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发现者科学家赫兹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兹是电磁波的发现者。1887年,赫兹使用两组放电电极,其中一组产生振荡并发射电磁波。另一个作为接收机制。放电输出是一个间隙,可以随意调整,以显示接收信号的强度。为了便于观察,赫尔曾意外地将整个二次回路放在一个暗箱中。他注意到次级电路的最大火花长度明显较小。所以他移动了暗箱的位置,发现这是因为暗箱堵塞了主电路和副电路之间的通道。赫兹的工作非常认真,他没有放过这个偶然现象,所以他专门安排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它。他用两组感应线圈分别给两组放电电极供电,一组感应线圈的初级线圈串联在一起拉同一个电源,由一个开关控制。一个大的感应线圈产生大约1厘米长的火花。另一个感应线圈产生大约1毫米长的火花B。两极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微调螺旋来测量。然后,他用各种材料来阻挡两个火花,并读出火花的最大长度。他比较了导体和非导体的作用,确认没有区别,并证明这不是静电或电磁屏蔽。然后,他用各种透明和不透明的材料进行实验,发现透明玻璃仍然可以起到隔离作用。似乎光的因素也应该被排除。又一步实验发现岩盐、冰糖和明矾的隔离效果较差,而水晶和透明石膏的隔离效果最好。它们几乎没有隔离效果。几厘米厚不影响放电。赫兹还改变电极之间的距离,改变电极的所有材料,使用不同压力的各种液体甚至气体作为屏蔽,并进行反射和折射测试。最后,紫外线在起作用。当紫外线照射在负电极上时,效果最明显,表明负电极更容易放电。赫兹的论文《紫外线对放电的影响》发表于1887年的《物理年鉴》。报纸详细描述了他的发现。赫兹的论文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许多国家的物理学家一直在投资光电效应的研究,因为当时人们错误地认为光直接变成了电。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一件好事?从1888年到1898年,每年都有几篇甚至十几篇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发表。这些研究逐渐揭示了光电效应的本质。1899年,汤姆逊测量了光电流的荷质比,证明光电流也是由电子组成的。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电子由于光照射金属电极而逃逸到空间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