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18种灵长动物种群数55年降8成

科普小知识2022-03-03 18:59:55
...

中国18种灵长动物种群数55年降8成

根据该报告,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1月12日,中国最新一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需求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地球活力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指出,在197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陆生脊椎动物的数量减少了一半,而同期其生态足迹增加了一倍多。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

生态足迹是一个用来衡量人类对生物承载力需求的指标,即人类生产和经济发展消耗了多少自然资源,以及生产这些资源需要多少相应的“区域空间”。它的单位是全球公顷(gha),1公顷是全球平均产量的生产力空间。

这份报告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参与了这项研究。该报告分析了中国的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水足迹和自然资源,并重点阐述了生态足迹与城市化、发展和自然资源流动的关系。

根据该报告,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LPI基于405种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1385个种群时间序列表明,中国陆地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从1970年到2010年减少了49.71%。

该报告使用了中国18种灵长类动物的数据,显示出1955年至2010年间,中国灵长类动物的数量下降了83.83%,1970年至2010年间下降了62%。“亲戚越近,对资源和空间的竞争就越激烈。人类是最繁荣、最强大的灵长类物种。在这场比赛中,人类赢得了我们的‘祖先’和‘近亲’。”

“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担忧,”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执行主任林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她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了地球的生物承载能力。到2010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将达到2.6公顷,人均生物承载力将达到1.7公顷。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将达到2.2公顷。“如果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像普通中国居民一样拥有相同的生态足迹,我们需要大约1.3个地球来支持我们对自然的需求。”林丽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生物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总的来说,东部省份的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高,而中西部省份的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低。2010年,全国一半的生物承载力集中在山东、河南、内蒙古、四川、黑龙江、云南、河北、江苏和湖南省。从2010年到2012年,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北京和上海的人均生态足迹下降,而全球其他省份的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约0.2-0.3公顷。

根据该报告,中国的生物生产区无法充分提供其人口所需的可再生资源和服务,客观上需要增加其生物承载力,适当控制生态足迹的增长,并适当输入生物承载力。(原标题: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18种灵长类动物的数量在55年间减少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