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国博“官宣”:这一次,我们珍藏了一位地质学家的“燃情岁月”

科普小知识2022-02-03 11:01:31
...

当人们还在讨论这颗恒星的“官方声明”时,另一条与科学家有关的新闻既有态度也有温度。

16日,一个特别的仪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会上,李德伟教授生前使用的科研物品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

国博“官宣”:这一次,我们珍藏了一位地质学家的“燃情岁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李德伟教授的实物仪式

国博“官宣”:这一次,我们珍藏了一位地质学家的“燃情岁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傅安洲向郭波捐赠了“三件主要地质工作”——地质锤、放大镜和指南针

地质锤、圆规、放大镜...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傅安洲那里得到的不仅仅是实物,还有一位地质学家30年高原科学研究的“燃烧的岁月”。

国博“官宣”:这一次,我们珍藏了一位地质学家的“燃情岁月”

李德伟教授使用的一些科研工具

在征集现场,现场笔记本上写满了李德伟的笔迹。然而,在放大镜的另一端,他的眼睛不再有焦点。坚持在病床上工作到最后一刻的李德伟,在青藏高原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国博“官宣”:这一次,我们珍藏了一位地质学家的“燃情岁月”

李德伟教授的笔记本

1990年,参加“*罗布莎铬铁矿床大规模成矿预测”项目的李德伟发现了许多与板块构造的矛盾。此后,他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在青藏高原进行科学研究。这是将近30年,行程超过8万公里。

当“层状结构假说”首次提出时,主流学术界很少同意。李德伟坚持自己的科学思想,直到学术界留下深刻印象。在导师、建筑专家杨教授眼中,李德伟是一个敢于探索简单科学梦想的罕见人物。

他不仅构建了新的地质构造理论,而且他的理论研究也转化为生产力。今年3月,在他的研究成果的支持下,海南琼北钻探了“中国东部第一井”,为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描绘了光明的前景。

在去科研的路上,我不仅遇到了难得的风景,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李德伟在科研工作中11次遇险,多次遇难。11次遇险科学考察的记录被作为一份特殊礼物送给了他的儿子李喆。

国博“官宣”:这一次,我们珍藏了一位地质学家的“燃情岁月”

李德伟教授坚持在病床上工作。

2018年9月14日,李德伟因病去世。他的生活就定在这一天。斯里兰卡人民已经去世,但他的事迹继续影响着更多的网上人们。看到报告后,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第一次联系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据介绍,此次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对象包括11件物品(套),包括科研工具、笔记本、衣物、各种证件和李德伟生前使用的证件。本次征集活动得到了学校和李德伟家人的支持。

在傅安州看来,国家博物馆是收集、收集、保存和展示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这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专门来我校收藏李德伟教授的实物,充分肯定了李德伟教授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精神。

国博“官宣”:这一次,我们珍藏了一位地质学家的“燃情岁月”

网民们对此纷纷发表评论。

国家博物馆收藏李德伟教授作品的举动也吸引了许多网友的称赞。在国家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一名网友留言称:“向李德伟教授致敬,并对国家博物馆收藏李德伟教授的生活物品表示赞赏”,并“羡慕拥有如此真诚的科研精神,将所有资源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祝教授一路顺风”。

专家意见:

博物馆的评价功能本质上是历史评价、审美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综合呈现和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收藏是博物馆活动的基础。作为国家最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殿堂,收藏什么和不收藏什么体现了国家博物馆鲜明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

李德伟教授的事迹反映了我们时代的奋斗精神和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攀登意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李德伟的科研资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是对时代典范的崇高品质的提升。

科学家不仅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直接载体,也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直接实践者。科学家在促进科学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让人们理解科学和感受科学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在苦难中的坚持和坚持。

只有通过三维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建立科学家的直观人格形象,才能引起公众的情感共鸣,才能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深刻理解科学和科学家的素质。

(评论员: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