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张存浩院士:静深若海 击石有声
■我们的记者杨晶晶
大连冬天的大海平静而深邃,洒在海面上的阳光让人感觉温暖而坚定。
半个多世纪前,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年轻学生怀着科技报国的梦想来到这个海边,来到东北科学研究院大连分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
“为新中国工作”是那个时代许多人的简单感受。那一年,这个年轻人只有23岁。
岁月如歌,六十三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祖国的科学事业。一个接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国家任务被克服。为国家服务的感觉是坚定不移的,科学的梦想是永恒的。
2014年1月10日,当他从*主席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时,全场掌声雷动。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存浩。
不要为事情高兴,不要为自己悲伤。走近欣赏这位老人,就像眺望一片宁静的大海,看似温暖而无形,却深邃而有力,用声音敲击着石头。
面对危险,一个人会兴奋到没有自我的地步。
“我有自己的技术梦想。”然而,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矛盾。当许多科学家为“失败”的雄心感到遗憾时,张存浩说:“在国家宏伟的科技计划中,我的梦想很小。”
当日本侵略者横扫中国北方时,张存浩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住在天津。为了抵制奴化教育,他的母亲不情愿地把当时只有9岁的他送到重庆的叔叔和婶婶那里继续他的学业。
这个国家既弱小又受欺负。之后,他跟随叔叔和婶婶去了重庆和福建。落魄的国家事务和家庭的动荡在张存浩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强大而繁荣的中国的种子。
1950年,22岁的张存浩获得了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今年,美国悍然入侵朝鲜,中国志愿者前往朝鲜抵抗美国。
此时,张存浩敏锐地意识到,美国将很快在科技和人才方面对中国实施*。"这肯定会推迟我的科学为国家服务的梦想!"
新中国旺盛的生命力和多变的天气也强烈呼吁候鸟尽快回到它们的巢穴。那年10月,张存浩放弃了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国。
回国后,张存浩在大连分公司“燃料第一实验室”工作。研究课题是世界上最热的“水煤气合成石油”。
*成立之初,我国石油非常短缺。此外,外国对我国实行石油禁运。当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世界石油储备不能长期开采。他们开始研究通过合成气从煤或天然气合成油的方法。然而,研究人员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催化剂被碳沉积粉碎,运行周期只有几天。
当时,一群热血青年在大连分公司不相信邪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善銮开发出了一种能够抵抗碳沉积的氮化铁催化剂。陆发展了气相色谱方法,张存浩及其同事推出的元素平衡数据处理方案使实验数据比国外更准确。
从那以后,张存浩和他的那些不相信邪恶的合作者,一直在进行从流化床到中试规模的工业实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石油产量超过了美国,而且作业周期也持续了两到三个月。
大连化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表示,这项技术经过大连化工学院几代人的创新和推广,现已成为新时期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手段。
1955年9月,年仅27岁的张存浩被选为全国青年*建设积极分子,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接见。这一成果获得了第二年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三等奖。
下一个挑战很快就会到来。20世纪5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独立快速地发展先进的国防技术。需要时,张存浩转向了不熟悉的火箭推进剂开发领域。
“我和老张对这个新话题一无所知。既然国家需要它,如果你不明白,就努力学习。”何院士回忆说:“老张工作很努力,学习也很努力
实验地点位于郊区的一个山谷里。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张存浩在山谷中生活和吃饭。当时,这个国家遭受了三年的自然灾害,食物很紧张,学生们又累又饿。张存浩和何享受着从午餐中“扣除”的窝头,然后继续解决难题。
1964年,他们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模型,首次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量现象。
改革开放后,在与美国科学家的交流中,美国科学家惊呼:“我没想到20年前中国会有这么完美的燃烧率理论。”
“*”期间,火箭推进剂研究室搬到了第三线。作为“第57军”的一员,张存浩和他的家人被派到农村呆了一年半。
回到城市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于1973年正式成立了“激光化学实验室”。当时,研究必须在缺乏材料、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张存浩回忆道,“制造激光比制造火箭更难。”
当时,一些*主张*电子激光。张存浩强烈反对并主张使用化学激光。它比*电子激光器有明显的优势。“我只需要你十分之一的钱,我就能比你早出成果!”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张存浩开始领导研制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氟化氢(氘)激光器。经过与何、、沙国和、杨百龄等人的共同努力,超音速燃烧氟化氢和氟化氘激光器终于诞生,为我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变路线绝非易事,更别说达到最高水平了,但张存浩做到了,而且不止一次。
“我先叫出了外号”张担心道。在何的眼里,比他大5岁的张存浩总是那么“焦虑”——他必须尽快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任务。国家是最重要的,个人是最不重要的。
向古人学习,向大众学习
"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曾在大连化学研究所工作10多年的邓麦村(音译)如是说。
1963年,助理研究员何晋升两级。他的工资从68元涨到89元,跳过了78元的等级。这使得这个“年轻人”的工作更有活力。
何郭忠回忆说,当时已经是研究员的张存浩“在这两个级别的跳跃中帮助很大”。
珍惜人才是张存浩一贯的作风。
1991年,张存浩接替唐敖庆先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当时,基金委员会刚刚成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张存浩提出了依靠专家、推进*、支持公平合理发展的原则,并提出了控制规模、加大力度、激励和鼓励创新、夯实基础、突出创新等一系列补贴政策。
现任基金委主任杨伟表示,正是在张存浩的领导下,基金委多年来形成了公平、简单、贴近科学家和尊重法律的良好传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回忆说,1999年他从海外回国时,身无分文,也没有研究设备。“张存浩先生打破常规,从基金委员会主任的基金中赚了一笔小钱,支持我开始研究。”
1994年,在陈、、朱光亚、张存浩等科学家的倡议下,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批准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旨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
根据基金委员会的统计,在过去20年里,已有3000多名青年科学家获得资助,其中近200人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存浩一直强调:“人才的作用不能高估。”
"先为世界担忧,然后享受它."1998年,张存浩主持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管理部第一个学术监督机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
据统计,自监事会成立以来,基金申请投诉率下降了三分之二。在申请基金的过程中,学术诚信的风气也在兴起。
诚实而有礼貌的有美德的人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当天上午,张存浩提前半个小时赶到。他从不让别人等。只要他的精力允许,他会和所有在场的人一一握手,以示感谢或道歉。
在临终前,他仍然坚持为年轻人批改试卷,而且非常小心翼翼地“咬紧牙关”。
他不挑剔,生活轻松。他经常告诉妻子不要“担心”食物,“你做什么我都会吃”...
退休后,张存浩和妻子一起住在北京。两个儿子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成就,这让这对老夫妇感到欣慰和踏实。
得知获奖的消息后,张存浩并不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荣誉是集体的,科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82年,当他郭忠被派往美国深造时,他意外地得知自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他把我的名字放在第一位,另外两个年轻人是第二位和第三位,但他自己是第四位。他给了我们荣誉。”他郭忠说。
张存浩的英语很有名。他亲自修改了基金委员会的许多文件。我的儿子张蓉回忆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父亲每天晚上都在灯下读外国文学,并且一定会读这些声音。“*”期间,农村权力下放,父亲终于有时间陪伴两兄弟。
“他的体质不是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总是在脑子里想着科学研究。当年轻人来找他时,他非常热情,一起讨论问题和修改论文。”说起生活中的张存浩,和他在一起几十年的妻子池抱怨道。
生活中的张存浩是什么样的人?听力下降的池大声回答记者:“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中国科学新闻(2014-013第三版国际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