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下一代潮流的蜂群作战
制作:中国科普
作者:赵红·悉尼
策划:吴月彤、金禾
监督人:光明网络科普部
“未来的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军事专家正在思考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型武器,智能肯定是不可或缺的特征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无人驾驶飞行器(UAVs)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战而声名鹊起。2018年,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遭到13架无人驾驶飞行器的袭击。今年9月,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加工设施”和Saudi Aramco的一个油田也遭到了10架无人驾驶飞行器的袭击。无人机具有成本低、人员伤亡低的优点。与此同时,战斗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无人机群战斗模式。
蜂群战争的概念源于蜜蜂和白蚁等昆虫。这意味着群体中的个体不仅能够独立判断,而且能够形成共识,能够在战争中传递信息并相互合作。从其历史渊源来看,蜂群作战的概念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坦克部队的闪电战战略让波兰、苏联和其他国家大吃一惊。战后,美国和苏联开始同时发展空对地攻击武器。因此,武装直升机发展迅速。武装飞机集群本质上是信息系统和协同作战的体现,但它只由人来操作。它体现在无人机中,即无人机由高度智能的机器组成,像人一样保持即时通信,并能根据指令形成不同的编队以适应不同的情况,甚至实现自主的敌人发现和攻击。
传统的饱和攻击是从不同的层次和方向向敌人注入大量的弹药,而对对方的防御措施却置之不理,形成一种力量压制的局面。这种攻击想法要花费很多钱,而且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负担得起。被集群攻击的无人机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现役防空系统很难有效识别微型无人机,更不用说精确锁定和拦截它们了。与导弹相比,无人机价格低廉,即使遭受损失,也能到达作战目标。这种优势是战术导弹无法比拟的。中国军事电视网曾出版过一部漫画,描述战术导弹和无人机在这方面的对比。
图1卡通:大炮攻击蚊子
蜂群战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群聚问题。理想的无人机编队应具有分布式思维、智能自主、复杂指挥组合等功能。也就是说,每架无人机都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能够主动避免与周围单位和障碍物的碰撞,并根据信号自动更换位置,从而将人工指挥从复杂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同时,如果某个功能比较复杂,这个功能可以分解并分配给几个无人机来形成一个组合效果。
根据美国智库对人工智能和未来战争的预测,美国陆军的无人机甚至正在朝着远程通信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即每架无人机都是一个小型基站或中转站,大量的无人机机构成为通信网络,远程飞行的无人机可以将探测到的信息同步传输到数十公里以外的其他舰队,而无人机个体的损失并不影响网络的稳定性。同时,无人机甚至可以开发群体智能。例如,当多个目标同时出现或目标释放诱饵时,群体成员“投票”决策!
图2美军无人机蜂群作战概念示意图(网络图像)
到目前为止,集群中的无人机已经能够实现自动回避和路径修正等基本功能,但“模仿人类思维”的技术瓶颈尚未突破。为了上战场,群体作战需要在控制算法、通信网络、逻辑模型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星团和蜂群之间的距离仍然很长。
然而,让我们想象一下,在未来的战场上,指挥官可以释放数百架无人驾驶飞行器。在敌人的雷达发现之前,蜂群无人机会以一种类似乌云的方式从目标上方攻击。每架无人机似乎都有自己的想法,灵活、*、主动地在多个目标周围飞行和移动,甚至形成不同的编队来展示更复杂的功能,比如无线版的乐高玩具。这将是一部多么科幻和浪漫的电影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