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共治需要“千里眼”“顺风耳”
观看外面的会议
3月5日下午,*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讨论,并就生态与绿色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在会内外引起热烈讨论。
*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心。这是他一贯的态度。这一次,他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特色*基本战略、新的发展观和三大战役“四个一”的顶层设计高度,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环保和防污染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说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仅仅因为经济有一点困难,就不能开始建设项目,不能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甚至不能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的红线。目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污染防治和环境控制是需要交叉的重点。秘书长*警告每个人,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斜坡,越过这道屏障。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能动摇、不能放松、不能空谈。读完这本书后,印象非常深刻。
学习*总书记的上述讲话,自然让人想起浙江15年的环保历程。浙江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应该始于2003年。*同志在浙江上任后,经常深入市县进行调查。根据该省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趋势,他明确提出并规划创建生态省。接着,他全面制定了“八八战略”,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创建“绿色浙江”作为主要战略之一,并在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两山”概念。浙江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的重要发祥地,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去年,以“千万工程”为标志的生态环境建设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能够长期坚持,不断深化,享有长期声誉。有很多原因。从根本上说,这取决于*始终如一、不断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先锋模范的指引,取决于省委、省*绘制的蓝图,取决于不断奋斗和长期奋斗的成果,取决于全社会通过实践对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的不断认识和实践,取决于上、下两级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治理的共同愿望。实践证明,一旦掌握了先进的理论,它们将成为无穷的精神和物质力量。
从实践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但更重要的是,发展理念和模式需要转变,即需要探索一条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优质发展新路。要建立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即建立党委领导、*领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我个人认为,这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立场和核心观点,也是浙江实践的成功经验。想法、人和系统总是比资本和技术更重要。
“五河治理”是过去五年来浙江又一场深刻的环境革命。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农村环境经历了像今天这样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并在大众中获得普遍接受。这是社会共同治理的成功。从企业家提供奖励,邀请环保官员在河里游泳,到在水晶之乡浦江发射污染控制炮,到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搜索可以游泳的河流,到《今日焦点》中暴露的环境污染案例,到基层创造的河流长度系统和民间河流长度,到群众用手机拍摄和报道环境污染行为等。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这是党、*、军队和人民、东方、西方、北方和南方的大合唱。
所以我想,当我们用脚测量地球时,如果我们能充分看到并充分发挥人民对共同治理的热情,我们就会有“千里眼”和“赏心悦目”。
*总理在*工作报告中肯定了浙江的“乔峰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门机构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或目前正在深化的自治、法治、德治和“三治”相结合的善治理念、机制和方法,是“乔峰经验”的核心和精髓。事实上,它们也适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作者是浙江CPPCC副董事长)
上一篇:谢学锦:躬身大地,敢为天下先
下一篇:浦江创新论坛今天在沪开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