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北京:加速构建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科普小知识2022-05-18 17:19:32
...

中国科普网消息(记者胡丽娟)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北京实施百万亩新造林工程的第三年。

1月19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了让更多高层次的绿化产品出现在市民周围,北京将继续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拓展绿地,改善生态布局。计划全年新增造林20万亩,城市绿地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到44.4%,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改善生态布局。与此同时,41个以上的城市休闲公园将围绕市民建设。

“渐进式质量改进”和高水平的绿色产品正在出现

2019年是全市新造林绿化建设100万亩的第二年,全市完成造林25.8万亩。两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49.3万亩,形成1000多亩绿板40个,万多亩大型森林湿地6个。100万亩的总体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一半。全市继续推进“留白增绿”政策,1686公顷复垦土地得到绿化。

“城市绿地将逐步升级,以进一步提高首都的宜居水平。这里有24个城市休闲公园、13个城市森林、60个袖珍公园以及小型和微型绿地,让更多高级绿色产品出现在市民身边。”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官员表示,北京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率已经提高到83%,越来越多的市民打开窗户看到绿色,走进公园。

在平原上,绿色走廊与网络相连,森林呈片状。举世闻名的大兴新机场很高兴在周围增加了1.2万亩的森林绿地,“走进森林机器”已经成为现实。冬奥会期间,北京-里兹、北京-*和北京-新高速公路的绿道形成了一条不低于300米的绿色景观带。

但在浅山区,生态恢复力度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面积达到9.1万亩,与平原地区100万亩生态林相结合,生态功能日趋完善。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高标准完成农村绿化美化5050亩,形成20个可进入、可观赏、可保留的村级森林,极大改善了北京农村生态环境。

绿色地标,城市绿心增加8000亩新绿地

通过微地形的建设和密集植物的布置,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几千年来已经成为一个依赖森林水的绿色景观。

据了解,该市绿心已完成种植8000亩绿色主体的任务,“一个核心、两个环、三个带、五个区”已初具规模,并已成为次中心具有活力的绿色地标。分中心30个续建项目和21个新开工项目质量提高,新增造林3.5万亩。潮白河景观生态区拓宽增厚,造林6500亩。城市周围又增加了六个公园用于绿色娱乐,城市副中心的“绿色项链”也逐渐关闭。

此外,京津冀生态建设步伐加快,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扎实推进,完成造林51300亩,森林质量提高10万亩。首钢遗址公园绿化面积1440亩,建设2个森林公园。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继续推进,完成困难造林22600亩,封山育林23万亩,山区健康森林经营70万亩,彩叶造林1.53万亩,公路和河道绿化150公里。京津冀区域生态保护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

“让白色增加绿色”增加了41个城市休闲公园。

“为了满足公众的健身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在公园和绿地中建设直接为公众服务的露天体育和健身场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表示,北京市将充分利用休闲度假空间,弥补绿化增加的不足,推进13000亩“留白增绿”工程建设。重点建设41个城市休闲公园、13个城市森林、50个新袖珍公园和小微绿地,使500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85%,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4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

在新机场、冬奥会、文峪河等重点区域,建设大型森林湿地板块,新增9.23万亩绿地和2200公顷新建和恢复湿地。京张高速铁路、焉耆河及新机场周边地区将拓宽和加厚,以增强生态功能,创造美丽的生态景观。市郊铁路怀米线沿线的景观将成为另一个“春天的列车”。

据了解,为确保今年各项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北京各区绿化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级主管部门将坚持“宜林、宜草、宜草、宜湿”的原则,实现新造林与原始森林的有机联系和互联。同时,继续提高优良乡土树种的比例,不断改善城市森林绿地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