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观测进展国际研讨会举行
10月24日,首届“偏振观测进展国际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14个国家的2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50多名外国学者。
阿波罗2017是卫星偏振观测国际研讨会的第一次会议,旨在规划未来几年世界上的许多偏振卫星和发展新的偏振技术。其目的是促进全球偏振遥感观测和反演技术的全面交流,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合作。
研讨会由法国国家研究中心(CNRS)、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欧洲气象卫星组织(欧洲气象卫星组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航天局)和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合肥材料科学研究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联合主办。法国里尔大学教授奥列格·杜波维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尔·马林和迈克尔·米什琴科教授;皮埃尔·塔巴里,法国空间研究中心的教授;欧洲气象卫星组织教授博扬·博伊科夫;遥感地球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正强担任了会议的共同主席。
开幕式上,奥列格·杜波维克致欢迎辞,介绍了偏振卫星遥感技术的探测能力和应用潜力,指出促进深入合作与交流是会议的重要精神。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琪宇欢迎并感谢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并期待通过这次会议分享技术。安徽光机所副所长郑表示,安徽光机所在偏振探测和偏振空间传感器开发方面有着多年的经验,希望与国际先进机构在多方面积极合作,共同推动偏振遥感技术的发展。
会上,迈克尔·米什琴科作了题为《偏振辐射传输理论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偏振探测机理和辐射传输理论,总结并预测了该领域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开幕式后,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CNES和美国航天局等国际组织应邀介绍了近年来偏振观测和大气遥感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最新进展。该报告指出,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开发新的偏振探测遥感器和算法模型,目前正在实施或已经规划了一些相关的卫星发射计划。安徽光机所研究员和孙介绍了我国偏振卫星传感器的研发和应用情况。他们指出,虽然中国的偏振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开始从多方面提高偏振遥感的探测能力,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和国际合作空间。
为期四天的会议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参加,就偏振遥感的理论进展、偏振观测优化策略、偏振反演算法和偏振校准验证技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王莽在表哥后腰上插了一刀
下一篇:立体电影与偏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