及抓昆虫以防止逃跑等。大弹涂鱼有一个很大的口裂,它的下颌牙齿呈铲状水平排列,适合刮除大量分布在泥上的微小藻类。”最后的结论是:“从弹涂鱼和弹涂鱼的消化道、食性和摄食方式来看,可以肯定前者以动物为食,但种类繁多,凡是能吃的动物都可以吃。后者以植物为食,仅限于底栖藻类。”⑸王先生批评《会上的鱼》不科学,他根本没有看这些材料。他根据自己的意见做出了判断。他怎么可能是对的?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一种弹涂鱼。事实上,世界上有20或30种弹涂鱼。它们生活在河口和沿海泥滩沼泽的咸淡水区域。有些是食草动物(如弹涂鱼等)。),有些是食肉动物(如弹涂鱼、弹涂鱼等)。),有些是杂食动物(如弹涂鱼等)。)。如果你混淆它们,你显然会犯错误。

退一万步说,即使还有人没有亲眼见过“弹涂鱼吃蜗牛”,难道不允许科普作家根据科学逻辑,根据食肉性弹涂鱼能吃小鱼、虾、蟹和蜗牛(在一般西方语言中,水生蜗牛与陆生蜗牛没有区别)的事实,推断出“弹涂鱼吃蜗牛”的情节吗?你认为这种想象不科学吗?我们的新发现来自哪里?这么多“不可能”在哪里变成“可能”?然而,*电视台的“不可能的挑战”和“是真的吗”,江苏电视台的“超级大脑”和“意想不到的”节目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并获得高收视率,是因为这些节目激发了人们的巨大潜力,带来了更多的发现和创造。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说得好:“一旦科学有了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

科学童话是文学作品,不能简单地将科学研究的“精密性”复制到科普创作中,这只会影响科普作品的艺术质量,削弱科普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科学童话的作者应以审慎的态度证明科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成为负责任的科普作家。

科学是科学童话的基础。对于科学童话创作来说,如果不科学,它将失去作为一种独特创作活动的独立价值。因此,作为科学童话的作者,要宣传的科学知识不能含沙射影,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误传,也不能被吞没。一句话,一个人不能“用自己的懦弱来表现自己”。

每个科普作家在创作作品之前,都应该认真研究相关的科学知识,研究知识的真实性。我们应该检查更多的数据,询问知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不要认为以科学的名义所做的一切都是科学的,也不要认为科学著作中记录的或科学家写的一切都必须是科学的,并且应该善于识别伪科学。

当现代科学在一个又一个层次、一个又一个领域、一步又一步地揭示自然的奥秘时,它也为科学童话的创作开辟了新的来源。

然而,科学文艺作品绝不是科学知识的直接表达,也不是科学知识“硬块”的简单组合。相反,应该通过文学方法使科学知识变得有趣、清晰和艺术化,以便儿童能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心情下无意识地受到科学知识的培养。

此外,科学作品也应该是鼓舞人心的。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调动读者的科学思维活动,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接受知识,进行新的探索,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认为只要读者得到现成的结论,一切都好。它具有启发性,是作品科学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创作科普作品时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一个好的科学童话必须有正确新鲜的科学知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独特鲜明的童话形象,深刻睿智的思想启蒙。它不仅需要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还需要新颖的意境。因此,科学和文学作品中的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它更有吸引力和吸引力。

科学童话是儿童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这是一个童话,富含科学知识,具有双重魅力。它不仅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张扬他们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深受小读者的欢迎。科学童话的进一步繁荣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多的科学童话和科幻故事应该进入校园,以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当孩子们读这些作品时,他们肯定会像著名科普作家郑所说的那样:“他们会培养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喜欢问‘为什么’的心,一颗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将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富裕世界。他可能会成为一个热爱学习、思考、科学和自然的人。”[10]

参考

“弹涂鱼吃树上的蜗牛”纯粹是虚构的[。武汉晚报,2015-10-24(5)。石。童话故事中什么是“欺骗性的”?[·J]。《蒲公英评论》,中国教育出版社,2015 (10): 149。张冲。请给孩子们更多的想象力[·J]。儿童文学信息,2015 (12): 41。弹涂鱼吃树上的蜗牛令人愤慨吗?[。武汉晚报,2016-04-03(12)。袁传米。[2]弹涂鱼和弹涂鱼消化道的比较解剖及其与食性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生物学),1963 (2): 36-46。[2]王轩,刘一,丁宜兴,等.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软体动物.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游欣欣,卞超,陈洁明。等人[.弹涂鱼两栖行为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海洋渔业,2015 (9): 479-484。王国钟。中国儿童文学系——理论(1)[·M .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冯晓。弹涂鱼的生活经历[。中学百科全书,2007 (18): 36。郑。《科学童话精选》,[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