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科普小知识2022-03-10 10:36:38
...

五十年前,它在宇宙中大声唱着“东方是红色的”。一群年轻的宇航员仰望天空,欢欣鼓舞。

五十年后,人们仍然可以在晴朗的夜空中捕捉到它,那些在太空开始他们职业生涯的年轻人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

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时代。

2020年4月2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纪念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50周年”座谈会。航天老领导王立恒、孙家栋,参与“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研制的龙乐豪、刘宝勇、方心虎、戚发仁、叶培建、张桂田等多位院士和老专家,以及长征五号、北斗三号、嫦娥五号、风云四号的“两位首长”,齐聚一堂,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袁杰,党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出席座谈会。集团公司的大多数*职工在各单位的视频分会场旁听了会议。

太空歌唱“东方红”

当中国决定第一个人造卫星发展计划时,*领导的指示是“能够站起来,坚持住,听着,看着”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技术负责人的孙家栋院士在座谈会上说。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卫星按照设计要求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对其进行精确监控。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仰望星空观看卫星传输。一声“东方红”响彻了整个世界,震动了整个世界。

中国宇航员实现了他们的期望,成功地完成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回顾这段时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展经历了几次波折。1958年,*主席在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发出号召,“我们也要制造人造卫星”。1965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开发计划,任务代码为“651工程”。为了完成任务,宇航员们在动荡的时代坚持下来,从零开始取得了突破。

"歌曲《东方红》揭开了中国太空飞行的序幕。"龙乐豪院士感慨万千。五十年前,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了太空。这次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将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从此进入太空时代,并迎来了中国航天工业的新时代。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据老航天专家方新虎介绍,东方红一号卫星自诞生以来就达到了一个高起点。“这颗卫星总重量为173公斤,超过了前四个国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的总重量。这枚火箭成功地将这颗卫星送入了近地点为439公里、远地点为2384公里的轨道,高于美国和苏联发射的卫星,它今天仍在轨道上。”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东方红一号留下了什么?

会上,许多学者和专家一致认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标志着中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科研生产体系,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方红一号建成后,就不需要外来部件了。中国人自己做的。”戚发仁院士说,我们克服了卫星天线的投放和部署、末级火箭“观测裙”的设计、仪器舱镀金、热真空模拟实验、红外地平仪的研制和测试等一系列技术和工艺难题。我们在跟踪定轨技术、信号传输方式、热控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其他国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一举打破了苏联、欧美等国家在先进空间技术上的垄断。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中国运载火箭的“长征”也开始了。张贵田院士说,当时我是长征一号火箭发动机的副主任设计师,承担了二次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为了验证第二发动机的第一手资料,他自愿在沙漠中搜寻试验炸弹发动机的碎片。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长征一号发射时,刘宝勇院士负责运载火箭方案的论证。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时,他正在齐齐哈尔军垦农场参加劳动培训。听到成功的消息后,每个人都冒着严寒在农场广阔的田野里奔跑,寻找自己的明星。

“那时,我热切地期待着回到我热爱的岗位,回到我的太空事业,为我的祖国做出新的贡献。”在座谈会上,刘宝勇的声音有些颤抖。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那时候,所有的太空人都有和刘宝勇一样的心愿。这些愿望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创造了中国的太空精神,这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留下的宝贵财富之一。

自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30次发射,成功率达96%。他们先后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空间工程任务。

“东方红一号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它凝聚的太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宇航员投身太空事业。”“嫦娥五号”副设计者彭静说,作为“两个酋长”年轻一代的代表。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该模型的副总指挥方盛阁也表示:“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继承精神财富,发扬优良传统,做惊天动地的事情,并保持匿名。”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建造高层建筑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仰望星空,会看着天上的星星,猜猜哪一颗是东方红一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曲一光说,在他看来,东方红一号是中国从蓝天到星星海的太空飞行的开始。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年来,中国航天工业在其上建造了许多高层建筑。

“我很高兴在这里向你们报告,第20号卫星搭载的先进技术已经过全面测试。我们的电力推进技术已经属于世界先进行列。”周志成院士说。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今年4月,我们再次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地球同步轨道二号卫星。现在,“北斗三号”项目的最后一颗卫星已经抵达发射场,为发射做最后的准备。”北斗三号卫星的总工程师王平说。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今天,中国航天员利用17颗2代4型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气象卫星发展道路,促成了中、美、欧三方对抗风云四号卫星的总设计师董耀海说。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我写了一副对联。第一副对联是“弘扬太空飞行精神,成为两颗炸弹和一颗星星的继承者”。第二幅对联是“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承担深空探测的重要任务”。50年来,我们这一代宇航员有责任走一段楼梯。”叶培建院士说。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展望未来发展,王立恒表示:“目前,航天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组需要弥补短板,密切关注航天领域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发展,抓住第一个机遇。”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十分重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总书记指出,“探索广阔的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强大的太空力量,是我们对太空梦想的不懈追求”。随着中国航天日的确立,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如期实施,以及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研究的启动,中国航天事业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唱响东方红,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

吴在座谈会上指出,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航天事业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人才队伍和更好的外部条件。尽管在从太空大国走向太空大国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新的问题、挫折和挑战,但无论如何,太空旅行者应该永远记住,新一代人有新的梦想,而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实现的梦想就是太空梦和中国梦。