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航空人跨越时空话信仰
■我们的记者王志康,徐晓阳的见习记者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军事记忆——无悔青春铸魂空中梦”的45名成员在12天内分别赴沈阳、贵阳和Xi安参观老军工、知名校友和老工厂。新老航空人开始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产生了不同的信仰火花。
感谢信中的文字非常亲切。
“充满激情和热血的军事人员,你们用自己坚定的脊梁来承载中国航空业的蓬勃发展……”在刘占兴沈阳的老军人家里,队员们正在为他读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从郎朗的声音来看,他似乎又回到了为航空业奋斗的那些年。
1957年大学毕业后,刘占兴开始从事飞机制造工作,并已与航空业密切相关。他对这一时期的暴风雨记忆犹新。
“我们当时在做J-6,正好赶上自然灾害。我们每天都没有足够的食物,但我们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毫无怨言。”正如刘占兴回忆的那样,他鼓励队员们,“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在巨大的困难中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给参观过的每一个老军工企业都写了一封信,每一句话都是我们的真实感受。”团队成员徐晓阳表示,该团队重点走访了50家退役老军工企业,唱红歌、读家书、拍全家福、一起翻看老照片,“希望借此表达对这一代人努力工作、坚守第三线的钦佩”。
听完老人的故事,一个新生叹了口气,“我真的很感动。从旧的军事工业中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我希望我能以实际行动实践我作为一名航空人员的使命。”
校友发送信息和情感
除了参观古老的军事工业,团队成员还与十几位知名校友进行了对话,聆听这些航空支柱的教导。
“当我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时,我为国家服务的雄心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我越努力工作,就越需要坚持下去。这是南航的精神,也是航空人的精神。”严是我国第一代航空兵,196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学院(南航前身)。他毕生致力于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现在,在他90多岁的时候,他精神矍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精神早已融入他的生活。
毕业之初,闫来到了陕西省阎良县航空工业基地。当时,它处于建设的早期阶段,环境非常困难。人们开山、修路、建工厂是很平常的事,而人们睡得又粗又硬就更平常了。“我们这一代人不在乎条件或报酬,只想为国家服务,发展我们的航空业。”他的话给在场的运动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胡建新,1984年毕业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现任“山鹰”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桂航研究院总设计师。当他第一次来到贵航飞机设计学院时,他只是实验室里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几十年来,他的苦难无法形容。
“为了保证质量,我通常一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南航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胡建兴告诉队员们,他们也应该把母校教给他们的东西带到未来的工作中去。
实地考察v .情感
在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还参观了AVIC沈飞、西飞、桂飞的现代装配车间。看到先进的设备,一些成员兴奋地说,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老一代飞行员在简陋的洞穴里日夜奋战,研制出一代又一代高质量的战斗机。今天,中国航空公司的历史也由新一代航空公司书写。
“祖国最终会选择那些忠于祖国的人,而祖国会记住那些献身于祖国的人。”参观结束后,一名队员在日记中写道。
据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南航共青团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可与这些航空企业相联系。校本资源和产业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更多的年轻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航空和军事人员的历史,树立航空为国家服务的伟大信念。”南航团委副书记李俊表示,校企合作的社会实践也是从学校航空的特点出发,将行业红色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尝试,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以实践育人,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
《中国科学新闻》(第八版,2017年7月25日)
上一篇:航天元器件实现研制跨越
下一篇:用绳命美白,跨越古今的美白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