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宏: 给稻田加点“智慧”
"一个多月后,小麦收获后,是种水稻的时候了."近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瑞红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适时进行水稻插秧。一旦延误,再加上后期田间管理跟不上,将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农田里的三个字。张瑞红的同事都说:“无论你对张先生说什么,他都能把你带到现场。”
这几天,张瑞红和他的团队成员忙于田间工作:指导一线技术人员做好选秧和育秧准备,调试各种新开发的智能农业机械设备。
作为一名副厂长,他选择辞职去读研究生。
59岁的张瑞红看起来像一个“庄稼汉”:黝黑的皮肤,裤腿上沾满泥巴...这是多年田间劳动留下的痕迹。
自从他进入这个行业以来的30年里,他已经有一年没有离开这片土地了。
在这种坚持下,他在农业机械、生物环境和能源工程的“土地”上收获颇丰:先后承担了3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50多篇研究论文,培养了2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
这个研究方向的选择与张瑞红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在扬州的农村长大,看到父母和村民早起变得贪婪。经过一年的艰苦工作,他仍然没有足够的食物。他跑到他的雇主那里向他在西部的家人借食物。这些场景深深地伤害了他。
1977年恢复高考后,张瑞红考入扬州大学学习农业机械。
大学毕业后,张瑞红被分配到该县一家生产农业机械的工厂工作。几年后,由于他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他被提升为副局长。在工作中,他经常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技术材料和先进设备,这使他看到了当时国内外的技术差距,也意识到了自己能力的不足和培养相关人才的紧迫性。
1987年,张瑞红拒绝了工厂领导及其亲友的挽留,申请了扬州大学农业机械专业研究生。1990年,他留在学校教书,并成为一名培训农业机械人才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2002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他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攻读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博士学位。
2006年,张瑞红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一些科研机构和外资企业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包括一些高薪的工作机会。然而,他选择回到扬州大学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在扬州大学江都高端设备研究所常务副院长黄庆华眼中,张瑞红是一个可以坐冷板凳的人。在扬州大学的头几年,他不能申请科研基金,所以他把大部分月薪都花在科研上,而很难给家里添置一台家用电器。他家的生活费用完全依赖于他爱人微薄的工资。
由于他多年没有存款,他的家人既没有买车也没有房子。到目前为止,这对夫妇仍然住在学校分配的50多平方米的旧房间里。
带领团队建设了一个10000亩的智能示范区。
在张瑞红看来,要实现中国粮食高产优质的目标,必须改变目前先进技术零散应用的现状,建立智能种植产业体系。
针对这些问题,张瑞红将建议地方*部门和农业生产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智能农业,促进精准、智能、生态农业生产。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结果并不显著。
感觉很紧急,他决定自己去做。去年6月,在江苏省泰州农业开发区*的支持下,张瑞红带领团队建设了一个万亩智能、高效、优质水稻示范区,用于水稻和小麦示范种植。
与此同时,张瑞红带领团队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现场构建了一个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分布在田间的高清摄像头,对作物的生长、叶片数量、叶色、病斑、害虫种群密度和土壤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为种植决策提供辅助信息。
巧用这些新技术,南方粳稻示范种植第一年平均亩产达700公斤。目前,张瑞红团队与扬州大学江都高端设备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扬州陶金精准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张瑞红的团队集成和创新了多项新技术,建立了从种植到收获的农业机械和农艺相结合的农业种植产业链,并创建了数字种植智能农业示范区。”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余强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