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民间版双学位遇尴尬:国家暂无明确双学位政策

科普小知识2021-10-06 12:57:43
...

民间版双学位遇尴尬:国家暂无明确双学位政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07年调整了学士学位证书的格式。(图片来源:教育部网站)

民间版双学位遇尴尬:国家暂无明确双学位政策

北京某大学2012年颁发的双学士学位证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找不到双学士学位证书的信息,证书编号的位数与教育部统一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的位数不一致。地图上的陈骁

10月15日,**及其直属机构开始接受公务员2013年年度考试的申请。在查阅最近发布的招聘信息时,一些福建考生焦急地寻找一个关键词:双学位。

这些候选人的担忧与两个月前福建省2012年秋季公务员考试的“双学位争议”有关。

8月16日,福建省发布了《2012年秋季考试公务员报考指南》,其中规定:“申请人的第二学历(职位)必须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并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教育部指定的唯一高等教育学历查询网站)上通过电子注册进行查询”。"

一些福建双学位考生只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除了他们的专业之外没有其他专业的注册信息。根据上述新规定,他们不能申请二级学位。新规定首次明确出现在福建省,在其他省份很少见。

这项新规定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后,9月下旬,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一口气“攻读第二专业(学位)”多年的省级毕业生名单,风波逐渐平息。然而,福建省教育厅对学校今后颁发学历证书实施了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广利表示,学生通常有两种方式获得两个学士学位。一个是1987年国家教委等部门推广的“第二学士学位”,另一个是目前由高校自行开展的“双学位”教学。他指出:“目前,我国仍然实行国家学位制度,而不是学校学位制度。所有学位都必须得到国家的承认。”

让考生害怕的“双学位风暴”

林萍仍然关注着两个月前的“双度之争”。这位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2006级学生说,如果她本科没有拿到双学位,毕业后她只能拿到文学学士学位。

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学校发出了申请双学位和双专业的通知。那些在这个专业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可以申请另一个专业学习。如果申请学习的专业和本专业属于不同的学科,就叫做双学位。如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双学位。为了拓宽就业机会,林萍选择了管理专业。

事实上,在福建省的23所本科大学中,有一半以上拥有类似的双学位或双学位。当“八校联盟”在2011年成立时,福州大学城的大学也同意联合开展双学位和双专业。

在福建农林大学,一个“双学位”的学分必须支付100元,三年的学习总计67000元。林平2010年大学毕业时,分别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和管理学士学位。那一年,她班上的一些人根据他们的第二学位被福建公务员录取。

“今年八月,我还打算申请省公务员。我没想到新规定会出台。”林平表示,新规定参照了8月16日福建省委组织部和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办公室发布的《福建省参加2012年秋季考试指导意见》。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双师资格(名额)申请人,第二学位(名额)专业可用于报考相应专业要求的职位。候选人的第二个学历(职位)必须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并可通过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的电子注册进行检查。”《指南》第一章内容如下。

经询问,林萍发现她的二级学位专业没有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注册,其他学校的同学也没有注册。最后,她申请了自己专业的一个职位,而一些为了考公务员而攻读双学位的学生放弃了申请。

8月22日,也就是申请截止日期的前三天,福建省组织部发布了一份补充通知,称双学位双学位的考生已经通过了初试,但在面试资格审查期间必须提供电子注册信息,否则面试资格将被取消。通知还在检查网站上列出了“福建省教育厅网站”。

“当双学位和双学位的候选人首先获得资格时,招聘单位不能检查其相关证书的真实有效性。”这就是通知解释新规定的原因。

看到这个通知后,另一个“双学位”候选人,张荣,匆匆来到福建省教育厅的网站。点击左边的"双学位、双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信息查询"系统。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后,弹出的对话框让他大吃一惊:系统没有您查询的信息!

为什么我拿了双学位却找不到答案?考生在网上的投诉增加了。然而,由于学校老师一再强调可以立即查询双学位的注册信息,张蓉还是在9月15日参加了笔试。

18日晚,微博上有一个迟到的好消息。张荣发现,在教育部网站原有的查询链接下,增加了一个“第二专业(学位)毕业生证书信息查询”的入口。在新系统中,他终于找到了注册信息,包括专业名称、毕业证书编号和学位证书编号等。

然而,张荣还是很郁闷。由于准备不足,他觉得笔试成绩不好。省外考生发现他们的“双学位”信息在福建省仍然无法查到。

然而,考生心中的疑虑依然存在:当我在学校学习时,我显然是在攻读两个学位和两个专业。为什么福建省教育厅网站上的“双学位双专业查询”系统没有注册信息?

双学位?二级?二级?

事实上,这两个查询系统都与福建省的两种“双学位”探索模式有关。

2009年2月,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和“双专业”制度。根据该文件,只要符合高校学生身份管理的相关规定,毕业生可以向其所在的高校提出申请,并免于考试。上学时间一般为两年。

该文件计划1万名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参加试点。在双专业项目中,7000名本科生将学习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三大产业、现代服务业及相关专业,9000名高职院校学生将学习福建省十大重点领域。

这种以毕业生为主体的双学位,将由学校颁发“某某学校第二学位证书”和“某某学校第二专业证书”,并在福建省教育厅进行统一的电子注册。学历和学位将在省内得到承认。这是教育部网站上“双学位双学位查询”系统中的信息。

2009年3月,《科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这是“第二次学士学位教育”,是“以双学位的名义取得的令人尴尬的突破”。本文区分了“双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的区别:前者是“设计一组较少的课程(多于辅修课程),供本科生在专业之外学习”;后者指的是“学生毕业后将开始学习其他专业课程”。

根据1987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位学生试行办法》,第二学位学生的专业设置必须经教育部批准,任何大学不得擅自招生和授予学位。

作者认为,福建省以“双学位”为名的试点项目,旨在缓解经济危机和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使福建省双学位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调整相匹配。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政策的建议。

然而,这个计划并非一帆风顺。同年6月,福建省教育厅发出通知,指出部分高校在开展宣传、落实政策措施、监督检查试点等方面存在问题。

2010年2月,福建省一所省属高校公布了“2009届双学位双学位毕业生名单”。共有23名毕业生攻读教育、法律、英语和金融管理的双学位,至少只有一个专业。此前,学校被分配了1000个招生目标。

从那以后,官方网站上就没有单一的双学位录取通知了。

事实上,在这个“官方双学位”项目开始之前,福建的许多大学已经尝试了多年的双学位教育。一些学校甚至超过一半的大学都开设了双学位专业,其中法律、经济、外语等专业更受欢迎。然而,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本科生,而不是毕业生。

设立这种“民办双学位”的原因一般表现为“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高校辅导员通常会提醒学生,双学位只在省里得到承认,其他省的学生在注册时应该谨慎。近年来,一些学校还宣布“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和福建省教育厅的网站上找不到双学位”。

和大多数双学位候选人一样,林萍在2007年报名参加了“民间双学位”。她的双学位班总共有大约100人,通常在晚上或周末上课,每周四次,每周三次,每学期总共有三到四门专业课。正常情况下,学制为3年,本科毕业时,双学位刚刚结束。

“老师们一再强调,我们不会因为我们是双学位学生就放松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平等对待他们。”林萍说。

然而,双学位的民间版本最初在福建省教育厅的网站上找不到。如果不是因为今年新的省级考试规定,这部分信息可能不会这么快就进入“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证书信息查询”系统。

国家暂时没有明确的双学位政策。

事实上,民办双学位绝不是福建省高校的专利。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北等大部分省份的高校都自愿实行双学位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广利告诉笔者,在中国,“双学位”概念最早出现在1985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发布的《**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中。该决定指出,“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针对存在的弊端,应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改革实验。其中,明确提到了“学分制和双学位制”。

周广利说,当时没有关于什么是双学位、如何培训和如何接受治疗的具体政策。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一些学校打着大学自主办学的旗号,试行双学位。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不同学校的要求差异很大,导致培训质量不同。

1987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位学生试行办法》明确规定,取得第二学位的前提条件是“完成某一学科类别的本科专业课程,准予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

然而,目前在许多高校实施的私立双学位课程显然不属于这一类别,也不能适用于它们的待遇、管理和其他规定。

“社会上提到的双学位可能有两种解释。有些人理解第二学士学位,这是一种可以在教育部备案和查询的学位。而“双学位”是由各个学校的本科生组成的。这不是一个概念。”周广利说。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和其他教育法律法规对“双学位”没有明确的定义。然而,由大学自愿实施的“双学位”在一些学生中相当流行。

笔者发现,在教育部网站上的政策咨询中,教育部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公开回应了公众的意见,称:“国家目前还没有实施所谓的“双学位”制度”,“我国还没有实施适用于“双学位”的相应政策”。

然而,在2005年和2006年教育部网站上的两个公开评论中,有这样一个定义:“双学位是在学习另一个学科的同时获得该学科的学士学位。那些符合要求的人可以获得另一个学科的学士学位。”

10月12日,作者在教育部的官方网站上留言,询问双学位的最新政策。截至本报告发表时,尚未收到任何答复。

私人双学位有待“纠正”

事实上,在今年之前,福建公务员双学位考生无须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注册信息。

2008年秋,福建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7级学生蓝峰(音译)考虑到申请公务员更方便,开始攻读法律双学位。毕业那年,他申请了福建省公务员,主修法律,并在县纪委获得了第一名。"在面试资格审查期间,没有人要求我出示薛鑫网的信息."

不止一名法学院的双学位学生也成功进入了福建的公务员队伍。笔者了解到,2010年,双学位班通信学院的李谋蒙以法学专业的成绩考入福建省消防队。同年,人民武装学院的廖谋辉被福州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2011年,文学学院的张谋娟通过了泉州市某县人民法院的审理...

然而,今年新的省级考试规则带来了一切变化。虽然福建省教育厅已将近期双学位毕业生的信息录入系统,但一些考生仍担心政策是否会改变。几年前进入公务员队伍并获得第二学位的几名福建大学生告诉笔者,一旦双学位得不到承认,他们不知道自己目前的工作是否会受到影响。"如果我们不得不拿着第二个学位再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呢?"

在10月13日发布的《2013年*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公务员录用考试通则》中,笔者发现广东省国税局等单位要求“双学位必须是报考的第一专业”。这不是第一年了。

前几年,在各省招聘省级公务员时经常出现类似的规定。每年,考生都会在各种公务员考试咨询网站上询问某个职位是否可以申请双学位。

“起初,教育行政部门让高校尝试双学位项目,但没有做出完整的计划。这没有错。因为双学位在当时是新的,不可能涵盖所有方面。但是现在我们的“双学位”可能会遇到问题,所以特别需要有人站出来,给出权威的解释来解决相关的问题福州一所大学的“双学位”毕业生告诉作者。

事实上,民间版的双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整风”。9月7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各学校在9月15日(笔试日)前向教育部上报近年来第二专业(学位)毕业生名单,并尽快将此政策告知相关毕业生。

同时,文件指出,根据教育部2005年9月1日颁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管理条例》,大学生毕业证书必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进行电子注册。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学校不得颁发未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电子注册的学历证书。

福建某大学教务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一规定意味着我们学校今后将无法颁发“双学位”毕业证书。“过去,拥有双学位的学生只有一张文凭和一张文凭。将来,可能只有一个文凭。”她解释说,这并不影响对“双学位”的研究。

作者问,该省双学位项目的统一电子注册今后是否会继续开放。她说她暂时还没有收到上级的任何通知,但是学校肯定会在很多方面为学生而战。这一声明也是许多努力的结果。

在回答提交人的电话询问时,福建省教育厅学生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然而,他多次强调:“只要学校按照我们的要求运作,就能找到它。”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双学位”就是“地方粮票”

”事实上,从中国的学位制度来看,并没有“双学位”的概念。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双学位”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另一个专业21世纪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熊丙奇告诉作者,在我们国家,学历和学位是不同的体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属于学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属于学位。今天的“双学位”教育通常是指在一所学校开设一个班级,并向那些通过考试的人授予另一个学位。

在他看来,双学位已经引起了很多关注,因为它介于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之间。学生没有读硕士学位,但可以获得两个学位。"两个学士学位过去总觉得两个比一个好。"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增加一个“双学位”,其价值和空间都不是很大。“如果学校想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成为复合型人才,不妨努力改善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

“双学位”可能已经到了政策的十字路口。有些学生不明白:如果成绩好,为什么法律上没有相关规定?如果它是非法的,为什么现在许多学院和大学都在推行它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周广利指出,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实行学校学位制度。授予学位是学校自己的事。如果学位不分青红皂白地颁发,它将是学校自己的品牌。“我们是一个全国性的学位体系,而不是每个学校。从法律上讲,北京大学和其他大学的文凭价值相同,含金量也相同。”周广利说。

“经济学中有一句谚语叫做‘公地悲剧’。牧场的所有权并不明确,每个人都想在上面放牧,这最终会导致过度放牧。”周广利打了个比方。在国家学位体系的框架内,每所学校都想提供更多的学位和更高层次的学位。无论如何,民族个性是保证。这对国家学位制度是有害的。

然而,周广利认为,由于目前的总体政策框架仍然是国家学位制度,如果国家没有统一的双学位标准和要求,各地方将难以统一做法。甲省很难承认乙省高校的“双学位”。因此,乙省可能不承认甲省高校的“双学位”,而“人人都是”当地的“粮票”。

“根据行政法中保护信赖利益的原则,以前由*实施的政策,人们期望你的政策保持稳定,并按照以前的政策实施行为。现在,*突然改变了政策,造成了伤害,按照惯例,要求保护普通人的权利。”周广利指出,如果招聘省级公务员是为了改变双学位候选人的政策,应该通过某些程序予以公布,甚至可以要求举行听证会。(本文中,林萍、张蓉、蓝凤为化名)(原标题:民营版双学位走向政策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