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打击学术造假,是铁律,是道义

科普小知识2022-05-14 13:24:20
...

打击学术造假,是铁律,是道义

编者按

对于任何致力于科学精神的研究者来说,“寻求真理”无疑是应该遵守的“底线”。然而,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践踏科学研究真实性底线和学术造假的“伪科学”事件层出不穷,这无疑是对科学尊严的严重挑战。

作为以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的媒体,《中国科学日报》始终将打击伪科学、揭露学术造假、维护科学尊严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办报的60年中,我们在这方面一直坚定不移。在这场反对伪科学和学术不端的斗争中,我们也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这位是记者文彩飞

“旗帜鲜明地捍卫科学道德”、“强烈谴责李付彬的剽窃和欺骗行为”和“不让李付彬破坏我们学术界的声誉”...如果有一种行为让全球学术界公开愤怒,而所有人都拒绝接受,那只不过是“学术欺诈”。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标题,表明学术界再也无法忍受了。

20世纪90年代以前,虽然学术造假在中国时有发生,但公众舆论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主要问题来对待。直到1993年,一家媒体强烈介入并公开揭露了一起极其严重的剽窃事件,学术造假才被曝光。

从那以后,中国的科教界甚至整个社会都掀起了一波对学术造假的批评浪潮,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

抄袭报道,改革开放第一

1992年底,李付彬的剽窃案件从国外发酵到国内。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10月改名为院士)郝柏林对此事进行了揭露,他指出,李付彬抄袭的两篇文章发表在《瑞士物理杂志》和《数学物理杂志》上,这两篇文章在国外都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国内却一点声音也没有。

“哇!除了标题之外,正文是抄袭的。”当最初的对比被发现时,时任中国科学报科技部主任的李存福震惊了,他策划了这次特别报道。

面对无可辩驳的证据,《中国科学》杂志发起了猛烈的攻击。1993年1月13日,在“中外科学界极其罕见的剽窃”的标题下,整版报道了这一剽窃行为。“原文、披露方的一封信、《瑞士物理杂志》和《数学物理杂志》的一份声明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作秀的一份谴责都有对比...完整准确的内容使得剽窃毫无争议。”李存福说道。

在那一天,中国国家广播新闻和报纸文摘节目播出了一段时间,并为全国所知,这是20世纪90年代每个人都必须收听的节目。李存福记得,1月14日他去上班时,中国矿业大学的领导忍不住看到了这件丑闻。那篇陈述他立场的文章已经在他办公室的传真机上躺了很长时间了。

1月15日,学者、专家和学者对科学伦理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中国科学日报》的报纸版刊登了几篇文章。1月18日,文章由中国矿业大学领导布置了版面。3月1日,学校的行政单位中国煤矿集团公司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布了一份通知,附有李付彬的个人评论。经过一个多月的谴责,李付彬事件终于结束了。

当时,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报》社长兼总编辑张育台在报纸边上写了一句话:“披露、事实、反响、主管部门声明、批评者批评等报道在中国还很少见。”

该报告及随后关于科学伦理的专题讨论被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这也被认为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份公开揭露学术造假的报告。

事故的喜悦得到了每年300万美元的资助。

从1986年到1993年,这也是中国科学日报的春天。从当时的新闻头条,如“全社会动员起来维护科学道德”、“水稻育种专家徐磊遭到报复”等,可以看出他的正义是令人敬畏的。

在李付彬事件中,《中国科学日报》维护科学诚信的承诺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科技界、教育界的检举信如雪片般飞来。

其中,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一名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列举了几起学术造假案件,然后该单位的领导发现了该报的实施情况。"报纸没有注意到这种撮合行为,对方最终沮丧地离开了。"李存福说道。

该报告还收到了一个“惊喜”,即财政部每年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85年更名为文献信息中心)赢得300万元。

原来,郝柏林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没有找到《瑞士物理学杂志》,但他惊讶地发现,图书馆因为购买成本有限而订阅了《瑞士物理学杂志》几十年,“痛苦地放弃了”。

在给李存福的电话中,郝柏林对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困境相当愤怒。他要求时任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员会主任的郭志明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对此事进行研究。他发现实际情况更加暗淡。回国后,他写了一份7000字的研究报告,《从未发现》的《瑞士物理学杂志》,后来又将其删除,称其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什么时候会处于惨淡的经营状态?出版于1993年3月26日。

郭志明和李存福迅速向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反映了这个问题,宋健在得到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罗干的批准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该基金。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李存福脑海中浮现出一幅难忘的画面:“那是1月13日晚上,我去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的家里取手稿。老人欣然同意了手稿,我也顺利拿到了手稿。当我从他家出来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外面的雪有20厘米厚。我一只脚深一只脚浅地走在雪地上,但我的心是明亮而清晰的。太好了,明天会有头条。"

伪造和升级,主要媒体播放器

这一事件,如同一根点燃在黑暗中的火柴,点燃了改革开放后打击学术造假的导火索。20多年来,重视科研诚信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呼声。净化学术生态、打击学术造假、维护科学伦理已成为《中国科学日报》的主要品牌之一。

处于全盛时期的媒体现在已经失去了理智。然而,一个接一个的,国内媒体揭露了另一个学术欺诈。其中,《中国科学报》再次证明了媒体在跟踪报道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撤稿”事件中的责任。

与此同时,学术欺诈不断升级。从简单的逐字剽窃到伪造实验数据、伪造实验结果、申请海外邮件进行同行评议,甚至出于功利目的的行政欺诈。"高智商和隐蔽性已经成为学术欺诈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楚·赵辉说。

科学研究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与当地的成就和大学的研究基金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2017年的韩春雨手稿退稿事件中,*和学校推动了一项无法重复的“诺贝尔奖级成就”。当时,韩春雨本人成了“楷模”,河北科技大学几乎筹集了2.24亿元的科技资金。

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也为保护他们的错误提供了温床。“自2009年以来,没有任何国内大学或研究机构主动承担责任并处理后果。所有这些都通过媒体披露进行了调查。”李存福说道。

不久前,《中国科学报》连续报道了“哈佛退出”,并发表了《哈佛清算所的警告》、《哈佛退出的科学技术热点争论》等一系列文章。另一方面,在国外,主动取消31份论文并没收1000万美元,揭露家丑的行为不仅挽回了大学的面子,也赢得了尊重。

“有规则和制度,坏人也会被黑暗面收敛;没有规则和制度,好人的阴暗面很容易暴露。”采访结束时,李存福铿锵有力地说道。

专家意见

科研机构和科研经费的提供者应该更加有力。

■段卫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多年来,各种媒体在质疑、揭露弊端和监督科研不端行为方面一直发挥着先锋作用。在当前形势下,科研机构和科研经费提供者无疑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确定其关键作用。

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将科研诚信建设作为科研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软、硬措施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专门的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和执法委员会。

当对科研单位的调查结论有重大争议、调查工作存在利益冲突或存在专业技术困难时,科研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和科研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有责任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及时处理并在必要的范围内予以公告。

对重大科学不端行为或涉嫌不端行为未得到妥善查处的,在保护当事人合法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科研经费提供者和科教部门应保留无限期重新调查和起诉的权利。

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应一如既往地从中立、客观的角度对科研诚信建设和科研机构及经费提供者重大不当行为的调查进行更专业、更有建设性的监督。

为此,媒体曝光和报道不仅要避免纯粹的热点炒作,还要在发挥监督作用和维护相关主体权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同时,媒体报道也应更加专业地揭示科研活动的复杂性和科研诚信建设,努力把握问题的关键,帮助科研机构、经费提供者和科教部门了解问题的症结,并提出动态、有效和具体的对策。

(本报记者文彩飞采访并整理)

中国科学新闻(2019-001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