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国藏典籍秘史

科普小知识2021-07-11 16:23:34
...

第一届全国古籍文献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馆藏展展出了800多件古籍文献。在每一本古书和记录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国藏典籍秘史

赵臧的书影(网络图)

《赵·臧》是国家图书馆“四大藏书”之一,也是中国木刻版《开宝》的第一次重印。从西宗九年前统治晋代到师宗统治山西大定十八年,它们被刻在斜州的天宁寺,因此得名“金藏”,也叫“昭城金藏”,因为它是1933年在山西省昭城县广胜寺发现的。“赵金城藏”的基本格式模仿“开宝”。“开宝”的碑文保存在一些经文的末尾,在“开宝”丢失后更有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想用武力夺取“赵臧”。1942年春,八路军组织群众在夜间将*全部转移出广胜寺。1949年,北平解放了,这些“黄金收藏”被移交给北平图书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

国藏典籍秘史

永乐大典的书影(网络图)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最初名称是“文件大成”。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初年,完成于明朝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该书有22,877卷,目录有60卷,共计11,095卷。它包含7800种古籍和记录。宋元以前的许多重要的书籍和记录都是靠保存的。它最初是被记录下来的,被保存在南京的文远馆里。永乐十九年到达北京,存放在文楼。嘉靖年间,皇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非常危险。嘉靖皇帝下令复制一份。后来,原件下落不明。一份副本保存在皇家历史中,并在清朝雍正年间转移到翰林学院。由于管理不善和战争,许多拷贝已经丢失,世界上剩下的很少。

现存的《永乐大典》是明朝嘉靖年间所记载的约400册的抄本,不到原书的4%,散布于世界各地。国家图书馆有221卷,包括目前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60卷。

国藏典籍秘史

《思Ku全书影》(网络图)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最大的丛书。它由6144封信和36304卷组成,都是手稿。该系列始于甘龙38年,已经编辑了7年。书中几乎囊括了先秦至甘龙时期的各种重要古籍。

《四库全书》编纂后,又复制了六册。清末战争后,只有承德避暑山庄金文亭的原框架、文字和书籍保存完好。1915年,金文葛的《四Ku全书》被移交给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从此北海分馆前的金文街得名。

国藏典籍秘史

“神策军碑延伸”复印件(网络地图)

“厕神军事纪念碑”都叫“寻星左帝厕神军事纪胜德纪念碑”,也叫“刘公权厕神军事纪胜德纪念碑”。这是书法家刘公权晚年的作品。这块石碑是在唐惠昌三年(公元843年)雕刻的,后来被战争摧毁,几乎没有拓片。

“厕神军队纪念碑”的前两块拓片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丢失了。第一个是陈庆华和他的妻子,收藏家带到香港的。1955年和1965年,由于生活条件差,陈庆华两次大量出售古籍,其中包括《厕神军牌》第一册。

尽管新中国当时财力有限,但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有关部门曾两次花钱购回古籍。其中,1965年文化部以25万元从陈庆华手里收回18种珍贵古籍,包括《厕神军事纪念碑》和7种拓片,共计25种102册。

(转载于《中国科学日报》,2014年7月25日,第17版《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