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校史研究人员讲述老照片背后故事
“交大120年老照片”拂过屏幕,照片背后的故事拂过心灵。
在过去的几天里,一篇题为“有120年历史的交通大学,有多少人崇拜过你的年轻面孔”的文章引起了轰动。在交通大学成立120周年之际,一群学生在旧照片中探索校园历史,找到了交通大学的先人照片。他们摆出的姿势和表情与照片中的人一样...现实和过去在这个时候相遇。
这些“小时灯”有以下特点:
另一个例子是: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次曝光的老照片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3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通大学”)已经迎来了120周年校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还走进了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装修的校史博物馆,聆听校史研究员欧启金博士讲述这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图为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的创始人盛宣怀(前排,右四)与校方官员和中外教师合影。拍摄的确切时间还不知道。它拍摄于1900年至1905年。其中,前排右边第三个是南洋公学和美国福开森。
欧启金告诉《澎湃新闻》,这张照片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张晚清洋务官员盛宣怀在南洋公学读书的照片。
1896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在上海诞生。最初,南洋公学位于上海老城的高昌寺附近。盛宣怀在那里购买了40英亩的土地来建造校舍。然而,被任命为该职务的*法院院长福开森认为,高昌寺不适合修建校舍。因此,到1897年4月,当师范学校的学生进入学校时,学校没有真正的校舍,临时租用了徐家汇一家丝绸厂的备用房屋来开办学校。
到1898年6月,南洋公学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徐家汇校区作为它的永久所在地。他们以一亩官银120元的价格买下了一片97亩的土地,破门而入建起了校舍。学校的前两栋建筑——中学和上院——是中学和大学建筑。“中学建筑今天仍然存在,”欧启金说。“见证了交通大学跨越三个世纪的沧桑”。
上图显示的是1909年交通大学足球队。球员衣服上的“纽约”是“南洋”的缩写。
南洋公学在1901年组织了一支足球队,圣约翰大学足球队是当时上海最好的校园足球队。这两个足球队每年都要进行三场比赛。每次都有“申宝”的热身赛,所以江苏和浙江的人会坐火车来上海看比赛。
当时,人们对外国*的抵制非常强烈,圣约翰大学有很强的美国背景,所以有另一种说法:“如果(南洋)失败了,它不仅会失去学校的面子,也会失去国家的面子。”1907年,南洋公学足球队与圣约翰大学足球队打成平手。在1908年,它甚至进了六个球来赢得比赛,从那以后它已经赢过很多次了。其中一名球员,卢品林,也被称为“上海足球之王”,被选为国家足球“108将军”。
上图是1937年交通大学所有女生的合影。背景是女生宿舍楼。
交通大学于192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女学生,这在当时也是一件轰动一时的新鲜事。那时,能够在交通大学学习的女生通常都是好的家庭成员。
人们会称女生宿舍为“东宫”,通常不对男生开放。但是越是禁止,男孩们就越好奇。特别是,女生总是在学校举行的清洁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这给宿舍增添了一丝神秘。
1930年,神秘的女生宿舍首次向男生开放。据说那时,男学生排队参观!女生宿舍甚至出现了“很少有地方参与”的情况。
上图是1937年交通大学第37届毕业典礼在礼堂举行的宴会。从老师和学生的衣服和餐具来看,宴会相当精致。欧启金说,这些资料实际上来源于每个学生自己制作的毕业纪念刊物,学生们完成了从照片、文字到排版的所有步骤。除了毕业宴会和纪念杂志,当时交通大学的学生也有“毕业之旅”的毕业传统。
上图是1934年交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旅中的合影。钱学森是后排右二。
事实证明,“毕业之旅”不仅仅是当今毕业生的时尚。最有趣的是,铁道部,交通大学的主要行政单位,将为这群“交通大学”的学生提供特殊的车厢,并且该大学也将给予学生“旅行津贴”。在出去的路上,校长、院长和老师也将在车站送行。这种“辟露”的开启方法真是少见。
上图中的旧黑白照片是由交通大学的学生在宿舍楼“志新西寨”前拍摄的。1930年建成的致新西寨,至今仍是交通大学的学生宿舍。这个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的马蹄形宿舍楼曾经是“上海最好的宿舍”。
20世纪30年代,交通大学在五个地方为学生提供住宿,包括新中学、中学、西部宿舍、志新西宅和女子宿舍。除了女生宿舍,最好从后往前走。这所中学建于1899年,是交通大学建造的最早的学校建筑。它被称为“古城堡”。它被保存下来,现在是交通大学校园里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虽然当时的新中心医院有一个“新”字,但实际情况不如中心医院好:白天房间光线不足,晚上光线昏暗,夏天蚊子不得不叮咬。西部宿舍的条件比中学好,是一个三人宿舍。
以1929年后到交通大学报到的钱学森为例。他大一时住在中学,大二时住在西区宿舍。最后,他的大三搬到了执信西宅,住在163房间。执信喜斋号称当年“上海最好的宿舍”:152间宿舍,22间其他房间,如友谊室、读报室、美容室、卫生间、储藏室等。衣柜里有铁床、书架、桌椅、茶几,甚至还有镜子。浴室里有热水和冷水。卫生间里有西式的卫生间和卫生纸。宿舍前面的空地上铺设了草坪...最重要的是,即使是大学生也有“一对二”的待遇。
这种状况,即使在今天,也足以让许多大学生羡慕、羡慕和憎恨。
这张老照片是1930年由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同学会”成员拍摄的。站在左边的第三个人是钱学森。
当时,交通大学也有所谓的“同学会”和“同学会”,如交通大学无锡同学会和南开中学同学会。
钱学森上学时,以南方为代表的“江苏扬州中学”和以北方为代表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受到最多的关注。双方都是优秀的尖子生,都喜欢在学业上互相“竞争”:这一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领先,下一次“江苏扬州中学”必定胜出。
起初,钱学森不喜欢交通大学的“分数大战”,但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员,他不能落后。几十年后,他曾回忆道:“当时,交通大学没有很强的学习知识的氛围,但它非常重视考试成绩。在研究结束时,平均分数被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我不习惯,但我不愿意落后。我必须在每个科目上得90分以上……”
上图是20世纪30年代交通大学学生铜管乐队的合影。钱学森在前排的左边。
说钱学森是交通大学的“学生恶霸”,但他不是书呆子。还有一个故事要讲。
最初,钱学森一直想逃离每周一上午在学校举行的“总理纪念周”(即每周一上午举行的纪念孙中山的纪念仪式)。与此同时,同级朋友动员他加入学校铜管乐队,说在“纪念周”开始时,乐队的伴奏可以在唱完“党歌”后退出,不需要听校长的。结果,钱学森报名加入了乐队,学会了弹中音喇叭,并成为了铜管乐队的一员。
阅读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100年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