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清华“巅峰对话”:学生邀诺奖大师“掰手腕”

科普小知识2021-10-31 22:34:21
...

□由学生自行组织

□邀请国内外各学术领域的顶尖大师

□严格的计划设计,强调平等和挑战

□挑战者由学生组成

清华大学人文图书馆的报告厅越来越具有爆炸性。坐在一边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离他几步远的几个学生正在等待他的回答。

一名学生重申了被质疑的观点:“我不认为你的经济理论背后的逻辑是全面的……”

老人想了很久,最后说:“我认为你说的有道理。”

这是一项名为“高峰对话”的活动。年长的是埃德蒙·菲尔普斯,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受到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普通学生的挑战。据了解,就像今天一样,对于菲尔普斯来说,学生们邀请他并作为受挑战的对象与学生们交谈仍然是一次非常新鲜的经历。

学生邀请和组织的学术对话

“高峰对话”是清华大学研究生自发独立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他们特别邀请了国内外各个学术领域的顶尖专家来学校,如获得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的学者。对话本身有严格的程序设计,强调学生和顶尖学者之间的平等和独立交流,强调学生对学术权威的挑战。因此,受邀嘉宾的主题演讲时间被严格缩短,近3/4的时间是主人和挑战者之间的对话。挑战队由自愿报名的学生组成。大多数成员来自与客人的研究专长相似的学科。

这种组织和设计确保了高水平的对话,并成为一种罕见的*学术交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二年级研究生田颖参加了许多现场活动:“现场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不做作业很难跟上双方争论的步伐。这是最不同于一般大师课的地方。准备得越充分,收获就越大。”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研究生李表示:“我们尽量避免泛泛而谈,直接谈论学术话题。”

"真正挑战大师是非常困难的."作为“挑战菲尔普斯”团队的一员,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郑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常需要通宵查阅数据来讨论问题。在准备过程中,他们感到自己的学术“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探索各种方式积极邀请顶尖大师到学校进行对话

学生可以聘请世界顶尖的学术大师吗?

2012年9月的一天,清华大学的几名研究生正在吃午饭。在谈话中,他们谈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不缺乏专业素质、交流机会和科研资源。我们缺少的是对权威的挑战,大师们的勇气和在现场向大师们学习的机会。与外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太安静了。

“我参加过许多学术活动,虽然我有机会与大师们接触,但演讲者只会谈论他最擅长和最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很难与他交流我们的研究,因此收获非常有限。”物理学博士生冯超说。

“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邀请老师,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交谈?”"请务必邀请诺贝尔奖级别的学者!"当学生们兴奋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学生们应该如何单独邀请他们?研究生协会的赞助人之一、同为研究生的于晓晓提出了一个好主意:你可以利用研究生协会的平台来赢得学校研究部门和校友的资金支持,然后自己来运作。然后,作为主要发起者,她开始和她的同学一起起草邀请活动。很快他们的想法赢得了学校的支持。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也主动帮助联系校友,为“高峰对话”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当以学生的名义被邀请时,很难吸引外国专家来大洋彼岸。从那一年的11月开始,他们开始向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邀请,持续了将近五年,这基本上已经失败了。然后他们转而向所有诺贝尔奖得主发出邀请,但仍未得到回复。

“那几乎是绝望的时候。直到1991年农历蛇年除夕,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欧文·内赫回答说,他可以利用从北京回来的机会作为嘉宾参加第一次高峰对话。那时,每个人都感到极度兴奋。”组织者刘博汉回忆道。

后来,研究生会的学生们开始探索邀请客人的科学方法。李·说:“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渠道联系客人:一是利用他们的机会参加中国的其他学术交流,并亲自邀请他们;第二,通过了解学生的专业需求,我们将以集中的方式向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发送邀请邮件,以方便有计划来中国的专家提前安排他们参加“峰会对话”。"

目前,这种由研究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已经围绕生物、化学、物理、经济和金融开展了10期活动。每项活动的嘉宾都是重量级的顶尖学者,而清华的学生也将根据学者们研究的领域组成挑战团队,设计研究课题。“峰会对话”的举行也带来了敢于挑战和创新的学术交流新氛围。

交流和讨论获得新知识,挑战权威,赢得尊重

“面对面的活动非常有趣。它们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想交流的学术氛围,还能让我听到学生们对科学的思考。学生们在“高峰对话”中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清华学生思维活跃,期待未来进一步交流。真正的知识来自讨论。”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欧文·内赫在交流后说。

“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显然不同于学术界常见的‘学术演讲’和‘学术交流’。”清华大学教育学院的李老师说:“对话大师提出的概念强调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双向交流。观众和学者之间的距离很近,互动也很好。”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表示,来自不同学科和背景的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会“混合搭配”。通过批评、挑战和碰撞,他们可以突破自己思维和观点的局限,激发创新思维。他对“高峰对话”活动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青年大学生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者,他们需要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文素质,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引领创新。坚持不懈地努力,培养有灵魂的创新者,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一种精神可以帮助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不断取得进步——也就是敢于挑战权威。”菲尔普斯教授鼓励年轻人问他“难题”。

(赵普、张娥参加采访并写作)(原题:学生邀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掰手腕”清华进行“高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