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我国红外学科奠基者、中科院院士汤定元逝世

科普小知识2021-08-16 22:50:28
...

中国红外科学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唐定远先生于2019年6月3日10时4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我国红外学科奠基者、中科院院士汤定元逝世

2013年3月1日,《中国科学报》第六版曾刊登于的一篇题为《唐定远:落雁不留痕迹》的文章,全面介绍了唐定远院士的科学生活。今天,我们重新发行这篇文章来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以下是全文:

唐定远:落雁不留痕迹

我国红外学科奠基者、中科院院士汤定元逝世

唐定远,红外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金坛,1920年出生。他于194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物理系。他于195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学位,并于1951年不顾重重困难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半导体科学和红外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它为半导体红外器件在中国探测和空间遥感中的成功应用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今天的人们对红外技术并不陌生。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红外图像可以在许多高科技领域看到,如气象卫星、航空航天、遥感等。

然而,如果你想问,谁是我国红外技术的先驱和创始人?也许许多人仍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红外技术源于军事需要,因此这一研究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项绝密任务。半个多世纪后,那些为中国红外技术的发展默默耕耘的前辈们逐渐出现了。

一旦尘埃落定,历史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无名英雄”——唐定远。1958年冬以来,他带领9个单位的18人团队,开始了中国红外探测器基础理论和应用前沿的研究工作。

唐定远非凡的历史揭开了红外技术发展之初的神秘面纱。有些人甚至用“扭转乾坤”和“中流砥柱”来形容他在中国红外领域的地位。

“三个字母”为红外事业奠定基础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赴美留学的11人之一,唐定远在金属物理学家葛廷穗先生的建议下,北上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

有一天,唐定远和他的同事在阅读文献时,看到了一篇由英国人写、苏联人翻译的介绍红外探测器的综合文章。文章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了两个重要的新技术学科,即微波和红外技术。

“微波技术已经是一门大学课程。为什么红外技术也是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有什么?”唐定远和同事们谈了很久,但还是找不到任何依据。

不久之后,苏联科学院的一位副院长来参观应用物理研究所。进入唐定远的实验室,这个人非常感兴趣,坐下来谈论红外探测器的各种用途和重要性。不幸的是,毕竟有语言障碍。唐定远只是觉得:“我听说红外技术很重要,但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即使在1956年参与制定“科学技术发展12年远景规划”时,唐定远也只写了一篇很笼统的文章:开展硫化铅等红外探测器的研究。

受“*”初期“反保守”学习运动的影响,唐定远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起初,他以为自己是在研究光电现象,所以他只需要搞清楚理论问题,而制造设备是工业部门的事。此后,他认识到,在当时的国情下,不仅需要研究物理机制,而且中国科学院应该承担产品试制甚至产品生产的任务。

平时不善言辞的唐定远,决心拿起笔,鼓起勇气,直接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写了一封信,强调红外技术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在红外研究领域重视器件的研究,表明他的研究机构愿意承担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工作。

这一提议很快被认真对待,并立即付诸实施。国家正式下达了发展红外技术的科研任务。

没想到,随着“*”的深入,红外技术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不少于30个研究单位正在全力开发硫化铅探测器,但所用的研究方法与唐定远的几乎相同。

然而,在接下来的三年困难时期,30多个研究单位因资金问题开始“下马”他们的红外技术研究,当时科学界有不同意见。

已经知道红外技术重要性的唐定远决定重新开始写作。他在给国防科委主任聂的信中指出,红外技术的研究不能中断,但“群”也不能进行。相反,有必要集中和分散成一个整体,集中国家科研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正是因为这个提议,1962年,红外技术和应用光学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和发展的焦点。1963年底,中国科学院召开红外工作会议,作出重要决定: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昆明物理研究所是中国发展红外技术的专业研究所。

这一战略调整已经成为中国红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二年,他带领10多名研究人员来到上海,全面转向红外技术,创办了“申城创业”。

正当各种话题逐渐展开时,上海理工大学发生的液氢爆炸事故再次给红外技术研究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实验室事故发生的同一天,一架美国“幽灵”战斗机在南海上空被击落。残骸中发现了机载红外雷达等部件。

当唐定远了解到这一点时,他认为这是一个使用3-5微米红外波段的雷达装置。他再次写信给聂荣臻,请求上海理工大学承担研制红外雷达的任务。他的信心和决心再次得到支持。

随着唐定远的三封信,中国的红外技术已经从基础研究发展到空间应用等广泛领域。他组织并领导了硅太阳能电池、温差冰箱、热敏电阻红外探测器等的研发。并已装备在军事、工业、科学研究和其他领域的许多设施上。

“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红外技术已经成为中国的战略高技术之一。目前,与红外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工程行业公司已经形成了几十亿规模的产业。”半个世纪后,唐定远的奠基工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在唐定远80岁生日那天,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永祥为他写道:“把你的一生献给红外技术的创新。”这是唐定远的真实写照,他是中国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先驱和红外技术的创始人。

连续作家

回顾他一生的工作,唐定远曾这样分析:一是科学研究,现代科学研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是立足于国内外的大趋势,为我国红外技术的发展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第三,他写了许多文章。

“人们经常根据前两份工作来评判我,但那只是一个机会。”在唐定远看来,写作“是一项个人事业”。他总是告诉人们,与前两者相比,他的写作成就是最大的,他的精神回报也是最高的。

当唐定远回到工作岗位时,他接到的第一个主要任务是写一篇科普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学院经常收到群众来信,要求解答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科学问题。

天坛圆形土墩上的回音壁、三重石和天心石的声学现象有什么科学解释一天,科学院收到了这样一封询问问题的信。

领导把回答群众问题的任务交给了唐定远。从海外回来半年多后,我只参观了一次天坛。我对这些建筑的声学现象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唐定远起初还很迷惑。

然而,他毕竟是一个专业的科学家,他十几岁时就迷上了物理,而唐定远,因为他出色的物理成绩(他给了一份英文白皮书)而被大学录取,仍然充满信心。现场勘察、实验和数据调查很快揭开了科学之谜。

"如何写科普文章?"唐定远记得他在学校的时候,他的作文总是很差,他不敢轻易写这么重要的文章。

他跑到图书馆,找到了诸如《如何写文章》、《语法结构》和《修辞学》等书籍。他反复仔细地研究它们,只有当他有信心时,他才开始写作。经过六个月的反复考虑,任务终于完成了。

唐定远的第一篇科普文章《天坛中几座建筑的声学》后来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该文也被《物理通报》转载。

唐定远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事和朋友称赞这篇文章写得好。

"人们当面称赞它,主要是出于礼貌和友谊."唐定远说,他很高兴自己的信心大增,因为他觉得自己不会大惊小怪。从此,读者的不断鼓励成为唐定远创作的动力。

后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他翻译完成了前苏联作家瓦维洛夫的科普著作《眼睛与孙》,先后出版了一万多册。

唐定远继续写作,至今已编辑出版了10本300多万字的书。唐定远年轻时对写作不感兴趣,没想到他会喜欢科学写作和科普创作。

“我们国家的科普基础太薄弱了。科学家有责任告诉普通人他们的科学成就。”唐定远的话让我们对他热爱科普有了更深的理解。毕竟,当他年轻的时候,是一本叫做《普通物理学》的书让他着迷于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

90多岁的唐定远心中有一个遗憾——一本未完成的光电科普书。他原本打算把它写成一本经典的科普书,并在2007年完成了12万字。“但不知何故,我对自己的写作有所怀疑。你能写好吗?它会受读者欢迎吗?”唐定远说,他写得越多,信心越小,最后决定放弃。

面对唐定远满是灰尘的手稿,我相信人们会理解和尊重这位老人的选择,尽管这给深爱他的读者留下了最后的遗憾。

唐定远愿意孤独,满足于平凡,习惯了一辈子默默工作。由于他回国后的特殊职业,长期以来,熟悉他的外国学者一度认为他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

落雁没有留下痕迹。历史不会永远封闭。有些人会永远记得唐定远非凡的性格和过去。

原文发表在《中国科学日报》(第6版,201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