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缘何成我国资金投入最多生态工程
中国科普网讯(记者胡丽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资金投入最大、建设规模最大、政策最强、公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
1999年,在对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党*、国务院把“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作为灾后重建综合措施的重中之重,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项目实施20年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为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20年来,全国共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9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63亿亩,封山育林4600万亩。每年水土保持、土壤稳定、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的生态效益总值达到1.38万亿元。
通过“退”与“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林草植被明显增加,沙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有4100万农民参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58亿农民直接受益,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增收渠道更加稳定和多样化。截至2018年,退耕农民累计获得国家补贴近90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过去10年中以每年14.7%的速度增长。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使贫瘠的低产田变成了绿色金山银山,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且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农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的转变,促进了粮食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许多地方走出了“多贫多耕、多耕多贫”的恶性循环,实现了林土地上粮食减产、粮食增产。此外,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也为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20周年。9月5日,从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会议上获悉,20年来,中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5.08亿亩,占全国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40%,森林面积近4亿亩,占全国人工林保护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投资5112亿元,相当于三峡工程总投资的两倍多。
但是,随着现行补贴政策的到期和项目建设的深入,巩固成果、扩大规模的任务十分繁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总体规划不到位、耕地保护与退耕还林政策不协调、建设任务落地困难、补助标准较前一轮低、成果巩固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深入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成效。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下一步要科学制定项目总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退休地点、退休金额和退休方式。要努力巩固工程建设的成果。多渠道筹集充足的政策资金,探索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林还草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贴与奖励、森林抚育补贴、*后备林建设、森林质量精细化改造工程范围。依托现有成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林下经济、森林保健等后续产业。要认真分解落实建设任务,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放在首位。要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做好良种壮苗的培育和供应工作,优化验收程序,加强资金检查审核,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实施了两轮退耕还林还草。上一轮退耕还林始于1999年,共退耕还林4.47亿亩,涉及25个省(区、市)的2279个县(含县级单位)和*生产建设兵团,*总投资4.49亿元。2014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15-25度重要水源非基本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到目前为止,国家安排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覆盖面积5989.4万亩,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等22个省(区、市)。**投入687.6亿元用于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